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与记录(十)
1.很多问题都不能仔细去追问、明辨,和那里面复杂的阴影。追问是种“特权”。道路和终点在某些时刻内呈现出相似的模糊,像路灯下面的光,一种人造光线,用它来照明,但绝非太阳,是不用去确认的事物。一时的行动力遮蔽了那些问题的存在,使它们暂时悄悄隐藏起来。月亮躲在屋顶背后。而另外一些时刻它显现出来,比白昼还要亮,直到把自身的存在也覆盖。
2.自我的存在是座大山。人时时能感受到那座山的重量。弄懂了一点便是将山移动了一点。旁人不解,只以为那是不必要的劳作。殊不知每一次移动完了之后,都是一种意想不到的轻松。
3.让写作回到写作吧。写作只不过是一种痛苦的激情。孤独的游戏。一面谁也不在乎独自迎风挥舞的旗帜。它不崇高也不宏伟。它不能让一个人高高在上,然后试图改变Ta的命运。那是在深海里潜浮,和在地面上大口呼吸的自由。那里边没有镜子, 也没有观众。于是可以全身心投入。
4.练字时的感悟,有些笔画,明明就写的不好,也不能回头了。只能将错就错写完了。像人生一样。
5.创作是跟某一个场或者空间连接起来。文字就是那个咒语。你通过咒语,把那个世界拉向你,更多的语言就会流动出来。对画家来说,是笔墨线条,他们要把那个世界拉过来。
应该不断写下去,越写越通。把自己变成通道。
应该继续写下去。把那个世界拽向你。
6.刻画人物时,人物的性格往往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跟外部的冲突决定的。
7.效率高的人是在时间为轴做事。艺术型的人是在以事情本身做事。
8.“人生的苦恼就是这么来的。”
“怎么来的?”
“想变成不是自己的人。”
9.在人还是婴儿的时候,无论被带到哪里,在某个人一双手臂轻轻的晃动下,世界都是你的摇篮。
10.坚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不容易。
当你看多了一些人,你很少会看到有人有自己看世界的眼光。大部分人只是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11.当人面对镜头时的反应往往就是Ta和世界的关系。
12.相比较男性,女性被赋予了更高的精致的要求。她们毫不打扮令人费解。打扮过度是错。到了某个年龄有义务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这里面,并不关心所谓的个人的主观意愿。有多少女性是真的渴望被看见。有多少女性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认为自己有义务那么做。不那么做是文化的异类。老去是罪,不美也是罪。在整洁和细致上面,也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好像女性天生就应该热爱清理,喜欢孩子,细致周到,情绪温柔。照顾他人的感受,绝不能让人感到自己歇斯底里。而男人暴躁是天性,还被赋予了适当的武力。千人千面,动物被生出来尚且都有不同的性格,何况是人呢,
美当然不只是美,美里面有相对于不美的优越感,有更多的关注度,有对于美的占有,有人性的坠落,有因为美受到的骚扰孤立与伤害。
13.科学也是对于想象力的一种截断。当人们洞悉了宇宙的奥秘,再也不会去猜,山的外面是什么。
14.太阳只是被云层暂时遮蔽了起来,并没有失去它的光。
15. - 女性问题,源于社会结构,这个结构来自于女性天然的生育条件和养育便利性,现代婚姻制度实则保护了缺乏社会身份认同的女性(传统婚姻制度则同时为了压迫女性)。
- 但这个社会制度一旦确立,女性的第二性地位则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被确立了。这种文化在女性智识大发展之后表现出了保守性。
- 女性主义只有在对即成文化反思的意义上,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女性主义的不婚不育主张只能作为个人选择,而不可能成为一种社会方向。女性不婚不育是一种抗争行为,如果是那样,那确实是有意义的,但需要确认是否如此,以及,如果如此,其成效恐怕也十分有限。
- 生养问题是客观的重担,总要有人承担这个“被剥削”的角色。对家庭来说,承担者真的是“被剥削”吗?以经济的角度看,事情是存在解法的。首先要承认人的经济贡献并不相同,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那种“超越性”追求。不应该强迫女性承担养育的主角,但是完全可以从经济角度让他人来提供这种劳动。
- 人口作为社会价值,不应该仅由个体家庭来承担。首先女性怀孕的产假工资,不应由企业来承担;更进一步的,孩子的养育工资不应该仅由家庭承担,社会财富当然理应社会承担;最理想了状态,连父母的个人发展都应该在法律框架内被保护,接触生养的后顾之忧。
- 当然经济层面会有操作困难,但我看也没什么根本困难,因为增加转移支付的途径在社会生产如此集中的趋势下是有利的。
16.世界是颠倒黑白的,普通人不能理解好与坏。
17.人就像奶茶一样,东加上一点,西加上一点。这个也知道一点,那个也知道一点,就不纯粹了。
18.没有思想,只有思想的形式。
形式是一张编织过后的网。你看不到它,但是能感受到它。诗歌、小说、电影……它们都是思想的形式。是网在托着那唯一的影子。
19.午睡起来没睡醒的感觉是被人拖拽来到了人间这个地方。并且完成并不喜欢的剧情。梦才是Ta的家园。
20.记者求真,法官求义。本该如此。
21.我们都生活在故事里面。是这样的。
因为我们其实是在别人的嘴里活着。有人谈论,有人评价,我们在一个又一个人的嘴里生活了一次又一次,每次谈论都是一次崭新的叙述。叙述的内容不同,角度不同,携带的情绪不同。那是因为我们和每个人的关系也不一样。但总归是这样的。故事,故事。
22.一辈子不想下厨房,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厨房永远潜伏着危险。但这些事情你不做,就是把危险转移到了别人的身上。怎么办?我一辈子都在学习小心翼翼这门艺术。
23.星夜兼程,抓紧时间。在死亡敲门之前,在老的不能动之前。
24.宇宙那么辽阔,时空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未来。不止一次希望自己有无数个分身,过上每一个我想过的人生。但也希望在一种有限性和秩序之中,过好那一种人生。
25.梦是复杂的欲望,深切的渴望,回不去的念想。被现实围困的人,停留在梦的哪一层不愿醒来。
26.对于死,我们几乎从不避讳。我们诚实地谈论它,就好像我们曾经从它身体里进去过,又从它身体里面出来那样。
27.一个人的态度、立场、身心 ,其实是在影响着周围的世界,他会以为自己是浮尘或尘埃。不是,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是一个小星球,在影响着这个世界,以被动或者主动的姿态。
28.艺术没有界限。
29.必须打破对完美主义的追求,以及细节的沉溺。一切事物都是过程,时间是它的形式。没有完美,没有到这了,没有那个理想状态,只有相对好坏。世界是流动的,绝对客观的那个世界是不存在的。
30.人的一生都在寻找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