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之间的有趣对话
查看话题 >小夜灯
逛了一天商场,晚上早早躺下准备睡觉,在妈妈睡着后,儿子和我展开了深入的卧谈交流。在这两个小时里,为了不吵醒妈妈,他压低着嗓子同我对话,我本已摘了眼镜准备入睡,可由于他必需别人回应的语言风格,以及这种语言风格构建的庞大的逻辑迷宫和语言迷雾,我竟逐渐困意全无并在此时开展复盘,以至于即使复盘也难以真正触及这场卧谈的核心要义,也只能去试着抵达他谈话的精神和要求。
他首先详细指出今天逛商场为什么买了个胶带,分析了买这个带有小猫图画的胶带的原因,回顾了他挑选胶带的过程和放弃了其他胶带的理由,就他要何时、如何使用这个胶带做出了展望。他在床上抠着这个胶带,表达着对这个商品的喜爱。
随后,他着重列举出今天逛商场想要而没有买的几样商品,描述了每件商品的样子和在每家店中的位置。接着用浓墨重彩的篇幅介绍了一个小夜灯(复盘时我发现我就是在这时逐渐清醒并戴上了眼镜)。此后的话题围绕着(并不紧紧围绕但却一直围绕)他很想要一个小夜灯而进行。他分析了小夜灯在生活中的使用场景和对于他的重要价值(“比如晚上睡觉时如果我想喝水了,必须得有一个小夜灯照着亮才能去拿。因为我们的小区路灯少,而且离马路很远,所以我们家里需要一个小夜灯。”)由于我睡意尚存,没听明白,错误地提出小区路灯少可以打手电筒,他耐心地纠正了我的错误认识,并指出在家里用手电代替小夜灯的两点关键弊端(“一是如果手电筒放桌上会滚下去,二是即使是能挂在绳子上的手电筒也无法控制光的方向。”)随后他多次强调了他想要的小夜灯的样式以及灯上每个按钮的图形和用途,并坚定地否定了我提出的在网上给他买一个小夜灯的提议(在网上买的商品没有说明书,而且按钮会不符合他的要求。)
我对他想要一个小夜灯表达出恍然大悟的理解后,他开始回顾起上次逛市集时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没有买的商品。我不得不提醒他压低声音。夜色中,瞪着他眉飞色舞的表情,我打起了呼噜。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