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记录生活的独特方式?
查看话题 >回顾2022年8月组织的读书会活动

目录
NO.1 活动详情
22 职场女性的生存困境 2022.8.6
23 最近读过的一本书 2022.8.7
24 社会心理学 2022.8.13
25 最推荐的一本书 2022.8.14
26 女性主义是什么? 2022.8.20
NO.2 活动总结
01 活动反思
02 活动想法
03 活动突破
04 参加的3场活动
05 未来的方
NO.1 活动详情
22 职场女性的生存困境 2022.8.6

活动复盘:
1.第一次组织女生专场,没想到这么多人参加。
2.参与人数6人,3位书友主动报名,主动邀约了2位。
3.聊了很多我之前没地方讲的事情,也吐槽了某些男性,真畅快。
4.活动人群选得挺好,分布很均匀,有70后,80后,90后。能够提供不同的视角,也能给我们90后答疑解惑。感谢那两位姐姐的参与!
5.看来我以后得多主动邀约厉害的人。

23 最近读过的一本书 2022.8.7

活动复盘:
1.参与人数5人,2位书友主动报名,主动邀约了2位。
2.活动总体偏向于心理学方面、个人成长话题。聊得比较窄,主题比较局限,但也更深入。以后可以考虑专门做心理学方面的主题。
3.总算邀约到了之前在知乎活动上认识的小哥,请教了很多问题。看来以后要继续多主动邀约厉害的人。

24 社会心理学 2022.8.13

活动复盘:
1.参与人数4人,2位书友主动报名,主动邀约了1位。
2.第一次组织全是男生参加的读书会,有点紧张,后来发现读书无性别之分,交流思想最重要。
3.第一次在活动结束后被书友约谈,看来我现在真的变厉害了。——原来是找我聊合作。

25 最推荐的一本书 2022.8.14

活动复盘:
1.参与人数4人,2位书友主动报名,主动邀约了1位。
2.没想到咱们读书会男生参与度这么高。
3.人少聊得就很有深度。
4.这个时代打造个人ip很重要!

26 女性主义是什么? 2022.8.20

活动复盘:
1.参与人数9人,实到8人。这次活动参与者均主动报名。很开心!男生也开始关注女性主义了。
2.大部分参与者对主题并不了解,或者只知皮毛,极少参与者有很深的见解。
3.专题活动对主持人要求很高,需要带节奏,主动输出观点和想法,而不能全指望别人。还好我有比较系统的社会心理学背景,能够由此切入剖析。
4.以后活动参与者需要进行筛选,最好是阅读相关书籍,这样能够聊得更深入、系统。
作为主持人,一定要对话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能够持续输出,或者这场活动中有其他人能够充当输出者。
不然的话,大部分参与者都是想听别人讲,如果大家都是这个想法的话,那就很尴尬。所以一定要有一个持续输出者。
5.以后活动要么我自己对这个话题非常熟悉,要么我邀请的书友对这个话题特别熟悉。
6.这次活动结束后,主动和书友们一起吃饭,聊了会儿天,又长了一些见识。

NO.2 活动总结
01 活动反思
1.运营读书群的反思: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制止,你一旦不发声别人就会得寸进尺。作为群主我要主动引导。
2.以后有目标人物就私约别人,请教问题好了。不再专门搞个活动。
3.清理了群友后,果然群里安静多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很重要!
4.从之前一味地加人入群,珍惜每一个群友、不好意思踢人,到现在开始直接踢人。营造良好氛围很重要。
5.以后定期清理群友。
6.花了一小时做海报,思考了一晚上还是放弃发布这个活动了。问问自己组织读书会的初心是什么,为什么现在的话题都与阅读无关了。
7.为啥我发的主题活动都是男生感兴趣的更多?难道男生比女生更爱思考?
8.连续发了几天书评后,发现自己有点影响力了,开始有点火了,好多人主动加我,还想进我的群。所以我现在对群友要进行筛选。
9.以后谨慎拉人入群!不要主动拉人。
10.每次参加活动或者组织活动完之后,总会觉得自己很浮躁,需要沉淀,静下心来再看看书。
11.每次活动结束后一定要主动和欣赏的人约饭,约不上饭聊聊天也行。
02 活动想法
1.线上活动真难组织啊,策划的阅读营和写作营完全无人问津。
2.组织读书会以来认识了不少人,有一些成为了朋友,有一些因为我的某些不当处理方式导致渐行渐远。
在自责的同时,也无所谓失去的那些人,因为也在不断接触新人。
3.从最近读书会的主题来看,我已经过了继续吸取知识的阶段,开始聊一些偏日常的话题。
4.我发现我现在读书会的活动偏向于日常聊天,偏向于了解社会,而读书的味道好像没那么浓厚了。
5.有时真的怀念没人讲话,只有我发群消息的那段时间。
6.下周一定不组织活动了,每次组织完活动后真的很累。
7.群里安静的日子——不用管理群的日子效率太高太棒了!
8.书友们太暖心了,以后压力大的时候找她们聊天。
9.看了社会影响之后,开始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给群友们群发消息,果不其然,只有一小部分人删了我,还有一小部分人回复态度很积极。剩余的一部分人就是平淡地拒绝我。
这个实验到此结束,以后再也不给别人群发消息了。
10.我觉得我不组织活动的话,我的那些想法没法得到交流和反馈。
11.我发现运营群之后让我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了,因为总是要记着回消息。
12.有2位书友喊我老师,让我十分讶异。
13.下次参加别人的活动时要不也擦个口红?
14.每次组织完活动都不想再组织了,但参加了别人的活动后又觉得不如我的。
15.做了读书会之后,我发现我现在有点理想主义了。
16.我觉得参与者对活动的满意度取决于Ta讲了多少,或者Ta学到了多少。
03 活动突破
1.策划了阅读营和写作营,但以失败告终。
2.第一次组织女生专场,没想到非常成功!也是第一次活动前一小时还有人报名。
3.第一次组织全是男生参加的读书会,有点紧张,后来发现读书无性别之分,交流思想最重要。
4.第一次活动结束后被书友约谈,看来我现在真的变厉害了。——原来是找我聊合作。
5.第一次创设读书会活动反馈表!又一历史突破啊。
6.有进步啊,现在我的影响力扩大之后,我们读书会现在的战略合作活动需要付费哦。我现在真的是有范了,开始拒绝一些商业合作活动。
04 参加的3场活动
8月最后一周参加了3场活动,发现活动的风格与主持人息息相关,风格各异。
1.第一次参加死亡咖啡馆活动,在组织活动上收获颇多:
(1)不要太在意冷场,总会有人接上话。有想法时再说,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2)可以不用想好的固定的话题引发大家讨论,总有人会主动发问。
(3)人数可以多一点:14人以内。
(4)作为主持人,在有些主题上的专业性上不用太强,但一定得带节奏,不能太偏题了。
2.周六参加的光谷读书会,是我第一次参加平均年龄30+、男性书友如此之多的读书会。
主持人讲话颇有一种我导师的风范。
整体氛围偏严肃,但好处是涨了特别多的知识和见识,不知道能记得多少。
我的收获:
(1)认识了很多大佬,但好像没什么用。毕竟大佬讲究的是资源互换,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所以我并不会主动加别人微信。
(2)听了很多大佬的建议,但能记住的有限。
(3)感觉主持人是一个温暖的人。
(4)学到了:懂得基本人情世故在职场中很重要。
3.周日第一次参加706的活动——《让性教育走到阳光下》。
偏向于讲座形式,学习偏多,交流偏少。
05 未来的方向
1.我的读书会主题和风格一定要有我自己的特点。
2.以后别太沉浸组织自己的活动中,要多参加感兴趣的别人的活动!先参加别人的活动,如果没有感兴趣的再组织自己的活动。
3.以后自己的读书会主题想聊啥就发些啥话题,不用想太多。
4.有时间、有想法的前提下可以多组织一些有意思的活动。
全文287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