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 第七章核心知识点解读----青春期孩子为什么拖拉、烦躁?
“你昨天不是答应我要把臭袜子洗了吗?怎么现在还没洗?!”妈妈小白叉着腰,站在儿子门前嚷着,脸都变形了,恨不得一脚喘开门,但喘着粗气一直忍着!
儿子晃荡着从屋里出来,看都没看小白,径直走进卫生间,嘭地一声关上门。没听见开水笼头,也不知在里边干啥!
小白是我朋友(王学静,V:xuejing234),这时候她的心理大戏是这样的:天天也不知道在干什么,还不让说!一说就这副死德性!我TM又不欠你的,天天跟我摆脸子!我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也落不着好,恨不得抽你两巴掌……她这些吐槽,我们每周聚会时都会上演,但我很佩服她,在儿子面前还算hold住。
她儿子也聪明,决不跟小白对着干,但有自己的主意——你爱说啥说啥,我想咋办就咋办——于是拖延就成了儿子的利器。
蛤蟆先生(出自《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参见第七章内容)的武器是抑郁。面对严厉的父亲、老獾,他们是那样权威,而且说得那样道德高尚——你不要再迷恋汽车(游戏)了,对你没好处……我这可都是为你着想,你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找工作……
蛤蟆作为孩子,怎么反驳?你的孩子如果跟你打,他生活还得靠你照顾,所以不行;离家出走,他经济不独立,没法生活,也不行。只剩一招,避开你的锋芒,恶心你。
所以,他们开始用各种看起来杀伤力不大的武器,例如:拖延——急死你;烦躁——烦死你;不说话——憋死你。
这些方式,其实都在表达一件事——对你的愤怒与不满。
看到这,普及一个心理小知识:愤怒被称为“真正情绪”,而拖延、烦躁、抑郁等称为“扭曲情绪”或“扭曲行为”。
要想解决问题,必须从“真正情绪”入手。
例如,蛤蟆先生的愤怒情绪(真正情绪)——对父亲、老獾的道德绑架的气愤,在咨询师这里得到认可与发泄后,抑郁自然得以减轻。
所以,面对孩子的拖延,你如果一味责怪或讲道理,根本不会起作用,也许你轻轻的一句“儿子,对妈妈有什么意见吗?咱俩谈谈吧!”就可以四两拨千斤。当然,重要的是你的态度,还要环境、时间、心情都对得上才行。
【心理小文阅读知识点】
1、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大部分时候是在表达愤怒。
2、 针对扭曲情绪工作没有用,想学习扭曲系统,联系我。
3、 爸妈要有能吐槽的机会,否则你的压抑也会变成扭曲,进而影响亲子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