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国女王逝世的启示
首先,让我表达对英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惋惜。伊丽莎白二世在位七十年,是在位时间第三的君主,女王漫长一生恪尽职守,在位期间,国家无大战,无饥荒,无叛乱,风调雨顺,海晏河清,国运昌盛,富甲天下,锦衣玉食,最终溘然长逝,无疾而终。她的人生是完全传统皇室培养轨道上的,上学,结婚,孩子,她以服务国家和捍卫皇室荣誉为己任。 而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没有成文《宪法》,人民,皇室,贵族权力的制衡就在“虚君”,皇权无实权,这是众所周知的,此外还有日本的君主立宪等。毫无疑问,英国是明智的国家。从历史上来看,《大宪章》的签订是皇室“衰败”的开始,英国国王在光荣革命以后就放弃了掌权,皇室成为国家的“形象大使”,但通过与贵族,人民缔结契约,虚君立宪,垂拱而治,也确保了皇家的繁荣,却保子孙安享尊荣。反观,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十月革命以后几乎被布尔什维克给灭族,这些皇室到死也不愿意放弃权力,最后人也死了,权力也失去了。英国放弃北美独立战争,承认北美独立,并且印度是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英国殖民体系是围绕印度打造的,为保障前往印度的大西洋航线的安全,确保左翼的安全,英国开辟了南非殖民地,东非殖民地,为保护印度右翼,又开辟了马来殖民地,开通苏伊士运河缩短英国到印度的距离。“世界上有万载不变的人性,千年不变的信仰,但是没有百年不变的国家,帝国该解体就解体,明珠该放手就放手”,英国脱欧也是干净利索,大英帝国虽然没了,但联合王国今天仍然科学昌明,文化发达,历史上从小到家庭,大到国家,分家散伙这件事很难和气收场的,唯独大英帝国好说好散。 对于个人和民族而言,没必要让自己背负那么重的责任,将某些事情视为历史使命,背负的东西多了,走得就慢了,骨头就软了呀,个人价值最大化已经足以推进社会变革,有些东西最终只能是口号,放弃也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民主与自由始终是对立的,可惜两者都没有降临到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