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文物精品展”5 青铜时代早期的祭拜者雕像、贝饰镶嵌画、战车房屋模型
(接上篇)以下是本次展览的重点展品,青铜时代早期身着苏美尔服饰的祭拜者雕像。这些雕像栩栩如生,极为逼真。 祭拜者雕像均来自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400年,由雪花石膏制成。

此雕像发现于马里古城,其留着光头和大胡子,嘴唇上不留胡须,上身赤裸,身着典型的苏美尔人服饰并作出祈祷姿势。 上世纪30年代,考古队在马里古城发现了一尊写着“兰姆吉-马里国王”的雕像,由此确定了马里古城的确切位置。幼发拉底河沿岸的偶像庙宇中有很多祈祷姿势的小雕像,被放置在庙宇墙边的椅子上。他们分别代表着行政官、登记员、办事员,以及商人等社会富裕阶层人士。登记员应该是用楔形文字在泥版上登记,而商人处于富裕阶层则说明了当地商业贸易的繁盛。 这尊雕像眉毛、眼睛和胸部都是镶嵌上去的,这样可以使人物更为生动传神。眉毛连在一起也许是为了镶嵌方便,如果分开就得镶两条。苏美尔的服装一层盖着一层,有些像塔裙,而且是高腰设计。雕像赤着脚没有穿鞋,从他的服装能看出当地的气温。

此雕像也用了镶嵌法,但眉毛、眼睛、胸部全掉了,就连胳膊也遗失了,就像断臂维纳斯,不过衣着保存完整。他的胸前有一个突出部分,应该是在胸前抱在一起的双手断裂后留下的痕迹,他不像维纳斯那样让人无从推测双手的位置,这胸前突出的残余部分和其他雕像的参照对比可以显明他双手原来的姿势。

此雕像与前两座不同,其眉毛、眼睛、胸部都没有使用镶嵌法,而是整体雕成的。其眼睛没有雕出眼珠,眉毛近乎没有,生动度大打折扣,而且服装也有大片缺失。 这三座雕像有很多相同点,服装相同,姿势相同,他们祈祷的姿势是右手(位于照片中的左侧)包在左手上面,和中国的抱拳礼正好相反。还有他们都留着光头,这也许和当地的气候有关,古埃及也是男女都留光头,以防止头发里生虫子。同时他们都留着胡子,但嘴唇上却剃得很干净,和古埃及一样,应该也有卫生方面的实际考虑。

女性雕像,同样发现于马里古城,眉毛、眼睛同样使用了镶嵌法,她的双手同样放在胸前,长袍长及脚踝。也许这是当时社会富裕阶层女性的日常穿着。 最引人注意的,是她头上高高的帽子,马里古城女性雕像经常是头戴这种球状装饰的,专家推测这就是帽子或皇冠。雕像呈扇形的头发同样引人注意,也许这是真头发,而不是埃及女性剃光头后戴的那种编织状的假发。 前几座男性雕像的鼻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这座女性雕像的鼻子则相对完整,她的鼻子略呈鹰勾状。这四座雕像的表情全都是略带笑意,表现出愉悦安然的样子。

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400年的珍珠母贝镶嵌画,发现于马里古城的偶像庙中。镶嵌画是在刷有沥青的木板上用贝壳、珍珠、天青石等原料镶嵌而成的。其题材多种多样,既有描绘虔诚的朝圣者的,也有表现战争和庆祝场面的。 镶嵌艺术正是起源自两河流域,其对古希腊和希腊罗马艺术中的马赛克镶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篇和前几篇中已经多次出现使用镶嵌艺术的展品。 这幅画由长方形、三角形和菱形贝壳、红色石灰石和片岩等拼接而成,被置于黑色马赛克背景下,色彩对比强烈,人物形象突出。画中的人物正在朝拜。 几个人服装各异,左侧的女性坐在座位上,其他几个人或坐或蹲。最后一个人手持物品,他和中间的人似乎都戴着帽子,另外两个男性则和上图中的男性祭拜者雕像一样留着光头。 贝壳不仅可以做装饰品(比如制成项链)和一般等价物(比如贝币),还是很好的镶嵌画原料,这幅画上的贝壳历经四千多年,直到今天依然闪闪发光,在现场能看到其上折射出的略带金属色的光芒。

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400年的泥塑车模型。从外形来看,这个车模比上一篇中的桶状车模更具实用性,它的车斗可以站人。和下图镶嵌画中的车极为相似。

这幅画似乎描绘了战争场面,其中的车很可能是战车,有一个人已经倒在了马下。不管是车模还是镶嵌画,车轮都是圆形的扁片,就像直接锯下来的树干截面,上面没有辐条(上一篇中的车模也是如此)。这种轮子是最古老的车轮,通过以上展品可以清晰看到车轮的起源和发展。初代车轮非常沉重,转弯和行动都不方便,有辐条的车轮是后来才出现的。


公元前2400年-公元前2000年的房屋模型,它是这组展品中年代最晚近的(但也有四千多年历史)。上图分别是房屋模型的正面和侧面。房子有一圈圆形外墙,中间为一个方形房间,其周围分布着几个小房间,方形房间中有马蹄形壁炉和长凳。这种房屋在马里古城中没有发现,但是在更早期的乌鲁克时期的两河流域发现了类似遗迹。 这件展品就像是四千多年前的“沙盘”,也许是为了便于制作和观看,除了大门左侧的那间上面有一个洞的房间外(图8可见),其他都没有制作屋顶。 这种房型可能算一种“套间”,房间都挨在一起,没有走廊和独立通道。而且尽管房间众多,但只有一个大门可以进入,没有后门。除了进入大门的第一间之外,别的小房间之间彼此都不连通(之间没有门),相对封闭,要想进入,必须通过中间的大屋。下一篇将进入青铜时代中期(接下篇)
© 本文版权归 夏日旋律summ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