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十七岁
A.
我的故事从我四岁那年给十七岁的我写信那天开始。
B.
我准备给十七岁的我写信。
外婆说我今年四岁了。
我会写的字不多,但老师说我可以用拼音代替不会写的汉字,等以后会写了再补上去。
外婆问我,你爸爸呢?
我拉着外婆去那个放电脑的小屋找爸爸,电脑上这会儿没有爸爸,我帮外婆把电脑打开。
电脑还没有开,外婆就在那儿笑,妞妞,我说的是你爸爸现在去哪儿了?
爸爸和妈妈以前不都是在电脑上吗?
哦!我突然想起来了,爸爸前两天回来了,现在去哪儿了,我也不清楚啊?
爸爸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我身后,看着我笑,笑得我莫名其妙,有什么好笑的呢?你以前不都是一直在电脑上吗?打开电脑你就出来了,谁没有个习惯性的动作啊?
昨天晚上,我还看见妈妈在电脑上哭呢,边哭边说,妞妞,妈妈过几天就回来了,你高兴不高光?
我跟着外婆说高兴。
其实,我才不高兴呢,你又没有带我,你只是生了我。
每次都是外婆跟着我说,我说去哪儿就去哪儿,我说不吃就不吃,我说吃就吃,你一出现在电脑上,外婆就不听我话了,还让我喊你妈妈。我还没喊几声,你就开始哭了,也不知道你哭什么,我还没哭呢?外婆只好岔开话题,说,你哪里几点了?姗姗?
姗姗是妈妈的小名,我不能喊,我只能喊她妈妈,外婆说妈妈叫魏姗,我是魏姗的女儿,魏姗是外婆的女儿,外婆是我妈妈的妈妈,我是外婆女儿的女儿。
中午十二点。魏姗说。
外婆说,我们这里都晚上八点了,隔这么长时间?吃饭了没有?
吃了。你们呢?
早吃了,七点钟就吃了,你爸在收拾呢。
艾米妈妈每天都带着她,还有酸奶、四季、馒头、豆包、石头、糯米,都是妈妈带着的,大点和小点也是,只有我是外婆带着上水上乐园的。我问外婆,为什么艾米、酸奶、四季、馒头、豆包、石头、糯米、大点小点都有妈妈陪而我没有呢?
外婆说等你回来,等你妈妈回来了,也和大点小点妈妈、酸奶、四季、馒头、豆包、石头、糯米妈妈一样,带我去玩水。外婆说,你妈妈小时候和你现在一样,像个男孩子,爱玩水。你妈妈和你一样,小时候都有点自来熟,人来疯,不认生,爱说,爱玩,见谁都能玩到一起,不分男孩女孩。
外婆说她老了(她好像年轻过似的?我有记忆的时候她就说,我老了。我记得她的时候她就是现在这付模样。我就没有见过外婆年轻时的样子。),怕水。
真扫兴!
爸爸说我是妈妈在非洲怀上的。
非洲?
那是个什么地方?
和苏州一样好玩吗?
我问爸爸,非洲有苏州好玩吗?
爸爸笑笑说,比苏州好玩多了。
可我看他的表情,那表情,笑得不像平时,那笑容有点像《动物世界》里藏在非洲大草原上,草丛深处的一头狮子,在安静地等待慢慢走近的角马。
非洲肯定没有苏州好玩,要不外婆怎么早不带我去玩呢?
外婆最爱我了,不可能不带我去玩的?
我去问问外婆,让她带我去非洲玩。
妞妞……
爸爸又在喊我,又想让我去看电脑上那个女人,还让我喊她妈妈,说她想我,想看看我。我才不想看她呢?有什么好看的?
我的小熊还没有玩好呢?我的玩具糖,我的动画片。
妞妞!快过来!妈妈在喊你!
好半天,我才过去,看了一眼,喊了她一声妈妈,她就开始眼眶泛红,鼻子发涩,声音哽咽,我觉得怪别扭的,这么大人了,比我还好哭?
我也只是偶尔哭哭。都是外婆不想给我买我想买的糖吃。外婆说,说我妈妈说了,棒棒糖吃多了要长小虫牙。小牙牙要被糖里的小虫虫吃掉。外婆还说,我妈妈的小牙牙就被小虫虫吃坏了好几颗,现在还疼呢。
我才不信呢。不给我买我就开始哭。当然是假哭。直到外婆说,好了,好了,给你买!我才停止真哭。因为我本来是假哭的,哭着哭着就哭成了真的。也不是真伤心,只是哭得像真伤心。
我已经知道哭成个啥样外婆会心软。憋着小嘴,嘟着腮帮,委屈着小脸,默默地流泪,不能让眼泪哗啦啦地像雨水一样流下来,然后,外婆很快心就软了。我不会像其她小孩子那样张嘴大嚎。我知道,伤心不用声高。抽泣的女人最可怜!当然,最高境界是悲而不泣!
我不知道电脑里的那个妈妈为什么看见我就哭?我不喜欢好哭的女人。我觉得怪别扭。我又没打你?摸都没摸你,你就开始哭?你又没说你要棒棒糖?我又没说不给你棒棒糖?一点也不好玩!喜欢哭的女人我不喜欢。
她只喊了我一声,就不动了。
一张哭脸。定格在那里。
很恐怖!
爸爸说,好了,又断了?叫你早点来?什么烂网?
我最喜欢爸爸,不喜欢妈妈。可爸爸不让我这样跟妈妈说。说,我都喜欢。我最喜欢妈妈!妞妞最喜欢妈妈!
我才不喜欢她呢?可为了不让她一见着我就哭,我只好这么说,我最喜欢妈妈。妞妞最喜欢妈妈。
妈妈说,妞妞,你应该这么说,我最喜欢你!
有什么区别吗?真是个爱哭又爱挑剔的女人!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把你一个人放在电脑上的原因吧?
幼儿园的老师就是这么说的:再哭?再哭?再哭就把你一个人扔到院子里!让你一个人在哪儿待着!
我最喜欢爸爸给我洗澡,可以多玩会儿水,玩得满屋子都是水也没有关系。外婆就不行。说会着凉,着凉了就生病,生病了妈妈又会怪她!怪她太惯着我了!把我惯坏了!一个小孩子惯成这样,长大了就不好办了。
爸爸就不说这些。
爸爸说,妞妞不想上学咱们今天就不上学,爸爸在家教妞妞,好不好?其实,爸爸是想让我多陪他玩一会儿。外婆是这样说的:你不能想让孩子陪你多玩一会儿就不让她上学?你走了我们怎么办?
每次都这样,陪他玩几天,刚玩熟,趁你睡着,他就又突然不声不响地不见了。再次见到他,他准是又和妈妈一起出现在电脑里。一点都不好玩!
那天,我从幼儿园回来,拿着笔在本子上学老师划来划去,外婆问我干什么,我说,我在给十七岁的妞妞写信呢。
外婆说,妞妞四岁都知道给自己写信了?
我说,是的。是写给十七岁的妞妞的。
舅妈在旁边说,妞妞,你那不叫给自己写信,你那叫写日记。写信是写在信纸上的,写日记才写到本子上。让舅舅去给你拿本格子信纸来。
我现在不喜欢舅妈了。舅妈现在只喜欢好哭的小弟。小弟一哭她就去哄小弟,又是亲、又是拍,还乖乖、乖乖地叫。小弟那点儿乖了?一点都不乖?都没我乖!把尿撒在沙发上,把屎拉在裤子里,搞得一屋子臭烘烘的,全是他的屎尿味。舅妈原来那么爱漂亮、好打扮,身上时刻都是好闻的香味,现在懒得也不照镜子了,也不描眉后问我好不好看了,脾气也怪了,动不动就冲舅舅发火,都怪你!都怪你!也不说明她怪舅舅什么了?一点也不像原来那么喜欢我了,满身都是小弟吐的奶腥味,她自己还闻不到,整天都像没睡醒,脑子里现在除了小弟什么也没有了。一点原来的女人味都没有了,好像连她自己是谁她都不知道了。我才不喜欢她呢?舅妈原来最喜欢我了,给我买小花裙子,给我扎小花辫子,带我去吃冰淇淋,陪我玩过山车,见着我就想抱我亲我,夸我漂亮,说我懂事,说我乖,长大了一定像妈妈一样漂亮。自从小弟出生后她就不喜欢我了。我知道,女人都不喜欢女人,特别是她有了喜欢的男人后都这样。妈妈有了爸爸就不喜欢外婆。舅妈有了小弟就不喜欢我。
舅舅问我写的是什么?
我把我想写的话悄悄地都告诉他了,然后让他替我写在信纸上,我说,你要好好写哦!妞妞十七岁的时候要看的!不要写错别字哦?写错了你就给我重抄十遍?不!重抄一百遍!
舅舅和舅妈都笑了。外婆也在笑。晚上,她还笑着告诉外公,还准备把我写给十七岁的妞妞的信给外公看。
我大声说,不能看!那是我写给十七岁的妞妞看的!又不是写给今天的外公看的?
外公笑笑说,外公不看。外公替妞妞好好保管着,等到妞妞十七岁了就给妞妞看。
我才不要外公保管呢?
外婆说他连自己的女儿都没有保管好,好好的苏州不待,跑到非洲去?上海不香吗?苏州不好吗?我都不是他女儿,他能替我保管好?我要自己保管,等我十七岁的时候再看。
C.
我的故事就是从这天开始的,从我四岁那年,给十七岁的我写信那天开始的。
D.
我是妈妈在非洲怀上的。那个我从没去过,不知道在哪里,叫洛美的地方。听说是在西非的多哥。洛美是多哥的首都。听说洛美是一个滨海小城,两百年前,欧洲人发现几内亚湾的时候,洛美只是一个没有名字的潟湖渔村。洛美一词是后来由当地埃维语“阿洛美”演变而来。“阿洛美”是“阿洛”与“美”两个词组成的,“阿洛”是一种树名,阿洛树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树种,截下一小段树枝放进嘴里,在唾液的浸泡下,树枝的纤维自动裂开,形如牙刷,当地人都用这种妙趣天成的牙刷来刷牙(爸爸说,现在依然如此),“美”在埃维语中的意思是“在……中间”,“阿洛美”意即“在阿洛树中间”。关于“阿洛美”一词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洛美这个地方是一片海滨灌木林,树密林深,群兽出没。一天,一个名叫基特利的年轻勇敢的猎手来到这里打猎,发现这里是一块理想的狩猎天地,就在这海滨树林中,砍树除草,搭起草棚,不久接来妻子,在这里定居下来。这里,海中有鱼虾,山上有禽兽,资源丰富,取之不尽,一家人生活得快乐幸福。其他猎人得知后,也纷纷迁来居住,渐渐地就形成了一个村落。一天大伙儿聚集一堂,商量给村子取个名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取了好几个名字,但总使人觉得不很满意。这时,一位年长的猎人环顾四周,只见一片阿洛树,不由脱口喊出“阿洛美”!众人一听皆大欢喜,觉得这个名字既动听又能体现村庄的特点,于是定名“阿洛美”。后来,人们发现“阿洛美”容易与当地见面时的称呼“阿洛”混淆,干脆省掉“阿”字,简称“洛美”。从此“洛美”一词就沿用下来,成了现在多哥首都的名字。
我曾经在非洲待过九个月。妈妈说的。不过是在她的肚子里。我在妈妈的肚子里,曾经在非洲呆了九个月?这事儿有点神奇,还有点不可思议。一个我从没有见过的地方,我却作为生命个体在哪里待过九个月?我完全没有什么感觉。我是妈妈在快要生我的时候带我离开那里的。离开前,妈妈怕我在她肚子里闹腾,也怕安检发现了不让她登机(那我有可能就成了妈妈公司成立以来第一个在非洲出生的中国娃了?),特意穿了一件非洲女人穿的大袍子。非洲女人那大袍子,穿在中国女人身上,特别是穿在妈妈这种江南水乡出产的女人身上,即使肚子里的宝宝十个月了,也一点都看不出来。妈妈的衣柜里,现在还有两件那样的大袍子。一件是花枝招展的大蝴蝶,一件是艳丽的牡丹花。夏日苏州,某个洛美一样炎热的时日里,妈妈还会拿出来穿上,秀一秀,努力重现当年她怀我九个多月时的模样。我配合妈妈钻进她的大袍子里,袍子里仍然有剩余空间够我转圈。
每次说到这些(我的孕育之地)妈妈都会这么跟我说,我是妈妈在非洲怀上的。那个地方是多哥的首都洛美。妈妈说那是西非几内亚湾的一个小国家。一边是加纳,一边是贝宁,多哥在中间。妈妈还说了很多,几乎给我解释了整个西非由那些国家组成……那里的人都是黑人……那里的地理、人文、历史……加纳是两百年来黄金海岸的一部分,多哥和贝宁是两百年来奴隶海岸的一部分……加纳再往西就是以前的象牙海岸,现在的科特迪瓦了……
其实那个地方在哪儿我还是不知道。
我知道的是她在我刚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回来的。刚开始的时候,她每天等我睡下了,已经睡着了才回来;我还没睡醒,她就又走了。
外婆说她去上班去了。外婆说她在上海上班,要转好几趟车,路上要走两个多小时。外婆说,她就是为了我才没有再去非洲的。和公司吵了好几回,才好不容易调回国内的。但仍然不是苏州,公司把她安排在上海的公司上班。那里是公司的总部,她好像是个领导。在非洲的时候,外婆说她就是老大,爸爸都得听她的。回上海了就不是老大了,她上面还有好几位老大,连爸爸都不听她的了,爸爸一个人去了青岛,她谁也管不了。
妈妈跟我说过很多非洲的事,也不管我是不是听得懂。爸爸也是,说他去了没有几个月,妈妈也辞掉了苏州的工作去了非洲。
妈妈原来是个小学老师,好多的工作啊!如果她现在还是小学老师,爸爸应该也是。她还说,如果爸爸当年不辞职,现在可能已经是小学校长了,妈妈至少也是校长的校长了。
虽然我不知道校长的校长是什么意思,但我想应该是和妈妈的妈妈一个意思吧。妈妈的妈妈是谁,是外婆啊?
如果是那样,我才不怕乐乐呢?乐乐爸爸现在才是个班主任,就把他乐的谁都不放在眼里,以为有多了不起?如果我爸爸当年不辞职,他已经是校长了。如果他不辞职,妈妈也不会辞职,那妈妈已经是校长的校长了。但他们当年为什么要辞职呢?
妈妈说,如果爸爸不辞职,不去非洲,妈妈也不去非洲,有可能就怀不上妞妞了。可能会怀上一个宝宝,一个小哥哥或小弟弟,但有可能怀的就不是妞妞了。我听不懂妈妈说的这是什么鬼话。
怎么可能呢?
他们这样说,有可能就是不想让我追究他们为什么辞职,不当老师,不干现在有可能是校长的这份工作。
他们去非洲的时候,还没有妞妞。妞妞是他们去非洲三年之后才怀上的。怀上妞妞之前的三年,那是什么时候?那个时候妞妞在哪里呢?那个时候他们在非洲干什么?
妈妈说,非洲那儿很热,和苏州不一样。苏州有四季,非洲哪儿没有四季,只有雨季和旱季。妈妈说洛美的天气一般从三月开始到七月中旬是大雨季,八月到九月是小旱季,九月底到十一月中旬是小雨季,十一月中旬到来年的三月为大旱季。雨季的时候下雨,旱季的时候不下雨。大雨季下大雨,小雨季下小雨,小旱季有点雨,大旱季几乎没有雨,大旱季的尾声偶尔还有沙尘暴。
就像苏州这儿的四季一样,春天叶绿,夏天花开,秋天叶落,冬天下雪。我出生很久了,像外婆说的,我已经老了,但好像还是没看见苏州下雪。苏州的雪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是很久以后,有年冬天,去爸爸那儿,去青岛才见着青岛的雪。原来雪花那么漂亮,那么白,那么冰。飘起来像满天都在下白色的小花朵。用手都能接住,很暖和。妈妈说,等一会儿雪化了就很冷了。
妈妈说非洲没有雪,只有雨。
后来爸爸做了更正,非洲有雪。妈妈应该说洛美没有雪,而不能说非洲没有雪。《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乞力马扎罗山,非洲的雪山,一座正在消失的非洲最高雪山,这些文学名篇(还有同名电影),以雪命名,说明非洲是有雪的,怎么可能没有雪呢?北非的埃及和摩洛哥有些地方冬天也是下雪的。新闻报道中也有摩洛哥大雪封山的新闻,还有埃及下雪后冻死人的报道。这些都证明非洲是有雪的。只是妈妈呆的洛美没有雪。不能说非洲没有雪。这样说,很容易误导人。
就像大家说起非洲,就觉得非洲人都是黑人一样。其实非洲也有好几个国家是以白人为主的国家。也即俗称的阿拉伯非洲。主要包括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利比亚、突尼斯和埃及。这几个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国家,就不是以黑人为主的非洲,而是以白人为主的非洲,也叫白非洲。相对应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才是以黑人为主的非洲。洛美就是黑非洲的一部分。
洛美没有雪,也没有土著白人,一定很枯燥,不好玩,也不漂亮,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除了贫穷、热、艾滋病,就没有什么其它的东西了,不然,为什么妈妈拼命想回中国呢?但妈妈说洛美也有漂亮的地方。有海,七色海,贝宁靠近多哥边上、几内亚湾的七色海,在多哥湖的入海口,随阳光与海浪的波动、海床上的珊瑚能变幻出七种不同的颜色,在海面上幻化出不同的光彩。有沙滩,白沙滩,粒粒白沙晶莹透亮。白沙滩上还有成排的椰子林,像海南三亚著名的“椰梦长廊”。“椰梦长廊”的尽头还有非洲人的特色茅草屋顶的风情小屋。有香蕉,有我爱吃的芒果,有像奶油一样甜的菠萝。奶油有甜味吗?明天可以试试看。有四季如一的阳光。有美丽的蓝天和夜晚明亮的星空。有荒原有草地……有不同于中国夏天的雨季……你是否想过这样的一个场景,在你居住的房前屋后,有四季都能吃到的香蕉,中国春节下雪的时候,你也能在洛美吃到从房前屋后的香蕉树上摘下来的刚成熟的香蕉……爸爸说妈妈你再说下去洛美就是你的诗和远方了。
妈妈说,是的。
妈妈说那儿说法语。妈妈说以后我上大学的时候,可以选法语当二外。妈妈说的这些我听不懂。法语,是个什么东西啊?
妈妈说她和爸爸学法语学了三个月才开始跑业务。刚开始很难,语言不通,没法交流。我不大懂,难道他们不会说话,像奶奶刚从苏北来苏州带我时不会说苏州话一样,得等一段时间我才能听懂?
妈妈告诉我的关于非洲的情况,还没有外婆说的多。但外婆又没有去非洲,她虽然说的多,可能都不对。舅舅去过,舅舅是在妈妈后面去的,舅舅去了一年半就回来了,回来了就再也没有去了,但舅舅回来了因为再也没有去了,所以很讨厌别人说非洲。
爸爸妈妈说非洲的时候,也是避开舅舅的。我知道舅舅疼我,喜欢我,爱我,但有一次我问他的时候,他对我莫名其妙的发了一通火,一个字也没提非洲,只是说我不该把豆奶撒到他的车上。我原来小时候肠胃不好的时候把屎拉到他的车上,拉到他的身上,骑在他的脖子上撒尿,外婆说,他都没对我发过火,一点豆奶沫子,他就发那么大的火?
我再也没敢问过他非洲的事。
非洲到底给了他什么不好的印象或打击,让他如此讨厌非洲?妈妈还说过,等我大了,十七岁了,要带我去非洲看看的,看看她怀上我的那个美丽的地方?我是去,还是不去?
妈妈给我说那里有我爱吃的龙虾,还有很多海鲜,扇贝、蛤蜊等。其实,爸爸那儿也有。青岛的海鲜很多。我特别爱吃爸爸青炒的花蛤,还有爆炒蛏子。我能像妈妈那样,一次吃一大盘子,像嗑瓜子。爸爸说女人是个很奇怪的动物。我知道爸爸说的时候是充满爱的。
我问过爸爸,非洲的海鲜有青岛的好吃吗?
爸爸说那不一样。
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他又不说了。
只说没有可比性。
妈妈说,她怀上我的时候,爸爸每个星期都去洛美北方给她买鱼吃,那里有条盛产非洲鱼的大河,大河边有很多刚打上来的鱼卖,当地渔夫用芦苇草串着(爸爸说他小时候,在他老家那边,苏北那个什么湖边,骆马湖还是什么湖的湖边,渔民也是这么串鱼),爸爸总是挑最新鲜最好的回来给妈妈炖鱼汤喝,所以,我现在才这么聪明漂亮。原来我生的这么聪明漂亮是因为爸爸给妈妈吃鱼吃出来的?
爸爸喜爱做饭,也爱鼓捣做饭,而且做的很好吃,比妈妈做的好吃,这我知道(听说外公还偷吃过爸爸为妈妈做的苏式酱卤猪蹄)。但妈妈做的有多难吃,因为她从来没做给我吃,我也不知道。看来,能不能吃到好吃的鱼和会不会做饭没有关系。
外婆说,我以后要不会做饭,怎么嫁人,看来是骗人的。她女儿,我妈妈就不会做饭,不是还是有我爸爸娶她吗?爸爸和妈妈有时饭后深情地在我身边拥吻,完全不管我还是单身,一条可怜的单身狗,我就气不打一处。一个不会做饭的女人,爸爸还拿她当宝?还给她做非洲好吃的鱼?谁说不会做饭的女人就嫁不出去?这肯定是外婆骗小孩子的把戏?外婆肯定是老了。老得不知道现在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她年轻时候的世界了。现在的女孩子不会做饭,也是有男孩子喜欢的。
E.
妈妈在我开始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从非洲回来后,平时在上海上班;每周三回来看我;星期六星期天,如果她人在苏州,她会带我绕大半个苏州城去一个我不喜欢的老师那儿学弹钢琴。
F.
妈妈说,是有一个春节让她下定决心要回来的。那个春节她给我和爸爸说过许多次,每次说都能多出一些细节,生发出另外的一些枝桠,从最开始的一个模糊的印象到最后成了一个情节完整、有头有尾、启承转合的励志故事。
那天是大年三十。她在尼亚美,爸爸在洛美,我在苏州。最开始我不知道那天是那年,后来我也不知道那天是那年。这个故事我也不知道是那天突然不再说起的。有些日子我记得非常精准。但有些日子无论我怎么回想,都只能想到个模糊的影子。
妈妈说视频的时候网速不好,本来想说几句节庆祝福缓冲一下情绪的初衷,让卡顿的网速,完全给败坏了。
那天早晨尼亚美的天空还下了阵小雨,掩盖了部分前些天从撒哈拉沙漠吹过来的沙尘暴裹携夹带而来的漫天黄沙,也打湿了一下干旱天气中人们的心境。关于尼亚美,我后来在妈妈的同事,西非先生的《尼亚美之行》中看他是这样描述的。
去西非内陆国家尼日尔之前,我感觉西非各国都差不多,感觉不出什么区别。像贝宁的科托努和波多诺伏,多哥的洛美和卡拉,加纳的阿克拉和库马西,科特迪瓦的阿比让和亚穆苏克罗,布基纳法索的瓦加杜古和博博迪乌拉索,喀麦隆的杜阿拉和雅温得,在我的感觉里,没有多大的差别。或者说几乎没有什么差别。黑皮肤的黑人,未完工的烂尾楼,椰子树,芒果林,香蕉园,海风,沙滩,穷人,阳光,疯长的植物。同样的,每个城市都有一个西非特色的木雕工艺品市场。同样的酒吧,同样的啤酒。比如Castel和Flag。当然,后来熟悉了,也知道每个国家除了这两种啤酒牌子外,还有一家本地品牌,像贝宁的 béninoise,布基纳法索的 Brakina ,科特迪瓦的Ivory Coast ,尼日尔的biere niger 。商店里也有喜力(Heineken )啤酒,但那不够大众。街市里能看见,勤劳的女人,懒散的男人。如果要举例,还能举出很多相同的地方。衣服都是颜色艳丽,花枝招展的,鲜艳夺目。当然,还有穆斯林的最爱:白色。男人女人都是如此。女人大多以胖为美。但也喊着减肥。“我要减肥了!听说中国有减肥茶?”
来尼亚美之前,我觉得洛美已经够穷了。来尼亚美之后,我觉得洛美,确实与多哥人所认为的那样,他们的首都是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当然,不排除我以后还会这样写:来某某地之前,我觉得尼亚美已经够穷了。来了之后,我觉得尼亚美还算个城市,至少有两家中国宾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公司派往尼日尔首都尼亚美的办事处负责人,说他已经在尼亚美呆了四年多年了,公司应该考虑给他换个地方。因为这四年多来,尼日尔办事处的销售业绩一直不温不火,很稳定的往下降。所以,公司没办法给他换到其它国家。要换也只有一条路,就是回洛美接着做个小业务员。公司怕这种降级处理引起他的反感,所以一直没动他。但他隔段时间就给公司打个报告。说尼亚美那么艰苦的地方,他能做出现在这份成绩,已经是很成功的了。在我的感觉里,尼亚美和洛美不都是西非吗?不都是一样的贫穷和落后吗?在尼亚美,你好歹是个负责人,工资待遇都不错,和洛美的待遇比那可是高多了,有什么呆不下去的?饮食不都是玉米和木薯粉吗?
但猜测归猜测,今年四月份,在无辜(Innocent)先生又一次提出尼亚美条件太差,又老停电,他要申请采购一台发电机之后,我和公司商量了一下,决定亲自去一趟。去感觉一下西非的西部,内陆国家尼日尔的首都尼亚美到底有多艰苦?
这就是我来尼亚美的原因。
为什么来非洲?相信很多来非洲的人在心里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最开始可能是梦想。后来可能是生活。然后,越陷越深,深到可能就是一辈子,不得不待下去。其实就像人这一生一样,来到这个世界上,身不由己。童年时的快乐,求学时的艰辛,人到四十的无奈。这都是你不得不面对的。无法逃避。读书的时候觉得,人生我们没法选择,但今生的路我们可以选择。等等。到你四十岁的时候,你发现:出生你没法选择,人生的路,你也没法选择。你只是随着时代的潮流,裹挟着,往前进。
关于非洲,还有这样一种传说。来非洲一到六个月是新鲜,六个月到一年是迷茫,一年到两年是失望,两年到四年是淡定,四年到十年是适应,十年以上就回不去了。身在这种传说中的人肯定会被人问到这些问题:你给了非洲十年,非洲给了你什么?有人甚至把生命都留在了这片大陆。还有一些人在这片土地上失去了家人。当然,也有人收获满满。比如收入。比如爱情。当然也有相反的自嘲:有什么比追男朋友追到非洲却被男朋友甩了更悲催的?无辜(Innocent)先生肯定也有这种自问。虽然他是地道的黑人,土生土长的多哥人,也不妨碍他如此自问。因为在他开始抱怨尼亚美条件艰苦的时候,我们也通过当地、他的黑人上级给他传递过关怀:你要是觉得条件不好,就让老婆孩子先回洛美?他给他的上级一顿大骂。大意就是上帝赐了我一个完美的家庭,你却要我把它分开。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才不得不去看看。尼亚美真的那么艰苦吗?
我们到的当天下午,我还没从旅途劳顿中缓过来,无辜(Innocent)先生主管的团队,从司机到门卫,大的小的,所有人物都上来跟我谈条件。工资少了,待遇差了,这啊那的,七七八八。一个销售代表说他已经干了十年了,工资都没有什么变化。这时,我是真的动了换他的心了。一个团队能让他带成这个样子,也是不容易。一个总公司的负责人来了,没有展现好的,做了多少工作,到先开始全员谈起待遇来了。他这四年不管干的艰苦或轻松,也确实到了该换的时候了。
一个星期的排查摸底之后,尼日尔办事处的工作,我基本摸清了。临走的那天晚上。无辜(Innocent)先生执意要开车带我们看看尼亚美的夜景。车在环城大道上绕了两个多小时。当时,风沙拍拍地敲打着车窗,我坐在空调车内都能闻到黄沙的味道,街头的行人却仍然闲庭信步,除了用头巾围一围口鼻,没再做其它防护。路边甚至还有人在这样的“黄沙天”里,围在一起看球赛的。我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夜晚的尼亚美是不是每天都有黄沙,我不是很清楚。但有,偶尔有,却是肯定的。但尼亚美人好像很适应。没见到黄沙来了,惊惶失措的人群。大家都很安静地仍然做着手中的活计。祈祷的仍然跪地祈祷,睡在路旁树下的仍然睡在路旁树下,并没有因为黄沙的到来而避去。
来了几天之后,我感觉到了我来洛美之后,再也没有感觉过的昼夜温差,那一刻好像回到了中国的深秋季节。早晨的风还是很舒服的。吹在身上竟然有一股凉凉的感觉。这种感觉一下子唤醒了我身体里沉睡了有七年之久的记忆。心中没有欲望,哪里都是乐土。即使尼亚美这么艰苦的地方,也能唤起我身体里七年前的美好回忆。看来,Innocent先生要回洛美,不是尼亚美太艰苦,是他的欲望膨胀了。条件艰苦不过是个借口。欲望这个东西又是最没有办法解决的一个事情。
了解了无辜(Innocent)先生的问题,我们又将飞往下一站,布基纳法索的瓦加杜古。那里有新问题等着我们去了解。在来时的那个小机场里,等待飞机的时间里,我翻遍了手机通讯录,也不知道该把电话打给谁?其实,这也是一种欲望。欲望里有怨恨。怨恨的是那些打了,却不接的亲人。旅途中的等待和爱情中的等待何其相似,都是无望的漫长。其实欲望不可能没有。写下上面这些文字的时候。欲望自然而然的生于其中。
在此次尼亚美之行后,我知道了“尼亚美版”的“两个人做梦的故事”。(这个梦最初的时候是来源于《一千零一夜》中的第三百五十一夜。博尔赫斯据此写了《双生梦》,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据此写了《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下面我们来看看尼亚美版的《双生梦》是如何演义的:
在尼日尔的尼亚美,生活着一个非常贫穷的农民。农民家的全部财产就是一所简陋的房子。房子的颜色是被曝晒过的泥土色。房子前是一块满是石砾的田地,田地的尽头,是一处泉眼和一棵无花果树。这就是他的全部。
一天,他梦见自己行走在一座雄伟的大城市里。在梦的启示下,他很快来到了一条河边,河上横跨一座石桥。那里,在河岸的一侧,有一口打开的箱子,里面盛满黄金与宝石。这时他听到一个声音对他说:这是伟大埃及繁华的开罗。这些财宝是许给你的。正在这时,在无花果树下被困倦带入梦乡的他从梦中醒来。梦中的黄金和宝石,梦中的城市和大河,大河上的石桥,还在眼前,丝毫不差。农民立即起身,收拾好行装,关上房门,朝梦中的埃及开罗进发。
旅行的漫长和艰辛,危险和困难,都没有吓到他,都没有让他退缩,即使是在穿越大沙漠,成千上万次徘徊在死亡的边缘,遭遇殴打,抢劫,疾病,饥饿,干渴,他意志坚定,毫无退缩。他预感那个梦所预示的东西应该存在并终将成真。所有的磨难只是真主对他的考验。经过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他终于来到繁华的开罗城。他的心扑通乱跳。眼前的这座城和他梦见的一模一样。他沿着梦的指示:穿街过巷,沿途繁华的商铺和雄伟的清真寺塔楼,无尽的香料街,都没让他停下脚步,他一直走到梦中的石桥边。只是河岸上的石桥边,那梦中所示的石桥边,没有梦中的箱子和财宝,只有一个没牙的老乞丐。
他回想了梦中所示的地方就是老乞丐所卧之地之后,他请求老乞丐,你能挪一挪吗?老乞丐收下他最后一块银币之后,让出了所卧之地。农民仍希望在乞丐皱巴巴的屁股底下找到装满宝石和黄金的神奇箱子。乞丐收下钱,谢了安拉并挪开身子。他坐的位置只有石砾和尘土。
啊!我不想活了!农民绝望的哀号,永别了,老人家,我要从这座桥上跳下去。我什么都没有了,幻想破灭了,我也不想活了。
农民向好奇的乞丐讲述了自己的梦境,珠宝箱,黄金和宝石。
乞丐大笑。
要说傻,你比我还傻?相信梦中的黄金和宝石,还真的寻梦而来,因为梦而自杀?看看我:很久以前,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这么老,牙也健全,身子骨也还硬朗,我也梦见一笔宝藏埋在尼亚美的一棵无花果树下,树旁有一处泉眼,果树种在一座简陋的小房子的院子里,房子的颜色是被曝晒过的泥土色。你看我放弃一切去寻找那所尼亚美的房子了吗?
听了这话,农民张大了嘴,惊呆了,他拍着脑门爆发出同样的大笑。
你真是个傻瓜!要不就是个弱智?乞丐被尼亚美的农民笑得不自在,反驳道,同时拖着步子回到原来的位置,那个位置就是农民梦中所示放满黄金和宝石的箱子所在的位置。
农民还在笑,开心地跳着打道回府。
要如何向乞丐承认说乞丐在梦中所见到的房子正是、千真万确就是他的房子呢?房子前有一块满是石砾的田地,田地的尽头,有一棵无花果树和一处泉眼。他要如何解释,在他家的无花果树下,那笔财富正等着他呢?
这个寓言故事,我来了尼亚美之后才明白这是尼日尔人对自己的首都尼亚美的赞美。尼日尔河在尼日尔境内呈东西走向,由马里北部下来,在尼亚美穿城而过,一路向东,横穿尼日利亚,注入几内亚湾。而我的下一站,就是尼日尔河上游在马里北部高原分岔后一路往南,横穿马里全境中流经的马里首都——巴马科。
这个寓言故事,可能只有去过尼亚美,并在尼亚美呆过一段时间,见识过尼亚美的农民之后,然后,又经过沙漠去过开罗,见过开罗街头的乞丐,才能稍微明白一点。
就像一个中国人,来到洛美,已经觉得这里够艰苦、够艰难了,但到了尼日尔的尼亚美,你才知道不是人过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这句话是一个去看望嫁到尼日尔的女儿的中国北方老农民对另一个嫁到多哥的上海姑娘说的。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人在这地方是咋活的?
G.
在尼亚美的那个春节,妈妈说虽然她早有心理准备,自我感觉足够强大,不需要爸爸,不需要我,什么也不需要,亲情、爱情、友情,统统都不需要,她也能过下去。可就一个没有我和爸爸的春节她就趴下了。而且是彻底趴下了。她也不是圣人,能超凡的生活在人世间的所有地方。她并不是她所想的那么勇敢与坚强。她也是一个她自己认识之外的平凡的女人。
妈妈说她在那天到来之前已经做了很多准备。从国内订购了她爱吃的小零食已经都到了,做卤菜用的苏州糟卤也到了,镇江香醋和李锦记酱油也到了,小磨香油也到了,中国面条也到了,涪陵榨菜和老干妈也到了,可以做她爱吃的糟卤和凉面了,她来非洲已经有些年了,一个人过春节应该没事的。
那天之前,妈妈说,她给当地黑人保姆放假了,黑人司机放假了,黑人保安放假了,整个驻地就她一个人。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吹着空调,吃着她的小零食,看着她的春节联欢晚会,外面非洲的太阳正当头,像苏州的六月天。等太阳缓慢落下去,春节联欢晚会上已经唱起了《难忘今宵》,香蕉树,橄榄树,芒果树的阴影铺满整个院子的时候,她开始绕着被合欢树遮掩的驻地围墙打转,一圈又一圈,每转一圈她都问自己一次:我这到底是为什么?
为了这满眼的黄沙?
为了尼亚美那棵藏满黄金和宝石的无花果树?
妈妈说,那天前院她最喜欢的两棵芒果树花开正盛。一棵当地小野芒,丝多汁甜;一棵嫁接后的红贵妃;还有一棵从没结果的青芒。香蕉树在后院几乎遮挡了所有阳光。左院墙边的木瓜树,青木瓜早已经挂满;右院墙边一棵高大的橄榄树,枝桠几乎有一半长到邻家院子里。年前,她请人运了些沙子铺到院子没有硬化的泥土地面上,方便她晚饭后喜欢散步的爱好。她很喜欢这个租下时满院荒草,如今烟火气十足的庭院。
妈妈说那天这些她喜欢的庭院及庭院景观植物也阻止不了她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
妈妈说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家里已经有两套房子了,还投资了一个商铺,妈妈开妈妈的车,爸爸开爸爸的车,父母健康,孩子还小,也没有什么地方急需用钱。
妈妈说她并不是一个特别物质的女人,做小姑娘的时候,想过普拉达,想过LV包包。后来,真挣钱了,也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只是一个包包,再也没有十七八岁的时候那种想背着它招摇过市的愿望,随手扔到箱底两年后翻出来也没有任何感觉。就是一个包包。一个日常出门的工具。
妈妈说,虽然她也有过一条裙子三种颜色,因为不知道那种颜色好而三条全买下的奢侈行为,但她并不物质。
妈妈说她很知足,虽然小时候看《红楼梦》的时候,想着有一天也开窗见竹,秋天的竹叶落下,铺满园子,盖上冬天的白雪,然后穿一袭红衣寻梅而去。爸爸说,我就在那红梅下等你!
那个春节让她想家想到疯狂。一家三口,真心相爱,为什么就不能在苏州那个小城安心平静地生活呢?那个离上海那么近,比南京都要繁华的城市安静地生活下去?
妈妈说那天她走的满脚水泡,从满天黄沙走到月亮升起。那天之后,她就下定决心要回中国,她要我们都在她身边过今后每一个大年三十。如果有可能,再也不分离。
H.
爸爸没有妈妈那么热衷于给我说非洲的事。
是因为爸爸先妈妈一步回来的吗?我不知道。我也没有问过他非洲的事。因为我们平时的话题,很少涉及到非洲。非洲之于爸爸,好像他从来没有去过那里。爸爸的心里好像只有我和妈妈,没有非洲。
妈妈有空的时候,就会给我讲她去非洲的事,像是一部在非洲的奋斗史。讲她去过的国家,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她又是如何克服困难,战胜困难,解决这些事的。那些事遥远的好像比天上的星星更遥远。她本来是追随爸爸的脚步去往非洲的,刚开始,去非洲之前,一句法语也不会说,到了那儿现学了三个月,就开始办公了。先做外勤,就是跑杂,买东西办证件之类的,偶尔发个货之类的,没有接触什么业务,这与她后来成为副总经理,负责公司非洲事务,还是很难想象的。爸爸比她先去,还是个男的,但开挂的妈妈,赶上了他,超过了他,只用了四年时间,她就由开始的外勤,多哥销售,贝宁销售主管,尼日尔临时销售主管,非洲销售部经理,到最终的非洲公司负责人、总公司副总经理,然后就是四年副总经理生涯,然后就是回国在公司总部上班,一直没有离开公司。爸爸从不和我谈工作上的事,妈妈喜欢谈,虽然我听不懂。我是不是爱听,我不知道,好像这件事跟我能不能选择谁做我的母亲是一样的,我应该是没有选择权的。
爸爸有空的时候,就带我到处跑。只要我愿意去的地方,不管爸爸喜不喜欢,都愿意带我去。
I.
我想有个小弟弟。
妈妈说她一个人是生不出来小弟弟的。没有爸爸,她一个人是生不出来小弟弟的。女人身上的卵子,需要男人身上的精子,结合后才能有小弟弟。爸爸不在家,妈妈一个人是生不了小弟弟的。妈妈肚子里的卵子,需要爸爸肚子里的精子跑进去,和她结合后,才能生出小弟弟。卵子和精子结合后,在妈妈肚子里长啊长,长到大了,可以生出来了,他就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舅舅家的小石头弟弟,就是舅舅的精子,跑到舅妈肚子里,长大后,生出来的。我是从老师那儿知道我是爸爸肚子里的千万颗有生命力的小精子中最坚强的那一颗,也是最幸运的那一颗与妈妈肚子里的卵子结合后产生的。
最开始是妈妈问我想不想有个小弟弟或小妹妹的,我说不想。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个小弟弟或小妹妹?我知道舅舅有了小石头弟弟后就不像以前那样天天陪我玩。我找他玩他都不愿意。我知道他更愿意陪他的儿子小石头弟弟玩儿。所以,我不想爸爸妈妈像舅舅舅妈那样,因为有了小石头弟弟就不再喜欢我了,不再和我一起玩了。本来,他们陪我玩的时间就很少,爸爸说现在不能陪我玩是为了挣钱好以后陪我环游世界,妈妈说现在不能陪我玩是想挣到足够的钱好以后一直陪着我。他们好像说的都有道理,又好像都没有道理。因为在说这些的时候,他们比平时说的都小心,好像说出来的话自己都不相信似的,解释的太多。
后来,爸爸说以后有小弟弟,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好有人陪我玩。我想想也可以啊,没有爸爸妈妈陪我玩,有小弟陪我玩也不错。爸爸说我还可以教小弟弟幼儿园学到的儿歌,可以教小弟弟唱英文字母歌。小石头弟弟不哭不闹的时候也是很好玩的。
我知道我想有个小弟弟,和妈妈说,妈妈说她一个人生不出来小弟弟?爸爸在我想要小弟弟的时候,一直在青岛上班,很长时间也没有回来。是他们问我想不想有个小弟弟的,我想有个小弟弟的时候,他们又不再说了。
开始我对生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并没有什么兴趣。后来爸爸和妈妈一次又一次的问我,把我的兴趣提起来了,我想生个小弟弟或小妹妹的时候,妈妈又说没有爸爸她生不了?本来我就没怎么想这个问题,现在我开始想这个问题了,她们又说这说那的?也不知道她们怎么想的?如果不生,就不要一直提吗?要生就生呗?家里有小弟弟小妹妹的小朋友已经很多了,这么简单的事还用得着问我吗?问来问去的,我做了决定了,要个小弟弟或小妹妹都没有关系了,她又说没有爸爸生不了?真是很奇怪?
妈妈什么事都能安排的很好,为什么生个小弟弟这事她就安排不好呢?是因为她的能力也有瓶颈吗?有短板吗?我想问问爸爸,可他好像忘记了他对我说过妈妈再给妞妞生个小弟弟或小妹妹怎么样这回事?慢慢地我也好像把这事给忘记了。
J.
昨天幼儿园的浩浩哥哥被我亲的不好意思。我是偷偷亲他的。我走到他身边就狠狠地亲了他两口。就像爸爸每次抱着我的脸狠狠地亲我那样。我有好几天没见着他。他傻傻地不知道我为什么亲他。
他不打招呼好几天不见人影,他是生病了?还是回家了?回他姥姥家?他妈妈经常带他回他姥姥家。他不像我天天住在外婆家。他叫他外婆家为姥姥家。妈妈说是一个意思。是一个意思为什么有两种叫法?难道是妈咪和妈妈的区别吗?
其实我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外婆从来就不好好回答我,外婆总是说等你妈妈回来你问她。可妈妈她每次回来的时候我都等不及睡着了,早上醒来后想问她,外婆又说你明天早点睡早点醒,不然你又没醒她就又走了,去上海上班去了。我都怀疑她是不是每天晚上都回来?怎么总是我睡着了她才回来,我醒来之前她就走了?
外婆是不是在骗人?外婆是不是只是不想回答这些问题找了个借口?因为有次外婆说,你每天那来那么多为什么?要不就是等你妈妈回来你问她?
我就是很久没见着浩浩哥哥,像我爸爸妈妈很久没见到我一样,总是在见着的时候狠狠地亲我。我就是因为这样狠狠地亲了他两口。他傻傻地竟然不知道我为什么亲他?
K.
魏东家的儿子魏西,魏姗家的女儿怎么叫秦妞妞呢?为什么不是和小石头弟弟一样叫魏西呢?我为什么不是魏妞呢?妈妈说,儿子女儿都是跟爸爸姓的。所以小石头弟弟跟舅舅姓魏,我跟爸爸姓秦。秦汉的女儿当然是秦文远了。妞妞上学后,课本上的名字就只能叫秦文远了。
其实关于姓和名,我想了很多,老师也教了很多,爸爸妈妈也给我解释了很多,但我还是有很多问题想问他们。姓是什么?名是什么?爸爸妈妈说的和老师教的基本差不多。其实我想知道的是除了他们说的,教的之外的,姓是什么?名是什么?
我想,有一天,我会自己弄明白的。我现在写下来,把这个问题留给十七岁的我去解答。说不定那个时候,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个问题。老师说的,小时候的问题,大了就不是问题。现在看着是问题的问题,以后就不是问题了。
谁知道呢?
L.
妈妈常说,有她陪着长大的妞妞将来好些?还是没有她陪着长大的妞妞将来好些?谁也不知道。十年之后,十年之后怎么样谁也说不好。因为没有这样的机会去试,因为这是一个没法试验的试验,不可能成立的假设。因为妞妞只有一个,没有两个妞妞来做这个需要两个妞妞才能完成的试验。十个月到幼儿园大班之间这段时间,是有妈妈陪好一些,还是没有妈妈陪好一些,或者有没有妈妈陪都没有关系,我也不知道。人常说原生家庭,留守儿童,我好像没有这些感受,也没有这方面的感情需求,是因为我错把外婆当妈妈了吗?或者说我要等很久后才能知道因为十个月大到上幼儿园大班之前这段没有妈妈陪伴的时光在我身上的影响到底是什么?我把这个问题也写进了给我十七岁的信里。我想,等到那个时候,应该可能有答案吧?反正就把我现在不懂的问题交给十七岁的我去处理就是了。
M.
现在,爸爸在青岛,妈妈在上海,我在苏州。
他们为什么不像当年一样,努力想办法在一起呢?他们把我一个人放在苏州,难道我们三个已经不相爱了?既然相爱,那为什么不努力想办法在一起呢?
妈妈说,是爸爸没有安排好家庭,没有安排好妞妞和她。我问过她,她为什么不能像当年为了生我,追着爸爸去青岛呢?爸爸是爱我的,我知道,他一直在想办法努力想和我在一起。他有空就会回苏州,没车的时候,他能一个人开车八九个小时回苏州只为能看我一眼,我想,他应该是爱我多一点吧?
我记得一个妈妈公司的阿姨结婚的时候,一个叔叔问过妈妈:为什么说秦汉没有安排好你们娘俩呢?你为什么不能跟着他,去他那儿发展呢?青岛也不错啊?虽然没有上海好?
妈妈说,这个问题,刚上映的电影《找到你》,从女性的视角解读过,答案就在电影里。妈妈爱说些让我想很久也想不明白的话。我没有看过那部电影,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我想,什么时候,如果我去电影院,妈妈再带我去电影院,我就不看《熊出没》了,我要看《找到你》。我想知道妈妈为什么不能像当年,像她为了怀上我一样,追爸爸到青岛?原来她都能追到一个我一次也没有去过的非洲,现在为什么不能追到我去了好几次,比苏州还好玩的青岛?听说去非洲要坐二十多个小时的飞机,去青岛,两个小时的飞机就到了,高铁也只要五六个小时,为什么?《找到你》里面真的有答案吗?或者只是妈妈骗那个叔叔的谎话?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叔叔就是那个写非洲故事的西非叔叔。人长得还很帅。原来他就是西风的爸爸?
妈妈原来一直说,等我大了,一定带我去她怀我的那个地方看看。那个地方叫什么来着?洛美?多哥的首都洛美。
好像是叫这么个地方。
一个夏天不会结束的地方(西非叔叔是这么说的)。
听说那里有个美丽的白色沙滩?
大人的话有时候不能信。洛美那个地方,她什么时候会带我去呢?我记得她从我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说,到我今年已经快十岁了,她好像已经忘记这事儿了?
妈妈已经回来了,爸爸也回国了,我也在中国没有去非洲。妈妈好像忘记了那个大年三十夜她在尼亚美立下的誓言。这个誓言是她后来的某一天告诉我的。我知道这个誓言之后想了想,她回国这么些年,好像并没有遵守那个多年前立下的誓言。一家人永不再分离有可能只是她那个时候的心境,回来后她就忘记了。
N.
妈妈还在有意无意的时候告诉过我许多我不想写的关于非洲的事。我想写的,我都写下来了。我不想写的,有可能,它就是不想被写出来。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一个小时有六十分钟,但人并不是每分钟都精神饱满,就像晚上要睡八个小时一样。我的写作,也有八个小时睡眠期。所以,每个人写下的非洲,或者像我妈妈所说的非洲,都只是一个人的非洲。一个人的非洲会代表多少个人呢?其实,每一个人就像每一片树叶,老师告诉我的,都不会一模一样。看起来好像是一样的,但只要你够仔细,够认真,你是能看出区别的。不是吗?非洲就像树上的每一片树叶一样,是存在那里的,如果你想仔细看,想知道它到底是个什么样,那你去看就好了。
妈妈说,西非其实只是非洲的一部分而已。非洲其实是很大的。除了妈妈待的黑非洲,还有北非,还有中非,还有东非,还有南非。南非是一个国家,北非、中非、东非都包括好多个国家。妈妈说,西非一般是指非洲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非洲大陆南北分界线和向西凸起部分的大片地区,为地理、人种和文化过渡地带;东至乍得湖,西濒大西洋,南濒几内亚湾,北为撒哈拉沙漠;通常包括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等16个国家和1个地区。妈妈说了很多,但我能听明白的不多。这样的解释仍然无法让我明白她所待过的那个西非是个什么样的存在?看来,要想明白西非是个什么样,真的得等自己以后亲自去看看了?
O.
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
我在她肚子里九个月的时候她才回国准备生我。好多女人生孩子之前好几年就开始准备养胎备孕。我出生十个月不到还没断奶她就只身一人又一次去了非洲。我知道的浩浩哥哥两岁多了还在吃他妈妈的奶。
一个没有我和爸爸的春节应该不足以撼动她那颗要强的心(我常这么想),让她离开非洲,回到中国,应该还有其它的原因。但具体是什么原因我就不知道了。
我问过妈妈为什么要去非洲?最开始的时候。
妈妈说是为了爱。因为爸爸去了非洲,她是为爱追到非洲去的。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她的心里话?
但她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我没有办法不相信。
爸爸先她几个月去了非洲,那个时候她们结婚没多久,她是追着爱人的脚步去的非洲。
我找不出反驳她的理由。但我又没有办法完全相信她的说法。因为我们一家三口现在并没有像她说的为了爱在一起。
当年她都能为了爱追爸爸到非洲,现在她为什么就不能为了爱追爸爸到青岛?
我本来想追问下去的,但我知道,我是不会得到我想要的答案的。妈妈的回答总是无懈可击。像外交辞令:漂亮、空洞。后来我曾经得到过一个很飘浮的回答。她说是因为一本书。一个名叫让·雅克·桑贝的法国人画的一本名叫《奢侈、宁静和享乐》的绘本书。(这可能又是一个托辞。)
P.
这是我写给十七岁的我看的,我从四岁就开始写了,一直写到今天。开始写的时候,我还在琢磨,十七岁是那一年呢?
不管是那一年,反正那一年我十七岁了,是个大姑娘了,可以自己做主了。我就是写给那一年的妞妞看的。幼儿园的老师说,写下今天的想法,等到十七岁我们再打开来看,看看有没有变化?是不是都实现了?
我希望不管那一天是那一天?我希望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像爸爸在非洲等妈妈!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
Q.
我有一次做梦,梦见妈妈带十七岁的我去看那片洛美海边的白色沙滩。
R.
妞妞,妞妞,你在屋子里干什么呢?还有三十天就要比赛了,你该弹钢琴了?
我在我的受孕之地非洲的事情上神游的时候,想着萨冈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已经写好了她的第一本小说《你好,忧愁》,妈妈又在催我弹钢琴了。
她还在那儿唠唠叨叨的说,还有三十天,全国钢琴比赛就要在北京开赛了,我现在不弹,到时候怎么比赛?
到时候怎么比赛?到时候比赛就是了!省里的比赛我不是就这么弹弹就过了吗?一场比赛而已,用得着这么紧张吗?好像这比赛是要她上场似的?
最开始是我要弹的,但我没想到会一直弹啊弹的,从我的一年级一直弹到了六年级,需要弹六年,还没完。如果开始的时候知道要弹六年,还要弹的这么烦,我肯定不会说我喜欢弹钢琴,我想学钢琴,我肯定什么也不选。我就说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她也不会因为我弹钢琴而变成今天这样一个令人每天看见都讨厌的妈妈。
我是不是有一天,也嫁给爸爸?变成一个像妈妈这样的女人?
妞妞……
妞妞……
S.
我幻想在我十七岁那年,那应该是二O二六年的秋天,母亲带我来到洛美的白沙滩,看一个没有四季变化的城市,如何成为我人生的起点。
那个白沙滩上的恋情,能否在我的身上重现,也许在某年革月,在某个地方,在我的白沙滩上,我会遇到——像妈妈遇到爸爸——我的那个他。
-
江大桥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1 2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