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 | 湿地村土著朋友家聚会烧烤
本地的海南朋友邀请去她的江东老屋聚会烧烤,为祖国庆生,于是我们带了一箱王老吉马不停蹄赶去那里——这是另一位海南老友告诉我的基本社交礼仪。不过这次新本地朋友纠正我,是吃公期的时候才需要带。啊,那下次吃公期的时候记得叫我哦~
朋友家在江东新区的迈雅河湿地附近,天色将晚,下午又有点风雨,迈雅河一串串的小鱼塘被椰子树串起来,在车窗外一闪而过,大地沉静、悠远,一定要专门挑时间来看看!


村里的鸡鸭鹅等小动物
朋友的三层小别墅仿佛是建在湿地之上的!房子坐东朝西,南北各一个水塘,左邻右舍家家户户也拥有大大小小的水塘,真是湿地乐园啊。在这个湿地乐园里,最开心的就是大白鹅了,它们一个个昂首挺胸在一片长满木麻黄林的浅水面上憩息、觅食、鸣叫,生机勃勃;有时候停下了歪着头看人的神态总让人误以为它在憋着什么坏心思,绝对的村庄内禽类霸主!此外还有单看起来膘肥体健、步态从容的麻鸭。鸭子雌雄的花色是不一样的,雌雄是灰秋秋的土黄夹杂深色纵纹,而雄鸭花色的观感更加精致,绿头、白领、棕衣西裤的套装,妥妥的穿搭达人。不过它们和大白鹅稍作比较体型上就高下立判了。村子里的鸡是最常见,只顾着埋头吃吃吃,“无鸡不成宴”的宴席必备菜品称号真是当之无愧了。还有两车猪,和被拴在卡车车头的土狗,很安静,但是很警觉,我猜想它是一只友好的土狗。



庭前院后的树
每家门前都还有一个标志性的特点是种庭院树。书上说海南屋宅的规矩是“前常后布中枇杷”,意思是屋前种代表长(“常”)寿的榕树,屋后种别称是“加布”的见血封喉,屋中间种大叶榄仁好乘凉。不过这个村子里庭前屋后的树各有特色,果树居多,稍微转了转,看到了荔枝、龙眼、黄皮、杨桃、木瓜,还有人家门前专门搭藤架种了西番莲,开着一朵优雅的流苏状花。斜叶榕、海芋等是路边自由散漫生长的绿道保镖,看起来很不受重视的样子。我觉得“前常后布中枇杷”就是一句让人们多种树的启示性俗语,至于具体种什么,大家可以根据;爱好、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树种种植。只要条件合适,在自然的土壤里无论种下什么,都会健康自由地生长繁殖壮大。


独特的建筑
看到了一座火山岩搭建的院落,主轴方向有两进主屋,末端有照壁,两侧还有偏房杂院。深色的火山岩给这栋废弃废弃古宅增添了不少神秘感,但当地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智慧依旧值得称赞。这家庭院树结构是前杨桃后竹中椰子,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在选择绿化项目上的自主性和独特性。杨桃熟了,黄橙橙的果子就这么落在地上,应该会吸引很多小动物。







从小到大的概念,建筑是坐北朝南最佳。这个村子里的房子不管是气派的联排新宅还是古老的旧居,大多是东西朝向。我问朋友,朋友问她爸爸,爸爸神神秘秘地说是风水先生测的。我就想,有没有一种可能,风水先生其实是一位人居环境大师,在这里东西方向的风更多,坐东朝西更方便通风,其次,门不朝向北面可以挡住海风中的潮气呢。我不确定,以后有机会再做观察吧!
美美大吃一顿
太忙了,“嘴”不暇接,就奉上几张美图作为这个简单记录的结尾吧!





笔记人有话说:
记录自然笔记很轻松,随处走走看看,用照片、文字、画画的形式都可以记录。自然笔记不是目的,而是我们观察、体验、思考后的副产物。回来后也需要查找资料:如植物准确的名称;“前常后布中枇杷”这句俗语的含义;海口湿地村落标配:火山石+水缸。很多内容在刚开始看到时是零碎的,我们做笔记的过程中就把它们想椰子树项链一般串起来成为一副湿地村落的完整风貌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