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节最佳剧本《引见》:看,树上的“鸟窝”!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9126484
美学教父美学.艺术素质教育
你回答影迷提出的以下问题
1 片中出现三次拥抱,到底什么意思?女主的眼睛有啥问题?
2 三个故事之间有没有共通性?为什么感觉几个主人公全程尬聊?
3 为什么导演采用大量的固定机位长镜头?为什么要拍成黑白片?还有,树上的鸟窝在片中起到什么作用?
4 大量镜头语言解读
最佳剧本银熊奖: 洪常秀(韩国)
男:这电影感觉跟《穆赫兰道》差不多,都是烧脑型的!
提起《穆赫兰道》我气儿就不打一处来!紧着说“两人做梦,两人做梦”,掰开揉碎讲得明明白白,还那儿犯迷瞪,杠精……半点儿艺术细胞都没有,看这种电影不是找罪受嘛?!
美学教父:影评 《穆赫兰道》到底谁在做梦,你真的看懂了吗?165 赞同 · 91 评论文章

男:哈哈,您可以看看网上影评,很多都是我同学的写的……
不行,太辣眼睛……一个个都不会说人话了!
男:您不知道,小资就喜欢这种离骚味儿的!
我就纳闷,导演装大尾巴狼,咱影评人跟着瞎起什么哄?
记着:凡是装b式影评,无病呻吟的玩意儿,统统和学术不沾边!
男:老师教的呗,故作高深,不明觉厉,遇到关键性问题三脚踹不出个屁!
所以啊,为什么大学教授都听不懂韦神的课,为什么连个广告也看不明白?
男:经年累月的装b,脑子秀逗了!
对,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忽悠韭菜恰烂钱!
类似这样的文艺片,虽然不能“扫一眼秒懂”,但也不至连导演想表带什么都搞不清……像这样的水平办大学,说出去让人笑话!
男:要么咱每年给洋学生十万精神补偿呢!真是浪费生命,浪费时间……可惜我们,为了混个证书还要花钱学!
吃一堑,长一智,明白就好,千万别糊涂一辈子!毕竟你们还年轻,有大把时间认清这个社会……
尽早接受艺术.素质教育,为入到一个新台阶打好基础!
我们知道,学习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实很多东西一点就透,但需要一个“开窍”的过程……不得其门而入,干着急没有用!
so,必须掌握要领,唯有“四维一体理论”,才能帮大家打开天眼!
男:yes sir!
小帽结束,开讲
本片有什么疑惑,你统统抛过来……
在我这里,“没有看不懂的电影,没有解答不了的问题!”
男:那您说,片中出现三次拥抱,到底什么意思?三个故事之间有没有共通性?为什么感觉几个主人公全程尬聊?为什么导演采用大量的固定机位长镜头?为什么要拍成黑白片?还有,树上的鸟窝在片中起到什么作用?
ok,那咱就从鸟窝说起……

男:我发现有影迷真的逐帧在看,列表绘图,生怕漏掉蛛丝马迹……可那些东西我还是看不明白!
电影不是这么看的,艺术也不是这么玩的!
化繁为简,必须知道导演想干什么?之后才能顺藤摸瓜……
每次都强调“艺术思维,艺术眼光”,假如这些建立不起来的话一切都是瞎忙,统统无用功!
男:同意,还请美学教父给大家支招!


跟鸟窝有关的还有这个长镜头,镜头对准地面,女孩的母亲和朋友径直走过,女孩驻足停留,发现地上的短树枝,镜头下拉,是一片泥塘,此处有一个树枝和大树的倒影……
正常人会关注这些吗?脏不脏啊!
但导演此处给了长镜头+特写……怎么回事?
男:是啊,导演想强调什么呢?
思考:
谁会关注泡在烂泥塘的树枝?
女:……谁啊?
麻雀,小鸟啊!女主就是只小家巧儿,小鸟依人,懂不懂?
女人倒在男人怀里,就是小鸟依人!所以为什么男主要一米8,明白吗?
麻雀为什么要做窝?
男:找个伴儿,生孩子啊!
爱,for love!
有爱的人,才会关注地上的树枝,他们要建造自己的爱巢!
再看男主和女主的状态
这两人都是大学生, 想出国留学,寄人篱下的状态!
男主有家吗?父母离异,男孩找到心仪的女子,可惜兜里没钱,不可能给女孩一个家!



这三个故事,也就是三个鸟窝,三个家!
男:第三个故事发生的场景在餐厅……
男主的母亲和演员是傍尖儿的关系,这地方也相当与鸟窝!
“鸟窝”是否完全等同于“家”,导演通过大量剧情来分析!
总之,本片是把家比喻成鸟窝,一切围绕“家庭”来探讨!


男:有点意思,您再给具体说说
咱从片头说起,我最后讲怎么个首尾呼应……
男主的父亲对着漆黑的电脑屏向上帝发誓:如果给他一次机会,他会把钱捐给孤儿院……真的,真的!
注意,男主没有对着耶稣像,手中也没有十字架,他是对着电脑屏喃喃自语……
男:这里有什么门道?
要上帝给他机会,提到上帝我们经常想到,“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
本片三个段落的起点,1 2 3,标记的位置都有门和窗,而且都和白色有关!
男:对,医生穿白大褂的时候,身后就是一道门……


睡觉,瞌睡,抽烟……都代表进入精神世界
门,窗也就是精神世界的入口或出口!
男主的母亲离异,但一样可以找到男人收留他!
女人需要男人,男人也喜欢女人,所以才可能形成一个家庭!旧家,新家,乔迁新禧……
再想想鸟窝,是不是
男:我看医生家的的小诊所,很像枝枝丫丫树上的鸟窝!
看这句话:如果给我一次机会,他会把钱捐给孤儿院……真的,真的!
思考:
上帝给他机会了吗?
给了呀!他儿子不就想找父亲要钱留学嘛!
假如连最亲的人都不肯帮,他还能把钱捐给谁?
男:哦,原来这样啊!
so,他眼前的电脑屏幕可以指代电影,屋子里只有导演和他两个人,对吧?电脑屏就等同于导演的摄像头,医生对着导演起誓,或者说导演捕捉到这样一个故事,开始进行创作……帮医生圆梦!
导演的镜头对着烂泥塘的枯树枝……找到这之间的逻辑没?
此时导演就代表上帝,为了满足你,给你机会,我编个爱的故事成全你,或者说在精神世界达成你的心愿!
男:明白,向上帝起到本身也是精神世界!
形散神聚,树上的鸟窝,还有片中这三个故事,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爱,用爱编织的鸟窝,这就是本来的逻辑!
导演镜头对准的树枝,是女孩停驻的位置,女孩,男孩都是麻雀,导演和男女主角都是有爱之人,而医生对家人冷漠无情,是个烂人!
所以医生在片尾被踢出局,out……
因爱而起,但无法收尾……能理解吗?
也就是说门在你手边,但出口不在这里……
儿子是你生的,树上第一个窝是你建的,当你失去这份爱,这份责任:
妻离子散……窝还在,但家还是“家”吗?

男:恍然大悟,如此说来,本片就是谈家庭,谈鸟窝了呗!
……必须的呀!
说到鸟窝,涉及到几个概念
1 聚拢 2 间隙 3编织

当母亲点烟的时候,女儿伸手过去为她挡风……这就是聚拢
第三个故事,大家围在一起喝酒聊天,哪怕有陌生人,但还是很开心……涉及聚拢的概念!
在饭馆喝酒吃饭,像家人一般……这就是一个鸟窝啊!
抽烟,两人一起抽,在精神世界的交汇!
男:哦,我想起女主的母亲和画家,男主和哥们都在一起抽烟
是的,这些要对比看!剧情设置都有目的,要么怎么得最佳剧本奖?

一个人太冷清,把我的家让出来跟你和女儿一起住,增进了友谊……这也是家的意义!
一切围绕“爱”展开,用爱编织的鸟窝!

引入拥抱,其实就是阐述“聚拢”的概念!
相反,男主和朋友在议论,阳台的母亲有没有看到他们?我们要不要招手……
此时女人正在阳台抽烟,两个男孩知道她在想什么?
男:猜不透,所以儿子不想打扰她!
儿子和父亲母亲没有一次拥抱,说明精神世界他们是疏离的……
男:那儿子和助理拥抱说明什么?为什么要下雪?
下雪,代表上帝的礼物啊!

男:啥意思?
男主父母离异,几乎没有了家,就在这个诊所度过青葱岁月,显然,这个助理就取代他母亲的位置!
至于说是儿子,还是情人?两人到底有没有爱情,谁说得清?女人最喜欢别人夸她们漂亮,年轻……
动情之处,男主一个深情地拥抱,这就是爱!

小鸟依人,女人总爱追着男人,仿佛一只小麻雀,她们愿意依偎男人宽大的臂弯中……
为什么要拥抱?为什么要造鸟窝,建立家庭……这是自然法则,上帝安排的!
编织爱的故事,爱的小窝,爱的家……看到爱,就找到本片的灵魂!
男:那第三个故事,两个男人抱在一起怎么回事?
男主想抱他妈,可能吗?距离太远,精神无法交流!


你看,母子两人见面的时候也没有拥抱!另外,在事业上,说明母亲并不理解自己的孩子的内心想法……
男:确实!男主和朋友最要好,两人一起抽烟,精神世界有共鸣!
女孩这边也是如此,观众看到他与母亲之间的相处,几乎全是尬点!


你看这母亲的状态,又冷又藏(zang),社会上不少这种人吧?尤其在教师队伍里,很常见……
男:嗯,我特同情教师子女!
这就牵扯到鸟窝的下一个特征,距离感,我们常说“疏密得当”!
你注意观察鸟窝,像柳条编织的花篮一样,缝隙间距比例相当!
男:哦,对对,确实如此!难道这就是本片尴尬的由来?
对喽!导演想表达一个观点:
当代年轻人和上一代人疏离,是由于精神世界无法沟通,就是所谓“代沟”!
男:哈,没想到年轻人比老一辈人还保守!
你教育的呀!所谓敬语,传统文化……应试的玩意儿不学行吗?全都学傻了!
男:亚洲国家都差不多,文革那拨人啥规矩都不讲,人家最后全发了!
艺术家心思缜密,要论观察和思考生活,一般人还真不是对手!

片中所有的人物,剧情,对白还有树上的鸟窝都在围绕“家”的概念展开……
针灸为什么还穿着衣服?
因为那是女人,这样符合传统!跟大夫谈跑肚拉稀好像无伤大雅!
这就是社会默认的一种紧疏关系!
医生与病人也都只是利益关系,虚情假意……这里并没有爱!
有意去套近乎拉关系,给人感觉肉麻兮兮……
烤灯距离皮肉太紧,会烫……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才是恰到好处!


左边帘子后有女病人,右边帘子后是男病人……
好比窝里两只鸟,一公一母,就能成为家吗?非也!
再看医生与儿子的关系,那种冷漠,还不如和病人走得近!
男:但其实他对病人也没有那么上心!
对,导演其实想说,诊所并不是男孩的家,这里没有温暖,跟客栈差不多!


再看女主在德国借宿的家
手中拿着钥匙却打不开门,和之前的女画家进门形成对比
强调主人与客人的关系!
画家是房间的主人,但出了这个家,她能干涉母女二人的事情吗?

男:哦,我想起来了,女画家只是给女孩指路,并没有对她见男友提供任何建议,毕竟女孩的母亲对此事非常担心!
这里保持距离,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管。别人的家务事,不在我的地盘,我就是局外人!
男:哦,又在强调距离感,处处是尬点,却和主题思想紧密关联!
注意这里拍摄的场景,柳树枝条,片中尬点,也就是编织鸟窝的结点
保持间距,指代鸟窝的缝隙,疏密得当……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往往也是自然形成的关系!
剧情和人物之间好比柳枝,每个细小的冲突,包括(对白和语言之间)的交汇,都可能成为影片的亮点,也就是鸟窝的“结点”!
编故事就像筑巢一样,编织爱的小窝!
为什么柏林要给导演颁发最佳编剧奖,明白了没?
男:绝!
我们再看个细节,你体味一下
女主和妈妈的关系,就像一个乖巧女生和大姐大,妈妈问:吃口香糖吗?女孩接过盒子,吃完后直接放进自己口袋……
这就是亮点,母女关系,多年养成的,你的就是我的!
朋友关系不一样!你的烟怎么没带出来?放在屋里了……有借有还,对吧?
艺术家带你观察生活,找到生活中很多结点和边边角角,反应出的问题是什么?
温暖的,有爱的,理所应当的,自然形成的……无论何种人际关系,保持距离感都符合审美!
电影看的是什么?文艺片怎么看……有feel没?

再看这里,“小麻雀”趴在栏杆上……她在观察什么?
不一会儿,跑到母亲和画家这边,带着满满地爱意!
找到了爱,内心喜悦,才会由衷地称赞别人,夸人家漂亮……因为善良所以美,因为有爱所以美!
爱,将“你,我,他”聚拢在一起!
自己的窝 or 别人的窝并不重要!有爱才有家!
男主在梦中,发现沙滩上受伤的麻雀,我要给她一个温暖的家……这是爱的誓言!
男主漂泊不定,飞来飞去,也是麻雀,此时需要一顿热食……谁能给他?当然是朋友!



成年人迈向社会,更多需要朋友的支持和怀抱!
最后重点讲片尾,编织爱的鸟窝,落脚处却是大海……
男:对啊,怎么个首尾呼应呢?
片头,医生面对的是黑屏电脑,之前说指代导演,导演帮他达成心愿!
但此人不懂爱,筑个鸟巢就飞走了……
爱的入口是唯一的,但出口很复杂……
男:……为啥?
爱会通往精神世界,这样的爱才能隽永,绵长!
结婚有爱吧?but,爱能的保鲜吗?未必……
即便两口子分道扬镳,爱也会永驻内心,鸟窝就是证明!
爱,如涓涓细流汇入大海……
想象一下编织鸟窝,从第一根枝条开始,后面就是各种“出口入口”了对吧?

看画家与女孩的这句对话,学服装真的很难!
男:对啊,学服装有什么难的?哪儿挨哪儿啊?
呵呵,服装代表编织!
言外之意:编织是最难的!
编鸟窝,编故事,需要创造力,想象力,错落有致……关键还要有爱!
亲不亲,近不近,疏不疏,远不远……满是尬点,满是窟窿眼儿,“破绽百出”,却疏密得当,妙趣横生!
这可不是纱窗,而是鸟窝!自然形成,用爱编织而成……巧夺天工,上帝安排!
男:明白,礼数,传统,让年轻人裹足不前,不知所措……
对啊,哪怕因好奇聚拢过来,好奇也是天性!树上的鸟窝多了,鸟群都会飞过来!
别忘了,演员,画家在片中出现,他们都是艺术家,搞艺术需要好奇心,眼光敏锐,不失童真!
男:说到好奇,导演采用固定机位长镜头,明明对白提到“鸟窝”和“阳台的母亲”,可画面却不带过去,让观众心里挠痒痒……这是为啥?
除强调好奇心的概念外,重要的是“编鸟窝要专心,三心二意怎么行?”
只能盯紧自己的鸟窝,把手里的事情干完,再干一样!
男:哇塞,原来如此!难怪“学服装很难”!我突然想,假如拍摄一个鸟窝的特写,疏密有致的窟窿眼儿,我或许也能看懂这部电影!
你会爬树吗?那凭什么让导演爬树拍鸟窝?就让你在树下想象,搞艺术,做编剧需要想象力,懂不?
本片写的就是“编剧”这个行当,还不明白吗?
男:嗨,处处是学问啊!那为什么要拍成黑白片?
编剧阶段对于拍电影属于初创期,打草稿还没上色儿呢……so,此时黑白效果,不加渲染理所当然!
男:当下年轻人都不结婚,不生孩子,不敢建立家庭,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感觉本片很有现实意义!
说得非常对!无论韩国还是世界,大多国家都面临人口断崖,年轻人失去了冲劲儿和勇气!
你觉得“小麻雀”的眼睛是啥问题?
说明她看不到希望!
此时此地,男主眼前也是一片汪洋……有路吗?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年轻人有爱,更要有股冲劲儿,世间真有那么可怕吗?
喜欢就爱,就抱就吻……热爱艺术也一样啊!
瞻前顾后干什么呢?想那么多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男:哈哈,老艺术家着急了!

年轻人遇到困难应该是什么态度……游戏人间啊!
海水好冷,冷又怎样?
体尝海水的滋味和温度,不妨到人间走一趟!

抑郁自杀,像话吗?千万别那些烂人影响你的斗志……
投入朋友的怀抱,亲人的怀抱,身边人的怀抱,多一些引见,多一些爱的故事,爱的鸟窝,让社会充满阳光!
拍摄这些有爱的,温暖的电影,是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
男:可惜只有您这样的大师级才能看懂本片,外行会感觉:真的“好冷啊”!
呵呵,导演知道观众说他冷,他自己拍着都觉得冷……

在“又冷又尬”,缝隙和“空间感”体验温暖,才是导演洪常秀的创作意图!
人间很多情感说不清的,爱无法定义那种爱,但有一点,爱有温度的,是温暖的,是察觉的!
体会一下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爱在心头口难开,真遇到事儿,谁耷下脸求人找关系,谁会在乎你的安危?
男:还真是,好想回家给爸爸妈妈一个拥抱!

最后一个问题,我总觉得片头很奇怪,为什么医生突然说捐给穷人?
凡主题涉及“编剧,精神世界”的东东,类似故事怎么编怎么有……令其合理非常简单!
电影,尤其文艺片,从来都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男:同意,跟大师级叫板,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之前说了,《穆赫兰道》“两人做梦”,合情又合理!
but,唯有看出“两人做同一个梦”,才算你懂艺术,懂电影,懂昆汀!
本片也一样,将起点和终点调换位置,大海的落脚点放在片头,归于上帝与爱,也同样煽情!
我们发现,大量剧情的时间点是错乱的!编鸟窝嘛,和画画一样,这一笔那一笔,添油加醋呗!
假如,男主因为这点屁事儿自杀了,或许跟女朋友分手,抑或因为演员梦的破灭……医生后悔万分说出那番话,也非常合理!
男:身边没有子嗣,只能捐给穷人家的孩子……
对,反正你就想着鸟窝,看怎么把故事编圆满了,把问题解答了就行!
关键是艺术层面的理解,弄清导演想干什么!
男:这电影,太烧脑,太尴尬……太多不可理喻了!
搞艺术不怕尴,但你脑子里得有玩意儿,有货!
那些满嘴跑火车的“臭装b犯”都不尴, 我尴什么?真TM咄咄怪事!
男:哈,我又想起“电影批评学”,什么玩意儿?大学要还教这些,赶快关门倒闭吧!
所以啊,你看我写这些文章从来不怕尬?每天这么多事情,还要看电影,我哪还有功夫润笔?
但从来也不担心这些,这里有支持我的粉丝知己,足够了!
男:对,奥斯卡戛纳“扫一眼秒懂”,美学教父不在乎那些细枝末节……
我理解当下年轻人的迷惘,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真好像面对一片大海!
男:是啊,您有啥好建议没?
这社会就是这样:
你不拿自己当王宝强,没人拿你当王宝强!
我总结两条:
第一:学真本事,第二:建立自信!
把艺术玩到家,这里很多话你慢慢会理解的!
男:yes sir!
美学教父:森森大军 《国际获奖电影辞海》50 赞同 · 12 评论文章

美学教父:影评 《穆赫兰道》到底谁在做梦,你真的看懂了吗?165 赞同 · 91 评论文章

美学教父:短片集中营《国际获奖短片及广告索引》11 赞同 · 2 评论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