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圈层?
不知道何时开始?身边突然就多了“圈层”这个词儿,人人都想往上走——圈层。
如何圈层呢?首先你得进入某些圈子。一些看上去很有档次的圈子。
如何快节奏的进去呢?
买房呀!以区域为划分,再以小区为划分。
贵的区域好的小区,不用想,住的也都是些非富即贵的人。
非富即贵=总体水平高=素质高=教育医疗资源好
所以,最能够快捷实现这些的,还是买房。
反正房子这事吧,买了也不会吃亏,总是在涨的呗。省吃俭用个10来年,怎么也是能等来春天的。
圈层以住房为核心的,最经典的应该就是HUGO年轻时候的案例了。
一月工资(具体月供记不得了,可能是不够的,家里贴补不少)租下CBD的公寓,坐在一楼咖啡厅里工作,一抬头就可以看刘涛溜娃,想一想场景确实是很好看的。
然而,是因为HUGO租下昂贵地带人家才一路往上平步青云的吗?
显然不是!
人家多拼啊!
一天就睡四小时,打着点滴还在工作,亲人去世也在工作,周五晚上飞上海去医院看亲人,周六一早就能飞回北京踩着上班点继续工作。
试问一下,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
这样的人,拼不出来才是不正常的。
靠买卖房子就可以顺利圈层?
太naive了!
大字不识几个,生活过的一团糟,喝个星巴克都能拍个半天,和几个中产(是的,中产,中产的界定大概在50-100W一年?)说上几句话,人家随口几句话就以为是在给自己指点了迷津,就认为自己可以凭借买卖房产顺利圈层了?
太天真了!
就连去上个早教班,竟然都有人会抱着圈层的目的。
以为自己上个有钱人都上的早教班,就可以顺利和有钱人手拉手做朋友了?
真是无力扶额。
老实说,在我自己这个阶层,我是从来不认为自己能够上圈层这个词儿的。
圈层,那是上流社会的玩意儿。
而且,处朋友,带着如此的功利性,着实交不到什么真朋友。
我有个同学在地产。
我曾笑着问她,听说你们地产的资源特别多特别丰富嘿。
她的回答,我至今记忆犹新。
她说,资源,那也是要用资源去换的。
是啊,都是成年人了,哪儿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想得到一些,势必要拿自己的一些去换,势必也不是跑腿办个事儿那么简单的。
想上位,总是要有代价的。
不上位,只停留在互相跑腿办事儿的阶段,那真够不上圈层这个词儿。
自己什么都没有,就想空手套白狼?
想多了。
我爸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自己一定要做大做强,要做好自己的事,很多时候资源会来找你,很多平台也会来找你。
还是得自己有啊!
自己有,是个积累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很多时候你看一个人特别有思想有品位,看着特舒服,你要知道人家背后看了多少书受了多少文化熏陶,才能有这种气质。
有些人吧,就“美则美矣,毫无灵魂”。
当然现在抖音美拍漫天飞,网红天天有,八卦天天看。
各路带货王,那又怎样呢?
你看ofo当年多火,估值几十亿美金,创始人采访,投资人采访
一转眼就是一场空,一个时代啊!
费力去够不属于你的圈子,还不如在自己的圈子里好好生活,生活过的稀巴烂,还是过成诗,钱很重要,情怀也很重要。
没事还是多读读书吧,有那钻营圈子的精力,不如静下来好好做点实事。
关于生活的,无关乎钱财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