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榴的记忆
最近石榴上市了,石榴、柚子、梨每天轮换着吃。很幸运的是,今年在网上买的石榴都挺好的,只不过有点贵,5块钱一个,一次少买点可以管三天,一人吃刚好,不会浪费。本科的时候网上买石榴一箱箱的,总是吃一半扔一半,最后都是表皮干枯得不能再吃了。
我喜欢石榴,这几天在吃石榴的时候想起了一些关于石榴的记忆。
我第一次见石榴这种水果,是姐姐带回来的。很神奇的是,我非常确信记忆没有出错,当时那个石榴是青黄色的,它没有石榴本身最具特色的那个突出来的“花蒂”,以至于我以为那是苹果。在我大学学习中文课程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文学理论中关于“陌生化”的论述在我的记忆中早已出现过了。因为我没有见过石榴,所以只能按自己所见过、知道的水果认知去判断它。好巧不巧的是,如果它是一个红艳艳、花蒂突出的石榴,那我会以一种新的事物来认知它,所以在打开这个石榴之前,我确信它是一个青黄的苹果。
那个石榴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应该算是不太好看的那种,但打开之后和现在的石榴一样,有着艳红透明的子实。它的美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摘下一颗放进嘴里,是那种酸甜的味道。与其他小孩喜欢甜食不同,我从小就喜欢吃酸的,桃子、李子要那种青的、脆的,越酸越好,橙子、芒果如果是纯甜的我就不太爱吃。而石榴自身的味道是酸大于甜的,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现在很火的品种突尼斯软籽石榴有着更鲜红漂亮的外表,但味道只是单纯的甜,我并不喜欢,普通的那种就很符合我的口味,也更便宜。
除了漂亮、好吃之外,石榴在我心中封神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吃起来很麻烦”。就是字面意思的麻烦。当时并不知道开石榴的技巧,剥石榴是一个很繁琐的过程,它的外皮不像橘子、柚子那样有韧性,往往是剥一块掉一块,用力太大则会弄破果肉,将它们一小颗一小颗摘下来也得细心,不然就会掉了、蹦得到处都是。我享受这个过程,因为它尽可能地延长了我吃它的时间,这与磨蹭、拖延不同,这个过程是无法避免的,是整个“食用”过程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在剥离果实的过程中,我的精神先吃掉了它,然后才是味觉上的。石榴带给了我非常快乐的体验与记忆,不由地喜欢上它。这个习惯在我身上得到了延续与迁移,我喜欢所有难搞的、麻烦的水果,我会很精细地去吃它们,比如,我会一点点撕掉橘子、橙子上的白色的丝络,把葡萄一个个洗干净,苹果、桃子一圈圈地削皮……
这个习惯和爱好生长、持续的时间比十年更久,在那个口腹之欲难以得到满足的时候,一个石榴几乎满足了幼小的我对水果、对食物的所有的需要。它足够漂亮、足够可口、足够丰富、也足够特别,那么多的子实可以在“量”上给小小的我极大的满足感和安全感,而石榴也不像苹果橘子那样平凡、普通,同样可以满足我那小小的虚荣心。石榴成了我水果的优先项,但它的价格使得我不能常常吃到它。虽然早已实现了石榴自由,现在吃石榴也不会小心翼翼地心疼掉落的那几颗果实了,但它的味道仍一直为我所钟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