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歌德故居






















歌德国家博物馆,作为展示和研究歌德生平和工作的最重要的博物馆,包含歌德故居和扩建部分。
歌德故居是诗人歌德在魏玛居住时的几处住所中最重要的一处,即其文学作品中的“Frauenplan上的房子”。歌德于1782年作为租户搬入后,在这所房子里生活和工作了近50年(除去旅行和在意大利的长期逗留),直至1832年去世。这里保存了原始的家具和歌德生前的收藏品,与魏玛市内和市郊多座与魏玛古典主义有关的建筑一起,于1998年以古典魏玛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1792 年,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的卡尔·奥古斯特公爵购下这所巴洛克式的房屋并将其赠与了他的国务大臣歌德以表感激。作为业主,歌德按照自己的审美与喜好重新设计了它并进行了装修,使这所房子具有了空间结构,例如主入口处从门厅直达社交室的宽敞楼梯。这架楼梯的安装是歌德对整个房屋的改造最主要的实质性干预之一,他为它牺牲了几个房间。歌德在为期两年的意大利之行中看到了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楼梯而受到启发,他梦想有一个楼梯——正如他所写的——“人们不会厌倦爬上爬下”。改造后的房屋很能够体现歌德的古典艺术思想,这里也不再仅仅是一个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身为诗人和政治家的他在这个居所里频繁社交,招待了许多客人,极大促进了当时的文化和科学交流。
房子面向城镇的一面是优雅的起居室、社交室和收藏室,而背面的工作区——整所故居的宝藏亮点、保存了原家具的大诗人的书房和隔壁的私人图书室所在——可以看到宽敞的花园。正面和背面由两条通道将二楼连接起来——这是歌德自己的设计,由此前后楼和马车房,内院和喷泉构成了一个整体。通道里以罗马模型为基础的桶形拱顶,以及以赫库兰尼姆和庞贝的模型为基础的墙面门楣,都透着古代的精神。著名的石膏模型——如通道中央的伊利奥涅斯男孩躯干——使风格更加完整。对古代艺术作品的长期接近和深入观察——不管是以铸模还是复制的形式——为歌德开辟了通识世界的道路。这处空间曾经更加拥挤,正是在这里,歌德沉浸在终身学习的理想中,与他的挚友一起。席勒和赫德,通道的一侧门边便是他们的半身像。加上维兰德,作为一个四人小组,他们曾经一起创立了魏玛古典时期。
这所房子里不仅住着歌德和他的家人,还有几个仆人和室友比如他的朋友和顾问、当时的艺术家约翰·海因里希·迈耶。除了手稿和书籍,歌德不断增长的艺术和科学收藏也在这18个房间里寻到了一席之地:手绘、绘画、雕塑、青铜器、珐琅器、硬币和纪念章。藏品的排列和摆放在基本与他生命最后几年时一致。
博物馆的扩建部分常设主题展《生命如潮汐,事迹如风暴》,将歌德作为始于1800年前后的“现代”的见证者,在“当代”背景下更广泛地讨论他迷人的生活和工作,与故居主体交相辉映。
在展览的11个房间中,歌德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他的文学作品——从他作为国务大臣的政治职能,到他的绘画日常,再到他的植物学研究。展览借珍贵的原件——歌德收藏的艺术和自然科学物品、信件和日记、日常用品和个人纪念品等等,以独特的方式补充故居主体的氛围印象。
参观者可以通过〔天才—暴力—世界—爱—艺术—自然—记忆〕这一系列单元,了解1800年前后的社会文化话语。同时这些单元也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提供了一座桥梁。〔浮士德画廊〕将各个单元连接起来——参观者可以从歌德的戏剧中选取关键词,并将它们投射到展览特设的装置表面。
博物馆还设有图书室,可以阅读或聆听原著,或以更加有趣的方式接触这些文学作品。 另有影片生动展示歌德生活和工作中的大事件,和他的多元人际关系。
-
李勇华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1 01: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