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唐宋辽金木结构古建筑:金·淳化寺正殿·山西长治平顺
淳化寺,国五。
位于平顺县阳高乡阳高村,浊漳河流域的八处国保中相当不起眼的一处。

浊漳河流域国保单位(网络图片)
据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平顺县志》记载:淳化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初名龙门禅院,即龙门寺下院;北宋开宝年间(969~976年)因寺院坍塌而重建,北宋淳化二年(991年)改今名;寺坐北向南,原为两进院,占地700平方米,现仅存正殿一座,未留下建造题记,以建筑结构推断为金代。
淳化寺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明间前后辟门,用作过殿;柱头斗拱四铺作单下昂,昂呈琴面式,耍头为蚂蚱头;屋顶琉兽、简板布瓦装饰,色调形成显明对比;四翼起翘,飞檐凌空,宋风浓郁。






殿前有两座北宋初期(开宝三年(970年))的经幢,高约3米,须弥式圆形基座,四周浮刻仰覆莲花瓣,图案清晰,阴刻楷书“尊胜陀罗尼经”、“金刚若波密经”,由禅院住持僧道贞书,字迹清晰可辩。

外墙上有一块金大定九年(1169年)碑,碑文中有“游龙门回投宿淳化寺”之语,留下题记的是当时的地方官李晏,《金史》有传,官至礼部尚书。

2016年到访,到达淳化寺时值中午,一些村中老人在庙旁乘凉闲聊,透过直棂窗往殿里望了望,除了彻上露明造的梁架结构外别无它物,而这一天的行程还有好几个地方,所以这一处尚称秀美规整的金构也就浅尝即止轻轻而过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