食旅 | 去昆明,先克划碗米线


不吃甜酱油的都不是地道昆明人,
我说的。
昆明怎么吃?
你硬要去吃汽锅鸡,我不拦你。
反正作为一个生长在昆明的人,我家没汽锅,我大姨小姨大舅妈二舅妈三舅妈家都没汽锅。
“福照楼”“广益饭店”“一颗印”这样的馆子,我省外的同事、朋友来昆明,如果需要彬彬有礼地请人家吃顿饭,我会带他去这些地方。不丢面子。
但如果是熟人,我不带他去。
不是说不好吃,这几家当然好吃。
我的意思是,你那个胃容量是有限的,回家去用心点这鸡汤你也能熬,没必要大老远跑来喝口鸡汤吧。

|先吃碗米线
我小时候买米线,
店老板会问要酸浆的还是干浆的。
酸浆就是粗米线,略带发酵的酸味,
干浆米线就是细米线,不带酸味。
米线的做法太多了,
最传统的就是建新园,猪骨汤,
帽子有炸酱、焖肉、叶子、血旺、脆哨、三鲜;
不带汤的,有豆花米线、鸡丝凉米线。


老昆明还会好一口卤面。
比如我外公。
去世的那一年已经不出门,
我还从南华卤面端过一碗回来给他。
另外还有种做法叫“端仕小锅卤”,
做法类似于「焙」。
因为是以前端仕街的一家店发明的,
现在这个味道就叫“端氏小锅卤”了。

昆明有种东西叫甜酱油,只有拓东酱菜厂生产,
豆花米线会放,卤面会放,端氏小锅卤也会放。
不吃甜酱油的都不是地道昆明人,我说的。
你细心的话,你会发现米线馆里的老倌老奶,
面前一般除了小锅米线或卤面外,
有时候还会多出一小碗豆面汤圆。

|再说菜
传统的昆明菜,我心中就是:
蒸肉饼、腌菜炒肉、红黑三剁、
粉蒸肉、炸排骨、茄子芋头花、
茼蒿臭豆腐、白菜圆子汤、
小瓜焖洋芋、蘸水苦菜汤、
干煸洋芋丝、老奶洋芋、
茄子炸洋芋丝、韭菜花洋芋丝。
我心中还在坚持做昆明菜不搞创新的,
一个是钱大妈,一个是我妈。
是的,你发现了,昆明人爱吃洋芋。
中学时经常去翠湖附近的一家小巷,
吃一家炸洋芋和包浆豆腐,
炸洋芋甜咸酱无敌,包浆豆腐无敌。
我们都叫洋芋巷,我今年才知道叫染布巷。



昆明还有一个绝对值得的菜系,即清真菜。
我爹下馆子只去清真馆,
曰:“回子做菜干净可靠。”
需要备注一下,
“回子”这个称呼在别的方言里感觉有点冒犯,
但在这个语境里,绝对是尊称。
我爹必点的三道菜:
红烧牛肉、清汤牛杂碎、牛肉干巴。
清真店一般早上还卖早点,
就是一碗“大酥牛肉面”了。
我爹早上嫌弃我妈做的早饭,
拿个搪瓷口缸就出门了,
曰:“我克端一碗牛肉面回来。”
50年前最火的牛菜馆在大观街,
现在昆明有几家叫“大观”的清真面馆,
不知真假,
但敢叫这个名字的,味道都不会差。

导语牛杂汤

|还有几个东西
摩登粑粑、炒饵块、云腿小饼、
烧饵块、八宝饭、苞谷粑粑、
涮菜、糯米坨、折耳根豆腐。
摩登粑粑和炒饵块和汽锅鸡一样,
进了一些招待游客的精致滇菜馆子;
云腿饼在糕点铺都有,
冠生园、吉庆祥这些都是老字号糕点铺;
烧饵块满大街都有,一般是早餐,
本地人不会选择在饵块里夹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八宝饭、苞谷粑粑,去菜市场找找;
涮菜也还有;
糯米坨和折耳根豆腐没了,
哭唧唧,
你要是吃到了就赶紧告诉我。
上面是昆明本地的味道。



|昆明的其它云南味
昆明当然还有很多云南各地好吃的,
有的以早餐形式出现,
有的以“正顿(中午饭或晚饭)”形式出现;
有的是馆子,有的是手推车,有的是烧烤摊。
怎么找?
傣族饭店,我们本地人叫“傣味”,
但凡能开家傣味饭店的,水平都不会差。
宣威杀猪饭,找那种座位是草墩子,
而且座位多到明显超过正常桌椅比例的店,
食客不仅要多,还要土里土气,
抽烟的多,划拳的多,
大声说话,大声干酒,油光满面,
且绝对没有拍照的。
这样的店绝对不会错。
会泽黄焖羊汤锅,牛羊肉挂在门口的。
建水个旧蒙自的烧烤,
只要烧烤摊或者店招牌上,
出现“建水个旧蒙自”这几个字,
老板说方言像唱歌,就没错。
但还是强调一句,
你要是愿意为了吃这几口身体力行跑一趟红河州,
就真的去一趟吧!

|总结一下
说了那么多,
我觉得真的不必去看那种必吃榜单。
你站在昆明街头,
打开任意一个地图软件,搜:

足够你吃了。
反正我是整个晚上,边写边咽口水。
文|阿呆
图|寄己编辑部吃货集体
-end-

我们在寻找目的地讲述者和城市探索者欢迎所有真实的路上故事
来稿一经选中,有稿酬奉上
投稿与合作:jijiflit@163.com
添加微信:Jiji-F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