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好了每年都要陪我过生日吗?
“各自安好吧。” 这是你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很久以前,我们一起在全民k歌里唱着《可惜没如果》,但却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最后就是我们的结果。 那一年初见,超能陆战队热映,你在班群里吆喝谁和你一起去看,我说我有空,不如我和你去看吧。那会儿我们还不熟,只是坐在一起看完了电影,什么话也没有说,但从那之后,我们便熟络了起来。你不再是班里的一个传奇人物,而是我的朋友。 初中毕业后,因为身处异校,出于对彼此学校的好奇,就这样我们渐渐地开始联系紧密。那会儿的我们,还习惯用QQ聊天,每天“续火”,好像有聊不完的话题,倾诉不完的事儿。每天我在学校干了什么,讨厌哪个老师,抱怨作业不会写,一件件小事,都写在了我们的对话框里。而你呢,因为是寄宿学校,每天要和老师斗智斗勇藏手机,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偷偷玩一会。但这不会影响你及时回复我,对于我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回答,回应我的情绪,帮我做烦人的地理题,替我骂骂老师。重视对方的情绪,为彼此说话,不管对方说什么都能接得住。这逐渐让我觉得,不管发生了什么,我身后都还是有人依靠着的。面对学习的压力,专业选择的纠结,大大小小的烦恼,这些问题我都会第一时间问你的想法,也只有你的回答,才让我觉得是可以信赖的。仿佛距离和时间都不是问题,我们依旧,还是很好的朋友。 对于我们而言,每年彼此的生日是一年里最最重要的日子。从初一开始,我的每一次生日你都会写下一篇文章,为我庆祝。有次我打趣地问道,如果以后我们不在一个学校了,没那么熟悉了,你还会给我过生日吗。你坚定地回答,会啊,你的每一年生日我都一定在你身边。你没有食言,每年11月25号的凌晨,我都一定能收到来自你的文章。我也喜欢看你写的东西,一字一句,仿佛在告诉我,这一年你看着我成长了多少,变化了多少,还有,你对我的期待。 后来我上了大学,你拿到了Melbourne的offer,我们又进入了截然不同的两所学校。巨大的生活环境的改变,让我快喘不过气,网络上的联系和安慰,已经不足以让我平复。我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多了很多不同的、新奇的爱好。有时候我会和你分享我的这些生活,但我渐渐发现,你好像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慢慢地,我们能够聊到一起的话题变少了,你不再能够懂得我的情绪,我也因为生活忙碌少能顾及到你的感受。突然有一天,因为一个话题,对彼此的回答不满意,我们很有默契地不再开口了。如果让我再回到那一天,我一定会清晰地表达出我的意见,告诉你我的感受,而不是把话憋着不说。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时间也再也不会回到从前了。 过了很久,这件事成了我心里的结,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鼓起勇气给你发了消息,告诉你,不如我们把话说开,我还是很想继续做你的朋友。对面的聊天框许久没有回应,直到第二天中午,我才收到你的答复。文字很多,渐渐模糊了我的眼,直到看到最后一句话,各自安好吧。我放下手机,沉默了很久,也没有再回复你了。 9天后是我的20岁生日,那天我很晚都没睡,一直盯着手机发呆。手机响一次,我就要迅速抓起来看一眼。直到忍不住睡意,才抱着手机睡着了。那天很多人祝我生日快乐,但我却怎样都开心不起来。 不是说好了每年都要陪我过生日的吗?
你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