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绝美舞剧|63岁杨丽萍收官之作《孔雀》,900年后一群人舞一幅画《只此青绿》

西西想问问爱跳舞的大家,有多少姐妹了解舞剧呢?
它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以舞蹈作为主要表达手段的舞台艺术,中国舞剧在叙事、语言、舞台呈现、舞剧表演等层面有着别具一格的中国特点。今天西西给大家介绍两部舞剧,快约上小姐妹一起到现场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孔雀》
演出时间:2022.9.25-2022.9.29
演出地点:深圳保利剧院
演出时长:约120分钟

「孔雀」是知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塑造的经典舞台形象,以《雀之灵》为代表的系列作品,已经达到了让观众认为「她就是孔雀,孔雀就是她」的境地。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杨丽萍是永无止境的,在拥有了孔雀之「形」,甚至在拥有了孔雀之「灵」之后,她依然不满足,她想讲述更加丰富、深刻的关于「孔雀」的故事。于是,2012年有了舞剧《孔雀》,一经推出,好评如潮,观者如云。
大型舞剧《孔雀》的故事围绕生命和爱这两个永恒的主题展开,用舞台形式演绎人类共同的情怀,向观众传递着艺术家个人成长过程中对艺术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剧中的「孔雀」,是鸟,也是人,是有情世界的芸芸众生。

舞剧《孔雀》,以「春、夏、秋、冬」为四个篇章,讲述欲望与希望,讲述得到与失去,讲述爱与恨,讲述生与死。
她好像一则唯美而又痛楚又引人深思的现代寓言故事,在那片迷雾一样的森林中为我们呈现出一个魔幻瑰丽,而又带有哲学反思的梦境。
同时,舞剧《孔雀》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孔雀这一云南传统文化符号是如何演变发展的全过程。从民间的架子孔雀到《孔雀公主》到《雀之灵》《孔雀之冬》,再到今天的复排版舞剧《孔雀》,我们能够看到民族文化在艺术家杨丽萍的思考中如何一步步继承发展,如何一步步深入升华。


传统文化,正在在这样不断地传承与创造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杨丽萍舞剧《孔雀》重装重启,全面复排,全新的团队,全新的舞台形式,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修改与调整。正是「浴火重生,天地轮回,有雀来仪,祈福众生」。
《只此青绿》
演出时间:2022.10.21-2022.10.24
演出地点:深圳滨海艺术中心-歌剧厅
演出时长:约120分钟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
《千里江山图》化身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用舞台重现大宋美学,连线千年静与动,为观众开启沉浸式「赏画」体验!

诗剧与文学史同脉,我国先秦时期的《九歌》可以看作最早的诗剧雏形,元曲亦可看作是可读、可演的诗剧。作为诗歌体戏剧,诗剧既带有浓烈的诗情诗意,也有着戏剧的情节和场面。
诗剧除了舞台提示采用散文形式外,人物台词全部运用诗的句式,强调诗性和强烈的抒情性,给读者广阔的艺术再造空间。「舞蹈诗剧」则是以舞蹈为语汇,以肢体的诗性表达营造「无声胜有声」境界的一种综合舞台呈现。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诗剧」为体裁,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纲目,观众将跟随─位现代故宫研究员——展卷人的视角,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采用了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剧情发生时间设定为现实中《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之际、也是千年之前少年画家希孟即将完稿之时,展卷人因对《千里江山图》的潜心钻研,走入了希孟的内心,伴其历经了呕心沥血绘制《千里江山图》的宝贵时光,与这位只有寥寥数字记载的「天才少年」心心相印,探寻出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的偶然与必然,读懂了古老文物与现代人之间的情感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