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马拉喀什小住&旅居报告,半吊子的租房&交通攻略
八月中旬离开巴黎,搬家到了马拉喀什,住了一个多月后离开,单纯的想记录一下这一个月来在摩洛哥的旅居体验,要是能给有需要的人一些帮助就再好不过了。
先甩一个简短的结论:虽然摩洛哥是一个热门旅游国家,马拉喀什更是热门旅游城市,但是在这里旅居的体验确实说不上有多好。
房价旺季溢价太高,假如想旅居的话不如避开七八月份,天气还热。九月份后天气变凉快,欧洲游客回去上班,房价大幅回落,可以比较容易租到满意的房子。至于交通,可以壮胆试试公交车,俩人封顶12dihram,我就是不爽司机把本地人和外地人区别对待,所以试了一次之后没有再试;打车的话一定要问打表,准备零钱。至于司机打的是夜间表还是白天表,就只能good luck了。
1. 租房
摩洛哥作为欧洲的后花园,离欧洲大陆不过两三个小时的机程,西北方向被地中海和太平洋环绕,内陆南部则靠近撒哈拉沙漠,因此旅游资源应该算是独一无二。
不过据我观察,当地长住的外国人确实不多,至少中国人不多(因为连中超都没有!)大部分都是在这边做游客生意开Riad的法国人,到这边的外国人大多是旅游为主,因此马拉喀什淡旺季价格区别明显。
我们到的时候是八月中旬,旅游旺季,大广场上塞满了各国(欧洲)游客,房价应该也是跟着水涨船高,而且我当时是远程工作的状态,只有下班之后才有时间找房看房,所以租房这件事我们花了差不多十天才搞定,其间在各种airbnb和booking间游走,也是有些心累。
先说一下整体情况吧:马拉喀什大概有两个巴黎那么大,分为老城Medina和新城Gueliz。老城里面基本上就是游客区,有各式Riad(当地的传统民宅)改造成的酒店和卖各种摩洛哥旅游纪念品的商铺和小商贩,新城Gueliz是在上世纪初由法国人兴建的,虽然官宣里各种“法式建筑和法国特色”,但是说实话我没看出来,就是一般的城区而已。不过和Medina相比新得多了,商场、饭馆也大多在此。
我们先是在Airbnb上看房子月租,本来月租是有折扣的,但是一发过去enquery,房东立刻涨价,基本上一室一厅,远离市中心的房子要价在1000欧左右,在市中心的差不多要1500-2000欧左右,实在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还以为摩洛哥有多便宜……于是打消了在Airbnb上找长租房的念头。
之后开始广泛撒网,在FB租房小组和当地的租房网站上找房源,试了很多个网站,唯一一个能用的是marocannonces.com,有点像58同城那种综合信息门户网站,可以直接搜索马拉喀什出租房源,打开之后基本上会有房东的whatsapp号码,直接问房。
唯一要注意的是要甄别是房东还是中介,我问了大概不下二三十个房源,其中有四、五个中介,他们在网站的不同房源上留的都是同一个手机号,因此也挺容易甄别出来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直接发信息问“房子还在吗”,假如回复“哪套房”的,大概率就是中介了。当然这里也不是说中介不靠谱,但我觉得还是直接找房东比较省事,而且省了中介费。
关于中介费,我随便问了一下,中介基本都是只长租,给房东联系方式,自己和房东谈租金,谈成之后中介抽一个月房租为佣金。但是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只租一个月,所以他们大概要价70-100欧左右,应该可以再砍价。
我找房的时间是8月中下旬,这个时间节点实在是不太好,一是因为旅游旺季,Airbnb上的房源房租溢价过高,二是因为临近开学或者新工作年(应该是和欧洲比较相似,八月份放假后,九月份回来上班),所以房子基本都是在8月底、9月初空置下来,而且房东更希望长租至少一年。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麻烦的点是,摩洛哥大部分信伊斯兰教,规定未婚男女不能同居,在法律上是严令禁止的,尽管对外国人不适用,但是很多当地人由于信仰还是不太愿意租。所以当时的一个中介在帮我苦苦找房无果之后,跟我说:“你不要说这是你男朋友,你就说你们是同学或者同事,来这边工作的……”
最后几经波折,找到了一个在Gueliz附近的两室一厅,带家具,水电全包,没有网,房东要价5500dihram,砍到4800。
2. 电话&流量&上网
我们在机场买的预付电话卡,10欧10个G,用完之后想买当地的电话卡,因为当地套餐很便宜,大概是10欧25个G,还有无限量的whatsapp和其他社交平台。但是问了好几个电话点,都说外国游客办不了,只能买预付,之后去了一个inwi的网点(当地运营商),现场就可以直接用护照办理,不过走之前需要解除合约。
网络的话,在Orange网点可以用护照办理,需要买Orange路由器,Orange会提供号码,直接插进去就可以用,不过这个路由器被特殊设计了,只能在摩洛哥用,其他国家用不了。我们买了一个,准备按照youtube上的hack tutorial把这个sb预设解除掉。大概20欧一个月12Mbps无限流量,不过实际上网速真·的慢,刷新网页要等很久,有的时候会直接没网,线上开会和看视频的话,还是得用手机开热点。
3. 交通
很不幸的,假如不是当地人,就要花比当地人多不止一倍的价钱。打车的话一定要准备零钱,并且问司机师傅打表!
当地交通主要以公交车和打车为主。
公交车票是4dihram/人,我们两人在一个不是游客区,主要是居民区的地方上车,结果一上车,司机就大声嚷嚷说两个人12块,我当时有点蒙,以为听错了,本想再问一遍,结果被司机直接粗暴赶下车……之后对公交车避而远之,再也不敢坐了。
打车的起步价是7dihram,但是在游客区Medina打车,司机基本上都是不打表的一口价,问打表他们就直接开走了,所以只能去远一点的地方打车,有一次在游客区拦到一辆车,司机说可以打表,立马有几个旁边的司机冲出来嚷嚷“不能给他们打表,他们是外国人”把那个司机弄得一脸懵,我俩赶紧默默地走了,在这个到处是山大王的地方,惹不起只能躲得起了。
之后我们尝试了一个打车app Ruby,输入地点,系统自动显示价格,现金支付,用了两三次,体验很差,司机都会尽力想坑钱,比如一次我们要到Medina一个小巷子里,明明可以老实地按照导航走,司机偏要绕道,跟我说导航有问题,要加钱;还有一次明明定位到了一个地方,司机借口说车开不进只停在了很远的地方,结果我们走进去发现那条路是通车的……
从那次之后,我决心不能再用那个app了,因为系统自动显示的价格和路线就和摆设一样,司机根本不会按照那个走。因此,后来打车都决心问他们打表。而且在打表之后,发现那个app整体贵了3倍不止,本来普通出租车10块钱的路,Ruby显示30块,怪不得司机都秒接单。
但是就算打表,也一定要准备零钱,因为他们会用各种办法不找零,有一次打车绕了整个马拉喀什,花了163dihram,给了司机一张200的纸币,司机大手一挥,说不找了,剩下的当小费了,excuse me?? 于是开始交涉,最后司机脸色铁青,非常不情愿地像挤牙膏一样还了30dihram,剩下的7块我懒得较劲了,我俩下车后他一脚油门跑了,真是闹心。
之后还有一次打车,表上显示12dihram,给了司机15,司机神情淡定地邀请我们下车……算了,就3块而已。
最后去机场的时候,说好价格90dihram,到了机场临时加价,要100…不过因为我俩要走了,身上确实没有现金了,司机才作罢。
ps: 打表有一个bug,就是不知道他们是用的白天价格还是夜间价格。因为我们经常打车从家到老城,一般情况下是15dihram,但是有几次,一样的路线,价格直奔30,呵呵哒……
4. 购物
购物这方面我没什么好说的,街边小商店和小摊基本没光顾过,日常购物在超市已经足够,在游客区买纪念品的话,按照1/3砍价。买了一双摩洛哥手工制造(不知真假)的小皮鞋,店主开口400dihram,最后250拿下(一边付钱一边还觉得买贵了);临走前买了一个登机箱,店主开口500dihram,最后150拿下,战绩斐然!
ps: 这边欧元通用,汇率按照1:10,只收纸币,硬币不收。我们最开始带了六七十欧的现金,其实可以先去当地换汇换掉,要比直接买东西时花掉要划算一些。
这一个月就差不多这样了,本来想去沙漠玩玩的,但是前半个多月因为上班没有时间,后半个月本来想去,但是拖拉了一下,想等凉快一点再去,但是没想到猪队友生病了,所以只能在家养病,等到病好了也快到了我们离开的时间,没有心思再去了。
不过我们咨询了一下当地的旅行团,给的报价的是沙漠两天一夜,不包酒店餐食300欧一人,在google直接搜索,类似同款三天两夜,包吃包住100欧一人,so…无特殊情况,直接google预定,不要和当地人打交道,心累。
摩洛哥总的来说给我的印象就是,两极分化严重,超市里的欧洲进口食品动辄十几欧(都是在法国原价几欧的东西),当地消费水平并不高,宰客现象严重,到处有人伸手要钱,还有”热心人“指路要钱,总之走在街上就是活靶子。
一大批摩洛哥人移民到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然后再将钱寄回祖国,因此造就了一批富人,也是消费主力,再有就是做游客生意的本地人,应该两个月能赚够一年的,郊区的villa随便一租就是200欧一晚,欧洲人还觉得便宜,一个沙漠旅行团带下来上万欧应该不成问题,剩下的人基本上都是趴在地上讨生活的人,翻垃圾桶找吃的、卖瓶子的人随处可见。
来钱来的太容易,忘了发展自己的硬实力才是根本。处处想往欧洲的水平看齐,但是硬件和软件都够不上,卡在中间,上下不得,有点难堪。
总之,过来旅行玩玩还好,但是长住的话并不是什么好主意。尤其马拉喀什诺大个城区,连个中超都没有。。😭哭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