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过往的分手或离开的经历里收获了什么经验?
查看话题 >穿梭在城市里的爱无能们
上周分手了。

大家记不记得九月的时候上海有一天刮台风,那天的树具体周几我忘记了,在我们正在冷战的情况下,我穿着我单薄的衣服跨过半个城市半夜去找他,但见面之后我发现他竟然没有一点担心我的安危,直到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好像跨过了自己的红线,在关系中我对一个人太没有原则了,虽然当晚温存,但第二天早上我出门看到他小区的树都倒了几颗之后,还是禁不住内心发凉。
分手那天,给他发了两次信息没回,打了电话也没接,但当时的我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几天没有联系,而那时的我也想着今天一定要把这件事解决。
出租车开了快四十分钟才到他那里,到了他家门口敲了三次们他才慢慢的打开房门。在这之前我想到了他可能出差,但直觉告诉我他也可能是睡着了,直到敲了第三次门之后,他睡眼惺忪的打开了门,甚至没来得及把客厅开客厅的灯。
打开门的那一刻,他无意识的用手扶了扶我的肩膀说到:“其实你可以直接微信让我把东西快递回去。”

前后对比过于惨烈了一些
在这之前我其实已经在微信上想要表示分手的意思了,他依然是没有任何话对我说,也没有任何挽留的意思。
进屋的那一刻,又是熟悉的场景。
地上随意堆着拆开的快递盒和吃完的零食包装袋,外卖的袋子也随意丢在地上,我讪讪的走进去,几乎无处下脚,甚至连坐着的地方都没找到——因为沙发上堆满了他穿过的衣服和吃过的零食包装袋。
我尴尬的站在那里,没有看他,他可能意识到了我的尴尬,于是开始拿着垃圾袋缓慢的装着垃圾,甚至在这中间还去了一次卫生间。
“你怎么还穿着我的外套?”
“我有点冷,随意的拎起来一件就套在身上了,刚才其实睡着了。”
“我猜到了。”
我一定要见面说这件事也是因为想把放在他那里的东西和拿回来,但其实我内心知道,我是想把这段感情有始有终的画上句号。
不知道大家在恋爱时有没有一个突然的细节让你发现,你的爱人根本已经不爱你了。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就是上面我描述的这个场景,他永远都让自己身处在一个这样混乱邋遢的环境里,我去他家之后几次表示过不满,但如你们所见他依然我行我素。
我相信在那一刻我对他不爱打扫厌恶,他对我多管闲事也厌恶。

我也逐渐意识其实他甚至连自己都不爱,根本没有好好整理自己的生活,好像也无暇顾及他人。
认识他之后伴随着看心理医生我才意识到我恋爱时候的根本问题,那就是我真的太能在一段感情里容忍对方,以至于到头来我发现我吸引的人,或者到了关系最后他们都变成了一种人——爱无能的人。
我也不知道是我跟不上时代了,还是真的因为年纪增长和这个社会脱节了,大多数人都觉得独自美丽才是最好的,但如果这样是正确的,那为什么那么多影视作品还要以爱为题材呢,为什么情感的营销号还是这么受欢迎呢?
就是因为人们渴求啊,当然我也是这样的人。
我并不认为这次分手是坏的,相反我现在复盘一下这段感情,我好像更知道我以后在感情中更想获得什么了,用我一句玩笑话——不谈恋爱没素材。
我跟他是工作关系相识,在这之前也已经认识了大半年,彼此之间的性格也的确有一些了解,而且今年sh的那段不可说时间也的确给这份感情以相互了解的土壤,基本上那三个月我们每天都聊天谈天说了很多。

最后,我们也没有争吵、没有劈腿和其它种种drama的情节,就像《花束般恋爱》中的男女主角那样,只是开始大家有好感和兴趣爱好走到一起,好像从对方身上发现了自己的一些影子,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甜蜜,分开也是单纯因为两个人的想法和生活X惯不一致了分开了,只不过电影里男女主角用了五年,我用了半年。
我还是很感谢他的,在今年我自己状态不佳的情况下他就这样出现了,然后又这样的离开了,就好像他的出现是为了让我更好的认识自已一样,当我意识到了,也就散了。

当然,在关系里,他还是有很多令我着迷的时候。特别是每次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每次我洗完澡他会很温柔的帮我把头发擦干,然后再细心的吹干头发,最后相视一笑的亲吻我现在还很怀念。
他曾经跟我说以后想生活的城市,甚至连房子什么样,连要把房子中其中一间房子当成我的画室这种细节都想到了,而在那一刻我也相信他所想的是真诚的没有掺杂虚情假意。

以及他的猫真的很可爱,以至于现在分开时候我还是会想他的猫咪。也会回想起我们一起夜晚在河边散步吹着晚风,一起顶着快四十度的高温去迪士尼烟花表演,一起做饭,一起看了不少很有趣的展览,我相信那一刻我们都是开心并享受彼此带来的温暖的。
但什么时候开始变了呢?
最开始的时候,一直在做一个好女友,为了和他腻在一起我也可以拒绝朋友的邀约,甚至因为他不爱出门我可以把本来计划好的形成临时取消,我曾经在广播里说他社恐到需要每次出门都要给自己打气,而我我也是在那个时候意识到了,他其实最开始跟我去迪士尼去看展也是在强迫自己跟上我的步调,我们都尽力了。

但随着时间慢慢过去,逐渐的我发现有了一些不同,就是他懒得和我分享了。

甚至不会都不会给我主动发信息,很多时候都需要我问他他才说,以至于我们每次见面都不知道他做了什么,甚至分手见面我才知道他换了新手机。

用他的话说他的情感浓度一直很低,即便是喜欢一个人好像也不会持续热烈,但其实这些话我觉得很像放屁,因为前后对比太强烈了。

可能仅仅是没那么 into you了。
他表达“爱”的方式就是给我买礼物,之前的一些争吵的结局都是他会突然给我礼物,以至于我在脑子中曾冒出过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他觉得我太物质了,以至于他只有这样的方式去表达爱。我们到了这个年纪本来就能自己能独当一面的生活下去,我真的没有很在意对方是否有给我送贵重的礼物这件事。
“两个人是不可能一直有话说的,总有没有话说的那天。”
“我觉得不对,我和前任在一起四五年也没有没话说的时候。”
“那可能我太无聊了。”
“也可能你是爱无能。”
我于他,我说了很多我家庭成长环境和父母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很早就知道我的社交媒体,甚至在去年就曾经为了关注我而注册豆瓣,他自己都说,豆瓣只关注了我一个人。而我现在也忘不了当时我们还没恋爱的时候,曾经的某一天他特意在微信上跟我说,有很认真的看完我写的东西。
这就是我的落差感来源吧,只是朋友关系反而能敞开心扉的聊天,成为恋人之后反而很多话不能说出口了,甚至于直到现在我都不太清楚他和家人的相处模式,我觉得我是真的不够了解他。
但每当我想去了解的时候,他总是缄默不语。
分手的时候我对他说了一句话:“你知道你身上什么特质对令我抓狂么,就是对什么都不在乎的态度。”
他也没对我多在乎。

其实换做二十几岁出头的时候,我可能还觉得这些不能让感情继续下的琐碎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大师,但随着我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的增长,加上曾经我有一次失败的婚姻,我越来越发现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才是重要的。
前几天在马家辉的账号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爱情的本质是关系,而不是责任。
“我们决定跟另一个人生活在一起,长久的生活相处,不是为了获得丈夫&妻子这个身份,真正让自己愿意付出、忍耐、也享受和对方长期生活的,是因为你们的关系非常美好,你有能力也有决心,共同打造这段关系的美好。”
而责任在我看来,更多的像是对关系的无可奈何,什么都不剩下,只能靠责任维持,不是很悲哀么。
愿意为对方付出、忍耐、改变其实都是基于“我爱你”的前提下,没有这些什么都是空谈。

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在不断的抛出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爱自己”。
“欲望和渴求陪伴,是顺其自然发生的,可爱情却不能信手拈来。你要获得一段理想的感情,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爱情是颁发给那些勇敢、执着而又善于思考的人们的勋章。"
——《假性亲密关系》

现在的花花世界,大家都在喊着好好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在我看来如果你连爱别人的勇气都没有,好好爱自己其实就是自恋。
我们的社会就是关系的社会,爱人更是社会关系的高级命题。
我在感情中没有自己不是爱自己,他在感情中太自私也不是爱自己。

九月份我开始了心理咨询,这件事也并不单纯因为他,而是我今年的状态的确很差,就连我妈都说让我去咨询。我连续问诊了六次之后觉得收获还是蛮大的,我似乎也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到底什么是爱自己?
从我咨询师那里我总结的就是——不要自我pua,你永远值得被爱
20岁出头的时候,因为外表以及经济的一些原因,我一直在自我否定,特别是刚步入社会的时候被一番毒打,那些成功学书籍其实大多并不具有普世意义。
经济基础的确是决定了上层建筑,除此之外就是慢慢的健全自己的人格,不要觉得自己二十岁出头了,自己的三观就定型了,其实这个时候正是你开始塑造三观的时候,直到今年我才慢慢认识到了自己在感情里很容易丢失自我,咨询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一点。
女生在成长的环境中和一些根深蒂固的文化中所面对的差别待遇差,是很容易自我否定和自我打压的,很多时候感情出了问题,首先检讨自己不足的大多都是女性,但这的确是错的。
说实话,我非常感谢曾经的自己做的每一步而成就了现在的我,所以从现在开始,我永远不会自我否定。
虽然在感情里被不停的扇比兜,但是我现在也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你要找自己爱的人,而不是找自己需要的人,我觉得我和他很错误的一点就是彼此认识的时间都不是自己状态很好的时候,大家各忙各的慢慢的就走远了。
自己独处的时候也能让自己很好的生活,即便是孤独也不会因为孤独而刻意迎合别人,这个时候的状态才是迎接爱人最好的状态。
感情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性格不合适和生活X惯同的确可以成为原因的。
但这个前提是,自己是否有经营关系的能力,如果你有这个能力,而对方没有,那么这个关系也是持续不下去的,就像我前面摘录马家辉说的那段话:
真正让自己愿意付出、忍耐、也享受和对方长期生活的,是因为你们的关系非常美好,你有能力也有决心,共同打造这段关系的美好。”
这次感情让我意识到了,剃头挑子一头热是无法让感情维系的,长久的亲密关系的潜台词就是不停的彼此爱上,可能这一次我并没有让对方不停爱上我,但这不是我的错,每个人存在在世界上就已经是奇迹了。
缓解失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忙起来,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工作忙起来。

而这个前提是——你不能沉迷于失恋的感觉,这才是能让你忙起来的先决条件,我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见朋友聊天、去阅读、去复盘感情、去旅行、去接触新鲜事物,再不济去游乐园好好玩一次都是好方法,因为在那个时候你大喊大叫也没关系以另类的眼光看你,因为大家其实都在发泄,找到让自己喜欢的让自己忙起来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重视自我感受,同理心不要泛滥。
对待他人的行为模式的确和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如果原生家庭本身并没有教会你怎么健康又好的对待他人,那么这之后你在处理亲密关系里,其实也不知道如何表达情感,很多人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甚至因为成年之后根本没有练X恋爱,就稀里糊涂的结了婚,这也是很多婚姻争吵的主要来源。
而我其实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分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身上处理亲密关系的缺点——太为对方考虑了。
在我从小到大的认知里我一直认为的并觉得正确的就是——真诚并热情的对待他人,但我却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而这恰恰是最致命的。
基本上跟朋友相处我也会把让他们觉得舒服放在一第一位,更别说是恋人,我之前曾经问过咨询师我为何是这样的性格,聊了之后才发现,我在和原生家庭的相处中,在父母争吵或者有矛盾的时候我会以这样的方式刻意去讨好他们,我希望的是他们不要争吵,大家love&peace(但有的小孩会表现出叛逆惹祸而让父母把矛盾和注意力转移到他身上,这样父母就不会因为他们的关系争吵),而这其实就延续到了我之后处理亲密关系的模式中了,一但我发现气氛不对就会刻意迎合,而父母那一代之所以总是争吵其实也就是我前面说的问题,很多人因为世俗的观点和父母的期待稀里糊涂的走入婚姻,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伴侣。
所以我很讨厌“恋爱脑”这个词,就是因为它把其实是把这一点同化成了恋爱大过天,不是的。很多人这样是因为ta从小的环境造就了ta这样的性格,而本性难易这件事,往前去探讨就是我们最开始和父母相处中,我们是怎样在潜意识里影响了了自己的行为,因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我们最开始认识社会的窗口,而很多人终其一生困在那种焦虑的关系的原因可能就是有一个强烈控制和压迫欲望的母亲或者父亲。

所以回到文章的题目,爱无能这件事在现在这个社会中的普遍性远比我们想象的多的多,但 比起我自己来,我觉得我前任身上的“爱无能”特质是我的几倍,因为他拒绝打开他的内心,他害怕被伤害,他才是胆小鬼。
之前看刘擎老师的视频,他曾经推荐了一本由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书——《爱欲之死》,这里面的一段话也值得我们深思:
“消极面的缺失导致了今天爱情的枯萎,成了可消费、可计算的享乐主义的对象。人们满足于追求同好者的那份舒适,放弃了对他者的渴望。被追求的是一种舒服的、最终缓慢沉淀在意识之内的熟悉感。超验性在当今的爱情中不复存在。”

过度防御自己这其实是自恋,不是自爱。
“真的勇专士无非是在看清生活的属本质后依然热爱它。”这句话放在爱情里也无比适用。
glow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季一次,EVM护肤品春季团来了 (64人喜欢)
- 承认生理需求也是女性觉醒重要的一环 (6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