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老
在连续三天高强度调研了n个养老机构之后,我开始感受到,老,很具体。无论是公益性质的社区附近养老,还是说所谓的高端疗养,好像一个人面对自己变老的时候的确无力。
在宜兴的某个养老基地,谈到为什么养老社区和康复中心之间有栏杆围着。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得到的答案是,社区里的自理老人不想看到坐着轮椅的康复老人来社区食堂吃饭。他们明白,终有一天自己一定也会坐上轮椅不能自理,可又不愿面对这样的事实,他们歧视比自己更弱的老人,骨子里是恐惧。养老社区隔壁就是幼儿园,中午吃饭时间,幼儿园似乎是特地把小孩子们放出来,排成队穿过康复中心、医院最后到达食堂,用他们的吵吵闹闹打破死寂,生命力或许感染到垂老的人们。
养老院里的老人有许多条条框框,不许抽烟喝酒,必须按时服药,出门要提前申请,请假条要子女批准之后才能生效,人生活到70岁,好像又进了学校,一切兴趣、爱好、自由的各种需要,与延续生命相比,变得无足轻重。所有在规定服务之外的需求变成了无理取闹,况且也根本没有人来顾及那些需要。于是也不难想象,这样的养老生活会幸福吗?不过这样的养老院,也已是千金难买。
在参观养老样板间的时候,经理正兴致勃勃地给我们介绍房子里的各种适老化设施,洗手台可以方便轮椅进出,洗浴间也经过了特殊设计,各种一键报警装置,那个养老住宅,一平卖2.5w。然后透过样板间的玻璃,我看见大厅里的保洁阿姨,她也正透过窗户往里看。她看起来50多了,穿着整洁的保洁制服,握着拖把呆呆地往屋里看,她老了能怎么养老呢?显然她买不起这2.5w一平的房子,可是也得活下去。
爸妈老是说,等将来他们老了,不用我们管,他们自会住到养老院去,他们说,等我将来有了自己的事业、家庭、下一代,就绝不会把精力再放在他们身上。我觉得心酸,年轻的我们很像在逃避责任,养老太难,所以我们宁愿把精力投入到更能见成效的下一代的培养中去,再搬出冠冕堂皇的理由,迫使父母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