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针灸课笔记(42)- 奇经八脉
十七、奇经八脉

十七-1、任督二脉
1.督脉,行于脊中,总督一身之阳脉,为诸阳之会。
2.督脉共28穴。起于下极之腧,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脉气的源头在曲骨,就是男人女人小便的地方。
3.督脉之病候为脊强而厥。

4.任脉,行于胸腹,统任一身阴脉,为诸阴之海。
5.任脉共24穴,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络舌。
6.任脉之病候为其内苦结,男子七疝,女子瘕聚。

7.任脉有里和表。任脉在表就是我们讲的曲骨中极关元石门阴交气海等这条,任脉在里时是沿着脊椎骨走督脉。所以督脉和任脉是相辅相成的。
8.任脉直接络到喉咙。所以我们在打坐、练气时会产生很多津液。这津液你吞下去,会进入肾脏,让你的“先天之树”——肾脏的根更强。
9.在膀胱经上有心肝脾肺肾,五脏的俞都在这里。你在这下针,因为可以通到任脉,这是络脉把经脉连在一起,相辅相成,阴阳互动。
十七-2、冲脉

1.冲脉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与足少阴之经,自下而上,统领先天之原气与后天之榖气,为经脉之海、 经络之海、十二经之海、五脏六府之海、血海。
2.冲脉左右各14穴,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冲脉从胞中沿着肾经的脊椎骨上来,经过胃、心、肺,直接包到心脏。所以胃的问题、气喘、咳嗽、心痛、心绞痛,通通可以在冲脉上治。
3.冲脉的病候为逆气而里急。
4.冲、任、督脉的源头,皆起于胞中,但有不同的走向。冲脉与肾经的一部分重叠在一起——一定是肾经,因为冲脉是跟阴经一起的。
5.冲脉是公孙在管,督脉是后溪在管,任脉是列缺在管。
6.胞中在膀胱和小肠的中间袋状的缝隙。胞讲的是女人的子宫、男人的精宫。
7.西方医学在解剖死人时看到睾丸里有精子,就认为精子是由睾丸生成的。其实不是。中国以前有太监,太监没有睾丸,照样会有精,只是不多。真正生成精子是在冲脉。

8.中医的观念认为,腑是消化系统。食物在腑消化后,其津液及精华会由三焦系统交给脏。因为三焦行阳,是运送的动力,络五脏。
9.平常人的精是存在三焦里的,但随时都会排出体外。比如看A片或行房前,人会亢奋,这时五脏六腑的元气就开始进入三焦,继而进入女性的胞户或男性的精宫,变成血。在男人的睾丸里,这精血会变成白色。所以你看到排出来的精子是白色的。如果有一天,小肠的火不够,精宫的温度下降,精血不能化生为白精时,排出来的精子就是红色的血。因为精和血是一样的。
10.任何东西提炼成精以后都有残渣。女人的精就是白色的奶水,每月往下走,排出来的残渣就是月经。男人的精的残渣顺着任脉往上走,走到口唇旁,就是胡须。
11.冲、任、督脉的源头,皆起于胞中——要有这个观念,以后可以帮助你诊断和治症。例如女人所有妇科和子宫的问题,通通属于任脉。那冲脉可不可以帮忙?当然可以!因为它们的源头一样,你们以后选择穴道有很多方向可以选。
十七-3、带脉

1.带脉起于腰部的季胁,回身一周,束之如带,主约束诸脉。即下焦这边一圈是带脉在管。
2.带脉的三个穴道是带脉、五枢、维道。临床上看,好像有三条在腹部。
3.带脉病的症状是“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意思是肚子胀满,腰像坐在冷水里。
4.治疗带脉病,就是足临泣穴一个穴道。
十七-4、阴跷脉、阳跷脉

1.阳跷脉起于足外踝,本属足太阳之别脉,主一身左右之阳脉。
2.阳跷脉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3.如果病人跟你陈述“脚痛”,指着腿中间的一条线,既不是是胆经,也不是膀胱经,而是在两经中间——这就是阳跷脉。
4.阳跷脉的病候是阴缓而阳急。
5.“阴缓而阳急”,指的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走路往前三步再后退二步,等于是倒着走。因为人往前行就是阳,往后退就是阴。第二种是脚向外翻,阴跷松下来、阳跷绷紧,使脚掌外翻,这是中风。

6.阴跷脉起于足内踝,本属足少阴之别脉,主一身左右之阴脉。
7.阴跷脉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即喉咙部位同时有任脉和阴蹻脉经过。所以不管是扁桃腺发炎,还是甲状腺功能亢进,下列缺、照海,任何的喉病都可以治疗。尤其是扁桃腺发炎或慢性喉炎,列缺照海一下去,当场就去掉了。
8.阴跷脉的病候是阳缓而阴急。
9.阳急在阳跷脉上治疗,阴急在阴跷脉上治疗,可以下针或灸。这种病在正经上不会有,在奇经上面才会有。
10.阴跷脉跟阳跷脉,一内一外,分别由申脉和照海在管。抬腿、左转、右转,都要靠跷脉。有人脚是外八或内八,是跷脉的问题。
十七-5、阴维脉、阳维脉


1.阳维脉维系诸阳脉,主一身在表之经;阴维脉维系诸阴脉,主一身在里之经。
2.阳维脉起于诸阳会(维络于身)。阴维脉起于诸阴交(维络于身)。
3.阳维脉的病候是苦寒热;阴维脉的病候为苦心痛。
4.维在经络、骨头上的是阳维,它管肋骨外的一圈胸腔;维在内脏上的是阴维,它管肋骨内的内脏。这是维脉的观念。所以阳维脉联系各腑,阴维脉沟通各脏。
5.如果病人说胸痛,我们会问你是痛在肋骨外面,还是肋骨里面——痛在里面是阴维,痛在外面是阳维。若讲不清楚,就“外关透内关”。
6.外关穴管阳维脉,内关穴管阴维脉。当阴阳分离时,我们可以用“外关透内关”。在外关和内关下针时,你从外关引到气,再透到内关去,阴阳脉生死桥打开了,阴阳就交合在一起。
7.这就是我们的奇经八脉,主要是一个穴道管一条脉。
*本日奇经八脉图来自:奇经八脉循行路径图
-
豆友ge67uLSl8M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2-23 07:48:22
-
胖不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12-26 16:35:10
-
不动大明王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1-28 04:44:12
-
唯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3-11 13:55:36
-
豆友WO4mgGaZw0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3-09 09:42:59
-
神秘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12-14 00:31:00
-
唯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10-04 11:27:04
-
幸福围绕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10-02 21:55:19
-
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29 09:10:00
-
散步的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21 14: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