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个问题的问题
如果存在不同意见,正反两种。那么地球上85亿人,最少只需要33个问题就确认每一个个体。2的33次方刚比85亿多一点。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存在这样的问题s,那么会是哪33个问题。
这样就涉及了主观问题和客观问题。客观问题很好理解。几乎是不变的。
而且还存在主观答案和客观答案,比如回答者故意撒谎。而且一但有人知道答案,比如复制其他人的答案,这样又不能确认身份了。
所以存不存在某一刻,即便是随意回答的问题,只需要33个,所有人隔绝的情况下,会出现所有人的身份都能被确定。答案我相信是否定的。
因为其实这就纯粹变成了概率。
那么到底要问多少个问题,才能使得确认每个人的身份变得『可能』,我知道这是条概率曲线。可能的界定也很含糊。
探索这个问题到底有什么意义。意义就在于,可以意识到,只要存在主观,人就是会撒谎的,或者愚笨的无知的,或者胡来敷衍的。
真正能确定每个人身份的问题也许永远不够,比如总有人无脑地永远填√,或×,这些人就很好地伙同其他一样的人,隐藏了自己。
只有客观问题,客观答案,并具有惩罚性,或其他强制性,才可能收拢问不完的问题。才可能在一定数量的问题下确认每个人的身份。
如果不能确定每个人的身份,那么责任就无法确认到每一个人头上。
所以,我想问。一个人说什么重要吗?或许不重要,要看他做什么才重要。
怎样才能确定他会做。那就是代价。没什么比用金钱作为衡量这个代价更好的尺度了。
有时候,权力假装替代了每个人的选择。但现实是每个人的选择合并出这个权力有时候会显得有点扭曲的世界。
那么要问一亿亿个问题才能确认身份的世界和33个问题就能确认的世界,哪个效率更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效率也意味着竞争力。
幻想增加问题制造内耗来消灭高效的敌人,是徒劳的。
所以私有制必胜。这就是人性。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