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玉凿子
机缘巧合,看到这个凿子,老板的旧藏,一直舍不得出掉的压箱底的好物件,这两年大家日子都紧,就拿来出手,正巧被我碰到,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拿下,说实在的,恕我眼拙,这种陕西的龙山文化和齐家真的太相似了,老板教的打磨痕区别法我目前还一头雾水,这种龙山真不比山东和山西的早期龙山,那种龙山的泥鳅背特征明显,器型边沿也更姿意,但是唯有玉质特别好,马鬃山沙漠料里面属于顶级,和这个玉凿子差不多。这个凿子也是材质到顶,弄得珠博的专家硬是把马鬃山三个字咽了回去,直接定了透闪石,而且专家估计也觉得打磨痕判断地点太难了,直接写了个文化期,把地域省略了,有点意思。等我哪天发达了,想收一个玉质特别好的白玉琮,算是一个人生小目标吧。

高古玉过眼的不少,各路老板的,博物馆的,但地方玉居多,文化期最招人稀罕的材质莫过马鬃山沙漠料,这种白玉和糖白玉尤甚。这种玉料到了战汉时期成了绝对的主流,质感与和田玉很像,温润厚实。

前端不是断口,是料子到那里没了,古人琢玉,特别珍惜,这种斧头凿子之类的,最后头一般直接保留料子的原状,不会过多修磨,保料子吧,反而石器,如石斧之类,后面磨得又平又光。

不是土,也不是土沁,这玉质致密,一般不会受沁,这是西北特有的碱壳子,弄不掉的,也不想弄掉,保留原状吧,听说盘玩后会淡化。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