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粟特人的美妙灵感| 青澹圆耳杯

“大约2000年前,有一群有影响力的人,虽然人口不多,权力也相对有限,却帮助改变了他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称这些人为粟特人,而他们影响活跃的范围正是伟大的 — 丝绸之路。” “Art is about opening up to possiblities, possiblity links to hope, we all need hope... “艺术在于打开可能性,而可能性指向了希望,每个人都需要希望…”

它们就是唐代金银器,
金光灿灿,熠熠生辉。
彼时恢弘大唐,
有一个叫"文思院"的作坊,
专为皇室制作金银器,
王公贵族皆以拥有精美金银器为荣。
而这些精美绝伦的器物设计元素,
许多都是神秘的粟特人从遥远的西方带来的。
粟特人,定居在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的绿洲地区,
他们擅长经商,通过在大漠上组建商队,沿途设置驿站,
把各民族的奇珍异宝贩卖到世界上各个地方。
东西方的文化艺术,由此荟萃交融,
翼兽纹,狮子纹,曲形,多瓣,带把杯,
都是此番无界交融的珍贵印记。

青澹圆耳杯
其原型为唐早期的白瓷把杯,
现收藏在日本常盘山文库。
把杯盛行于唐宋时期,
在元代以后便很少出现。
栗特风格的金器就多以圆形作柄,
杯耳延续了栗特带来的异域风情,
以大宋汝窑的清冽入神,
珍贵玛瑙入釉,
杯柄作圆,柔美流畅,
圆即缘,相聚于缘,美好圆满,
展示了华夏传统的造物之美。

皎若月,静如湖,
外壁圆融,天青施满釉,
杯腹上央以涟漪纹为饰,
如羽毛泛于舟,风拂衣袂,飘而轻然。
口沿手描雅致金线,
双弦纹剔刻于外壁七八分处,
色渐变显筋骨,产生一种别致的韵律之美,
小小圆耳似精灵,跃然于眼,
满是轻柔,满是灵气。

杯身上舒下收,
空间形态与尺度自在平衡,彼此作相呼应,
寓釉色随光变化之妙于其中,
轻盈舒展,自信流畅。

单摆可作艺术陈列艺术品,
跻身于陈列空间美学,
日常可以泡茶、喝牛奶、喝白开水、喝啤酒等,
若当咖啡杯,可以拇指和食指夹着杯耳后端起,
优雅有韵味。

纵观器物演变史,
传统器物的造型,
大多与当时的生活习惯和信仰有关,
因此会极富生命力和延续性,
并随着时代的更迭出现新的器型变化。

小众而美丽的汝瓷器物, 不外乎此。
从古代器型的传承,
到现代器物的想象,
咖啡杯、马克杯、餐具、现代摆件,
一个个带着历史的风采,
带着周到妥帖的细节,
落入当下的生活之中。
这次的圆耳杯,
虽说样子不同,
但趣味秉性,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