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什么注重科学课程教育?
英国经济发达,社会保障体制完善,就业压力远小于中国。所以传统的英式教育的侧重点在于发展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但在中国严峻的竞争形势下,中国的教育方向不得不转向英式教育,素质教育仅存在于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平台优越的发达地区。
侧重点的差异也说明了为什么在中英同龄学生群体中,英国学生的基础知识落后中国学生,但英国学生的创造力、探索能力比中国学生要强。
英式教育教学模式
精英展示——热身导入——学习新知——课堂竞赛——拓展延伸

在英国,孩子们是从Year1开始就进行系统的科学课程的教学了,英国对于科学课的安排非常细致严格,课程安排系统全面。按照年级从低到高学习内容也是层层递进。
由于英国教育大纲对中小学课程的要求更注重每个科目的连贯性,各个年级的课程中有很多的共同之处,课程的深度却是逐年递增,孩子学习到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全面。
这与国内的科学课是有很不同的,中国的科学课是按年级进行划分。孩子到了特定的年级才开始学习某一科目,这样的模式容易造成学习的浅显化,对知识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其它相关科目。
①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人类科学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让孩子意识到生活中科学充满魅力并且无处不在,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②养成科学思考的习惯
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会使用科学的方式,并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科学思考的过程中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找出论据、得出结论。
这种科学的的思考方式不仅有利于科学课程的学习,同样也适用于其他课程,对于GCSE和A-level时期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③锻炼批判性思维方式
当孩子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形成了批判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当孩子面对外界信息时,能够掌握具有独立思维辨别事物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