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废柴老师的工作日记——我们对孩子需要怎么样的打骂教育。
每一次假期结束,办公室就像是一个小型办案室,各种各样作业问题,各种各样的狡辩,推诿,撒谎,找借口组建的空间。老师让学生来办公室只想问,为什么不写作业。学生一个个都像是憋足了一整个假期来做即兴演讲。
我观察很多同事,我们在教育的这条路上,很多时候都很无奈,这种无奈不仅是对于孩子的谎言一眼戳破还需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也在于和家长沟通之后的一种多角度无奈。
现代互联网教育家太多了,大家在提倡素质教育,可是没有人去思考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需要素质教育。
家长的不配合,学校的双减政策,苦的还是底层的普通小孩,他们没有很好的家庭氛围,他们还在崇尚混吃等死的幸福,他们在底层早早的意识到知识无法改变命运这件事情。
同事绝望的吼叫着,喊家长,家长绝望的吼叫着,孩子像动物园里面无措的猩猩,缩在责骂的角落里,被迫的说着我错了,我下次改,我不对。
我在想,这种压力下的反思和保证,真的有用吗?每次回忆起来都是一次羞耻的压抑的急迫的焦虑与无助感。
大人也好,老师也好,我们从来没有告诉孩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去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弘扬积极阳光勤奋刻苦,所以一旦有一个懒惰,一个意外,一个不按轨道行走,就会遭来各种批判和责骂。
小朋友不写作业,能够有什么原因,不就是不想写,懒惰,不愿意吗?我们真的需要他的一个态度吗?我们需要骂他,打他温和的教育他让他长记性吗?
不是的,我觉得我们的问题不应该是这个孩子怎么样,你多么的懒惰,你得要叫家长过来,你家长多么的不负责,你是如此的溺爱自己的孩子。
我觉得这些白费口舌的教育就像是对渣男说爱情一样,猪尾巴磨牙——一言难尽。
我们应该在教育中抓住问题,你不写作业,你是知道有惩罚,那么你就是接受这个惩罚,这是你需要承担的。我们语文教学中经常会提到责任这个词,那么到底什么是责任,其实细分下来就是生活中遇到事情,你可以去承担后果,不退缩,这就是责任。
发现孩子的问题,让他意识到问题是他自己造成的,归因于自己的懒惰,然后我给出解决方案,让他去做。孩子的服从性决定了他对事情的认错态度。要把具体的责备量化,而不是你给我保证,你给我说……
语言是苍白无力的,保证也是毫无法律效应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愚蠢的女孩子被骗后许愿男人被雷劈。都是虚无缥缈的,孩子的保证也是无力的。即使是我们,时常会有想要爽约的苗头,更何况是一个小孩子,他如果有超强自制力也不会被拉到办公室了。
我觉得小学教育除了学习,每次,更多的是,我们得要有一个让孩子不怕犯错误,敢于解决问题,在一定的空间里给他们松弛感。
孩子的家长在老师的责备下,把压力给到孩子,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都在逃避责任。
你说我老师没有责任吧,有的,我没有让孩子足够的配合我。
你说家长没有责任吧,有的,他没有很好的教育好孩子。
你说孩子没有责任吧,有的,他投机取巧,把学习当成一种外在的压力,而并非属于我的事情。
但是,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朝着对方推卸责任,这个被承担全部责任的人就是一个很弱的小孩子,他一个人承受着老师的质问,父母的责备,以及他自己高压力下的强迫。
不知道是不是动物的天性就是强者驯服弱者,这种大强者的威严对于小孩子各种方位的差距会有一种绝对权力的强势,我反而觉得有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了一种本能的尊重与敬畏感。
我常想,如果这个孩子是我的同事,我还会在发现他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我没办法好好上课的时候,劈头盖脸就是谩骂和责备,强迫他认错和保证吗?
我想,如果对方是成年人,我不会,我会快速问他,现在问题怎么办,我们要如何解决。
你搞出的来的问题你去解决,我负责配合。
那这种方式对于孩子也是可以的,你不写作业,我惩罚你,作业的内容和难度增加,你需要去承担这个不写作业的问题。
而不是对孩子人身攻击。
我讨厌人身攻击。
我也讨厌什么事情都上升到人格,这样不好。
我发现不止教育行业,很多人在对于别人的评价和认知里面,交流和沟通里面都是有这样的一种方式。
我感觉,这种是不对的。
在小学教育阶段,犯错误除了揍他和骂他之外。
还有平和的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