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学院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

语言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9年,是北京交通大学直属二级学院。学院汇聚语言与传播两个学科,特色鲜明。设有英语语言文学系、传播学系、欧亚语言文学系、大学英语教学部、研究生英语教学部、翻译硕士(MTI)教育中心、语言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教辅)机构,建有中国文化产业研究院、话语与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旅游文化创新与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语言研究中心、外国文学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传播学研究中心和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术型)、翻译硕士(MTI)和传播学硕士(MJC)2个专业学位点;开设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5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700余人。学院本科生就业率多年在98%以上,国内外深造率60%以上,研究生就业率连年100%,主要就业去向包括国家机关、大型国企、事业单位等。
学院以人才培养为立院之本,以科学研究为强院之路。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硕士一级学科中名列前茅。学院目前拥有北京市语言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平台、乌拉圭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产业研究院等校级研究平台。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等高水平项目,在SSCI,A&HCI,CSSCI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和规划教材,在我国外语和传播学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学院传播学科中的文化产业研究走在全国前列,主持研究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等多项课题。
招生数据

报录比
2022
新闻传播学
新闻与传播
2021
新闻传播学
新闻与传播
2020
新闻传播学
新闻与传播
2019
新闻传播学
新闻与传播
2018
新闻传播学
分数线
2022
新闻传播学
379分
新闻与传播
383分
2021
新闻传播学
368分
新闻与传播
364分
2020
新闻传播学
355分
新闻与传播
358分
2019
新闻传播学
362分
新闻与传播
367分
2018
新闻传播学
参考书
专硕
334
1.《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新媒体网络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媒介经营与管理》谢新洲北京大学出版社
4.《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欧阳霞清华大学出版社
5.《时评写作十六讲》曹林北京大学出版社
6.《新闻编辑》(第二版)《新闻编辑》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7.《现代广告学》胡晓云张健康浙江大学出版社
8.《电影研究关键词》海沃德北京大学出版社
440
1.《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新闻学概论》(第六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4.《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风笑天中国人民出版社
7.《传播研究方法》柯惠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学硕
612
1.《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传播学史》[美]E·M·罗杰斯殷晓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4.《中国传播学30年》王怡红、胡翼青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5.《新闻学概论》(第六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6.《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风笑天中国人民出版社
8.《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52
1.《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媒介经营与管理》谢新洲北京大学出版社
3.《现代广告学》胡晓云张健康浙江大学出版社
4.《国际传播学教程》程曼丽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真题
2022学硕
612
一、名词解释
1.元传播(6分)
2.信息茧房(6分)
3.准社会互动(6分)
4.传播隔阂(6分)
5.斯诺(6分)
二、简答题
1.哈特的媒介分类及特点(20分)
2.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的新特点(20分)
三、论述题
1.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要性(40分)
2.19世纪的大众报刊是新闻事业的又一次飞跃,请简述大众报刊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40分)
852
一、名词解释
1.范围经济(6分)
2.蒙太奇(6分)
3.运动镜头(6分)
4.户外媒体(6分)
5.移动视频直播(6分)
二、简答题
1.数据新闻的数据收集方式(20分)
2.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形式(20分)
三、论述题
1.结合媒介素养缺失的案例,谈谈如何提升媒介素养(30分)
2.以冬奥会为背景,做一个融媒体传播策划(50分)
2022专硕
334
一、名词解释
1.4C(6分)
2.数据新闻(6分)
3.新闻策划(6分)
4.用户画像(6分)
5.范围经济(6分)
二、简答题
1.简述驳论性评论和释论性评论的特点和区别(20分)
2.互联网环境下受众的概念及其变化(20分)
三、论述题
1.中国社会化媒体的类型。公共部门,社会组织,媒体,个人疫情期间对社会化媒体的应用(40分)
2.什么是饭圈文化,特征是什么,暴露了什么问题,解决之道有哪些(40分)
440
一、名词解释
1.默多克和新闻集团(6分)
2.红色通讯社(6分)
3.新闻框架(6分)
4.分层抽样(6分)
5.主我客我(6分)
二、简答题
1.新闻价值核心要素(20分)
2.批判学派简述(20分)
三、论述题
1.解放日报在延安整风运动时候改革的内容和影响?这对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媒体传播事业的启示?(40分)
2.国际传播的内涵,困局与不足,加快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应该攻克什么理论问题(40分)
2021学硕
612
一、名词解释
1.观察法
2.霍夫兰
3.论出版自由
4.国闻报
5.诠释经验主义范式
二、简答题
1.简述新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2.简述集权主义原则
三、论述题
1.论述建设性新闻产生的原因及意义
2.运用新闻传播学知识,分析女性题材影视作品火热现象
852.
一、名词解释
1.物联网
2.网络恶搞
3.新媒体营销渠道
4.中央网信办
5.舆情监测引擎功能
二、简答题
1.简述国际传播效果测评的特点,难点和方法
2.简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远程设置中的议题互设
3.简述流程的变化
三、论述题
1.联系传播与大众文化的不同观点,分析国内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热议的缘由。
2.我们该如何应对医患关系中的网络舆情。
2021专硕
334
一、名词解释(6×5)
1.分众化
2.公益广告
3.人际传播
4.网络新闻评论
5.传播符号
二、简答题(20×2)
1.经典广告创意观中的品牌形象理论是指什么?具体有那些要点?
2.大众传播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什么?网络时代的议程设置理论有何变化?
三、论述题(40×2)
1.请用新闻传播理论的知识,论述疫情时代网络舆论的特点,并回答公众在疫情信息的接收和传播中应当注意什么?
2.移动互联时代,以多媒体融合方式生产和发布的新闻报道有何特点?请以媒体实际发布的作品论证。
440
一、名词解释(6×5)
1.《东风吹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2.普利策时期的《纽约世界报》
3.大众传播功能观(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
4.中介变量
5.香农-韦弗模式
二、简答题(20×2)
1.20世纪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分别有哪些代表理论?
2.新闻宣传中的党性和人民性指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三、论述题(第1题35分第2题45分)
1.论述芝加哥社会学派的早期传播思想
2.媒体中的“隐喻”是指“通过另一种事物来体会和了解某一种事物”,当前媒体中的隐喻运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医疗和疫病领域。
(1)请举例你在疫情期间观察到的隐喻现象。
(2)这些现象对公众的认知有何影响?
(3)请以“新冠肺炎疫情的隐喻”为主题,设计一个研究分析,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数据/资料来源、分析框架等。
2020学硕
612
一、名词解释
1.集合行为
2.VOA
3.媒介框架
4.伊里调查
5.伯明翰学派
二、简答题
1.简述网络对人际传播功能的影响
2.简述经验行为的意义与局限
三、论述
1.论述控制研究的层次和主要内容
2.媒介技术和社会关系有哪种?谈谈你的意见
852
一、名词解释
1.信息流广告
2.媒介产业集中度
3.网络舆情
4.算法推荐
5.信息可视化
二、简答题
1.智能化媒体是什么特点向何处发展
2.新媒体对广告伦理有什么影响
三、论述题
1.什么是媒体融合?有哪些方面
2.短视频快速发展原因缺陷规制
2020专硕
334
一、名词解释(30分)
1.调查性报道
2.网络舆情
3.数据可视化
4.广播电视中的市场失灵
5.广告定位理论
二、简答题(40分)
1.网络文化的形成机制
2.广告效果测量的定义、内容和方法
三、论述题(80分)
1.“英国货车事件”中,外媒认定死者为中国公民,后被证实并非如此,谈谈你对该现象的看法
2.十一期间《我的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新主流电影”十分火爆,谈谈你对该现象的看法
440
一、名词解释
1.随机抽样
2.三社四边协议
3.沉默的螺旋
4.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
5.概念的操作化
ニ、简答题(60分)
1.传播学的早期源流,主要人物及理论
2.大众传媒与经济的关系,用相关理论举例
三、论述题(60分)
1.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比较:传播学传入我国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
2.围绕“第三人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是否存在;若存在,在不同媒介中的表现“设计研究方法(要求写出研究中的各个变量,测量方法,问卷问题,研究步骤及设计原因)
2019学硕
612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邹韬奋2.迭代新闻
3.邸报
4.暂缺
5.广告代理制
二、简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中央厨房的运行过程
2.暂缺
三、论述(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40分,共80分)
缺失
852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中央厨房
2.媒介范围经济
4.
5.
二、简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广告创意 usp 和品牌影响广告的区别
2.
三、论述(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40分,共80分)
1.机器人新闻对于新闻记者的影响
2.结合中国近几年的红色电影谈谈媒介文化形态
学院老师
皇甫晓涛

职称:教授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教育背景
四川大学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文化产业方向博士后
研究方向
应用传播
理论传播
招生专业
新闻传播学硕士
新闻与传播硕士
陈杰

职称:副教授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教育背景
1997-2007,本硕博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
工作经历
2007-2013,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中心/计算机学院,从事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工作;
2013-至今,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从事传播学课程教学工作,承担计算传播系列课程建设任务;从事社交网络大数据、计算传播方面的相关研究;负责学院实验室(含新媒体数据挖掘实验室)建设工作。
2016.1-2017.1,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理论传播
应用传播
招生专业
新闻传播学硕士
新闻与传播硕士
文卫华

职称:副教授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教育背景
本科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硕士、博士均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应用传播学方向
美国傅尔曼大学(Furman University)联合培养博士(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
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
工作经历
北京电视台新闻评论部 编导
知识产权出版社 图书编辑
研究方向
应用传播
理论传播
招生专业
新闻传播学硕士
新闻与传播硕士
刘凯

职称:副教授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教育背景
刘凯,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语言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2017年-2018年,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应用传播
理论传播
招生专业
新闻传播学硕士
新闻与传播硕士
苏林森

职称:教授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教育背景
苏林森(1977.08-),男,安徽六安人,汉族,博士,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媒经济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统计系访问学者(2007年11月-2008年10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商学院访问学者(2015年3月-2016年4月)、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访问学者(2018年2-3月)。
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效果、网络舆论和国际传播。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传媒经济学方向),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为美国密苏里大学新访问学者(2007年11月-2008年10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2015年3月-2016年4月)、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2018年2-3月)。发表中文学术论文约60篇,其中被CSSCI收录30余篇;英文国际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SCI论文3篇;出版专著3部、译著2部、教材(编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课题2项,主持其他各类课题10余项;教学领域涉及传播学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舆论学和传播效果等。我近期的研究问题包括中国政治文化社会背景下舆论表达的发生机理(如心理机制、文化背景和技术逻辑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对个人的不同影响、国际舆论扩散路径和传播效果,侧重微观视角和全媒体背景的经验研究,研究方法主要使用问卷调查、内容分析和社会计算,研究理论框架包括议程设置、第三人效果、创新扩散和技术接受模型等。
刘晓燕

职称:副教授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博士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联合培养博士生
工作经历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
理论传播
应用传播
招生专业
新闻传播学硕士
新闻与传播硕士
经验贴
北交作为一所理工类211院校,文科类竞争难度低于同类211。与其他211相比,题目偏基础。新传类全日制学硕和全日制专硕均已开设,学硕三年,专硕两年。
专业课这部分范围广,需要每天积累,并不断复习。
基础阶段(1~3个月):对照大纲看课本——看两遍 第一遍把所有的参考书过一遍。第二遍再次过参考书,整理出笔记并背诵,笔记要整理两份,一份按教材顺序,一份分专题整理。背诵完开始练习答题能力。答题不要练太晚,先锻炼手感,然后掌握答题技巧。
强化阶段(2个月):做历年真题——掐时间多次刷题。
冲刺阶段(1个月):做冲刺模拟题——看热点,练模考,查缺补漏。
真题特点
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都非常便基础。近几年真题体型和侧重方向都比较稳定,但考察范围比较广泛,所以需要老生夯实基础。
学硕出题方向注重传播学、新闻学、新闻史、网络传播与新媒体,题型也比较常规。
专硕考察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最多,其次是传播学、新闻学、中外新闻史。
考试板块
新闻与传播学:网络传播+媒介经营管理+广告+新闻传播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研究方法+传播研究的专题领域。
新闻与传播专硕:网络传播+媒介经营管理+新闻实务+广告+影视传播+新闻传播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