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关于《放学后》的读后感
猫猫们似乎很喜欢新玩具,塑料感满满的、颜色鲜艳充满着低级审美的“时空隧道”,我想它们会喜欢的。在猫的眼里可没有昂贵和廉价的区别。
晚上一口气读完了之前看到三分之一的小说——《放学后》。因为之前看了《白夜行》,在没有被任何人事剧透的情况下读完,我是震撼的。所以一口气又买了东野圭吾的很多本书,《放学后》就是其中一本。
不过比起《白夜行》,这本就显得有些拖沓和啰嗦,人物的动机和写作手法上,没有《恶意》和《白夜行》的成熟和精妙。认真说起来,我觉得调换假钥匙这个障眼法远远比第二根木棍显得高明许多。真凶倒是没有猜出来,但也并没有出乎意料。最后裕子和芹泽那里也早有预料,从外出工作,开始打扮自己,到莫名来的电话,面对前岛险些被“谋杀”的一系列反应,可以看出裕子出轨了。我甚至想过,是不是她在外遥控校内杀人事件。
最后宫坂惠美的杀人动机,虽然在揭开真相之前,通过警察大谷之口说出“青春的女高中生们为什么而恨”,来解释这个年纪的少女们杀人并非和成年人因名利钱财情爱杀人一样简单,她们会因为义气、纯粹美好的、抽象的某些东西而杀人,为宫坂惠美的杀人动机埋下了伏笔和预先解释。但结局还是差了一口气,对这个杀人动机有些哭笑不得。就像热评里说的“转学不行么?离婚不行么?”
但作为东野圭吾30年前的处女座,此案还是颇有新意的。虽然有些地方牵强,但也因此打下很好的基础。如果这么想的话,我写的第一本悬疑小说《谋杀》里,也有一些细节看起来也极为勉强,大概是某个女配被最好的朋友抛弃,于是要与主角同归于尽,最后被反杀,作成了自杀的情节里,对于女配被主角三言两语挑拨要害和脆弱,情绪崩溃而跳楼自杀。但写到此处,我又记起来,这不过是表象,实际上是主角利用与女配差不多的身形和监控的盲区,背对监控佯装神情恍惚坐在顶楼,然后纵身一跃作出女配跳楼自杀的假象。实际上,在她坐在顶楼时,楼下教室里的窗户就探出一个人,将安全绳绑在她垂下的脚踝,并在她跳下时,将女配从教室窗口丢下。待主角跳下后,安全绳会将她拉回,爬进空无一人的废弃教室。这样顶楼的监控完全看不到脚部,而跳下的时间与尸体落地的时间也能吻合。
但其实有很多漏洞,要完全实现这种情节设置,必须要有很大的运气。首先是安全绳的长度,最短也只能控制在一个楼层的距离,大概三米的长度。那么,就得保证顶楼下面的两个教室同时没有人。废弃教室很好说,再下面一层得是上体育课这样全体出动,但也不能完全保证,如果有一两个学生溜回来,或者是身体不舒服留在教室,这局就不行。
再加上,一人探出头,要站在窗户外给顶楼的人系上安全绳,这点在高度上也是做不到的。是即便坐在顶楼边上,双脚垂放,楼下的人探出身子,按照现实的建筑高度来算,小腿大概40-50厘米,窗户在楼中间,男主的身高177左右,也只能碰到两米多的地方。如果是顶楼,一般会比正常楼层多一些高度来隔热。
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只要他们的速度够快,系绳、抛尸、逃跑,一系列动作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逃过上述所说的意外也是有可能的。建筑高度,也可以设置一些顶楼边缘凸出的设计,或者是男主矫健爬上窗体这种设定来规避一些bug。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学校的整体设置是四面包围,中间留有天井。这就不但要楼下两层教室无人,且对面的教室也没有人。即使即使,都做到了这些,那么女配是在某个不经意的一天找上女主挑衅的。主角也许能计算每个班级的课程,能够快速行凶,那怎么能在女配随意挑选的日子里,就碰上没有一个目击人的时候完成所有行动呢?加上,楼底的人就不会抬头看到么?
所以,理论上是可以实行的,但现实中操作难度很大。所以我说,这一局风险很大而且破绽也很多,需要的运气成分远远比他们精心的谋划要重要的多。
但是,我依然很享受这种绞尽脑汁设置的悬念,一次次推翻一次次建立的感觉,尽管最后它可能有一些漏洞,但这是自我博弈的一种。高明的棋手,往往是在一次次败局中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