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针灸课笔记(57)- 针灸治症系列之月经寒实症、痛经、赤白带、安胎与孕产期症状诊治
二十-30、月经寒实症、助孕与绝孕
1.中医观念一,正常女性的心脏按月把胸腔的奶水沿着冲脉、任脉、胃经,下到腹腔的卵巢子宫。奶水下来是白的,被小肠的火加热,白的变红的,就排出来是月经。
2.举例,现在有个女人,她的乳房有一个硬块,初期可以在隔姜灸这个硬块。心脏在管乳房和奶水,我们要把心阳壮起来,所以要下心俞穴。当乳房硬块下来后,会进入子宫卵巢。每个月排出来才算是正常。当奶水块在乳房或子宫卵巢聚积太久,会造成乳癌、子宫瘤、卵巢瘤了。
3.只要女性的脚是热的,就代表小肠生化奶水的机能是正常的。每二十八天就会排下来。
4.中医要辨寒热。如果是提前来,比如每个月提前两个星期来月经,属于热症。如果是延后来,三十天、三十二天才来,这就是寒症。寒症时月经会延后,热症时月经会提前。
5.月经延后的寒症,我们用灸的。合谷、三阴交、膀胱募穴中极、小肠募穴关元,都是很好的穴道。下针当然也可以。

6.中医观念二,“女子二七十四,天癸至,七七四十九,天癸竭”,这是月经初始与结束的标准年龄。现在的女孩十岁就来月经了,因为营养太过了——现在食物取得非常方便,不需太多劳力就可以取得营养。营养很过剩就早熟,月经就来了。
7.身体太早熟的人,寿命都不是很长的。
8.吃的东西要简单,不要造成身体的负担。口腹之欲要控制,营养过剩,反而影响健康。七分饱最好,吃到不饿就停了,吃到撑就不好。
9.当夫妻两人来,想要小孩,西医把男的捉去验,把女的也捉去验。中医不用看精子浓度多少,只要问一个问题:“先生,你的脚是热的还是冷的?” 回答是“热的!”就结束了——是太太的问题。
10.如果是太太的问题,可以在三阴交、关元、中极上灸,都是在助孕。要常常灸,在灸的中间如月经来,也照样灸,气血会更流畅。灸到月经以二十八天为周期来,就可开始受孕。
11.女人一定要有个基本常识:月经来之前胸部会胀——因为奶水就是月经,当月经开始排,胸部的压力就会慢慢减少。等月经停了,痛的压力去掉了, 就代表当月的奶水完全排尽。
12.反过来呢,我不想生了,要绝孕,就灸或针石门、阴交与绝孕穴(绝孕穴为石门与关元之间的一个奇穴)。
二十-31、痛经、赤白带与子宫卵巢肿瘤
1.痛经是一个很好治的症状,用药、用针都可以治好。灸或针三阴交、中极、关元,也很好。在月经痛的时候,三阴交、血海的针一下去,就不痛了。这些脾经大穴,止月经痛效果立竿见影。扎一次可以管五六年。那如果下次还痛,再扎一针。

2.中医的观念认为,痛经是因为小肠的火太弱。所以生理期期间不要吃生冷,像生鱼片、蔬菜沙拉。
3.中医不赞成在生理期行房。因为此时气血正往下走,你如果行房,可能会让气血堵在那,以后造成妇科问题。
4.过去中医说“十女九带”,即十个女中,九个女人有赤带、白带问题。赤带颜色深、味道重,属湿热。白带颜色清浅、没有味道,属寒湿。

5.赤白带的治疗上,分为远取穴和近取穴:
①远取穴一:(足)临泣、三阴交、血海、隐白一定会下到。因为隐白穴除了治月经不止,下针治疗白带效果非常好。而临泣穴通于带脉,带脉讲的就是赤白带的这个“带”。
②远取穴二:“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脾主少腹,赤白带即少腹有湿,故需要排水去湿。
③近取穴:关元、水道、归来、曲骨、白环俞。白环俞是治疗肠风和白带很有名的穴道。
6.把寒、热(炎)+湿去掉以后,赤白带才会完全根治。如果只是去热(炎)不去湿,是不会好的。
7.赤带和白带的下针穴道是一样的,但赤带不灸,要针;白带可以加灸。
8.女人到了四十九岁以后,应该停经了,但月经还是很准时,一般来说就是子宫或卵巢里有实——肿瘤、积瘤,通通列为实。肿瘤大的,在腹部上都可以摸得到。
9.当有肿瘤、肌瘤、血块在子宫、卵巢时,在三阴交会有压痛点。实症的痛,会拒按;虚症的痛,会喜按,叫你按用力一点。
10.不管是子宫卵巢里是良性肌瘤还是恶性肿瘤(癌),针灸的手法是一样。治疗思路为:
①即当有实症时,就在天应上放生姜隔姜灸。
②如果有异常出血,就用隐白止血。
③脾主少腹,脾胃相表里,要行阳就用灸,所以取穴足三里(胃经本穴)、冲阳(胃经原穴)、丰隆(胃经络穴)。不论虚症和实症,络穴原穴通通可以用。
④临床上,针灸循经取穴,不管肿瘤在哪里,看她痛在哪个地方,就在相应的经络针或灸。例如痛在任脉,就在任脉上治疗,以此类推。

15.针和灸可以同时用,但不在同一个穴道上。即灸就是灸的穴道,针就是针的穴道,不是针上放个艾草。例如病人肚子有硬块,又有月经痛,我们三阴交和血海下针以去痛,然后在硬块上灸。
16.八髎穴是针对妇科设计的。手指头一压,哪个有压痛点,就在哪一个点下针,这就是阿是穴。

17.肩井穴通常用在胸腔内科,但灸肩井穴也可以用来治淋巴结肿胀,包括甲状腺、腋下、鼠蹊部的淋巴肿胀,以及淋巴癌等。灸完肩井,再灸肘尖,同时为了要让气住下导,再灸灸足三里。

二十-31-1、四种常见出血与止血
1.流鼻血不止,下天府。
2.吐血不止,下中脘、内关穴。不要下足三里,不然会加重吐血。
3.肠漏下血,隔姜灸尾椎骨、腰椎。(内痔下血的“肠风下血”详见*倪海厦针灸课笔记(56)- 二十-28、血痢、痔疮、肠漏与大肠癌)
4.月经滴漏不止,下隐白。隐白穴在大脚趾旁,留针二十分钟,当场血就慢慢停掉了。有时是当天止血,有时是在隔天。这是治疗月经下血不止最常用的大穴。

二十-32、安胎堕胎、胎位不正与孕期症状诊治
1.女人在怀孕时,腹部有些穴道是不针的,因为怕有问题。例如合谷、三阴交。
2.在中医的观念里,当一个女人气旺血衰时会堕胎,反之,血旺气衰会安胎。因为小孩子在肚子里完全是靠妈妈的血在滋养它。
3.合谷是气穴,三阴交是血穴。如果补合谷、泻三阴交,就是气旺血衰,孕妇容易堕胎。若泻合谷、补三阴交,会气衰血旺,就变成安胎。
*若对补泻手法不懂、不熟,就不要用。

4.安胎时,下针隐白、三阴交,用灸的也很好。因为是血的穴道,脾统血。
5.当我们讲脾统血时,我一直在讲“脾主少腹”。所有少腹的问题都可在脾找到穴道。三阴交是大穴,灸三阴交血就旺。

6.如果胎位不正,下针膀胱经的至阴穴,在小脚趾甲边。针一下去,隔天胎位就正了。
6.如果怀孕中间,孕妇恶心呕吐,下公孙+内关。下内关时叫孕妇心想:“我不想吐!我不想吐!”因为内关是心包嘛。中脘穴和足三里也可以止呕,下针效果很好。
7.如果在怀孕期间感冒发烧,用少商、商阳、大椎放血退烧。
8.如烧得很热,就看是不是便秘。妇人怀孕期间,便秘会壮热、发高烧。便秘的话,就下支沟+照海。支沟+照海是通便最好的大穴。妇人怀孕时,气很旺,脉很快。支沟+照海一动,三焦就开始动,大便很快出来。不要用四花灸,不要动到腹部,以免吵到胎儿。
9.妇人在怀孕期间,脚部水肿得很厉害,小便不利。下针“三皇穴”(三阴交、阴陵泉、地机),再加针水泉、肾经的太溪穴、太冲。一下针,水就排出来,不需要吃利水的药。
10.如果像过去那样采蹲姿生产,不会发生胎盘残留、大量出血的现象。如果出现大量出血,一样是针隐白。隐白穴非常好用,它是妇科止血的大穴。当胎盘出不来,就在昆仑、太溪下针,胎盘就出来了。天应、中极、关元,也可以下。一般是用远取穴。
11.想要无痛分娩,就在三阴交,合谷下针,就完全不痛。
12.假如这个太太的趾头断掉了,没有隐白穴,就取脾经的最后一个穴道。如大趾头没了,后面就是太白;脚掌没了,下商丘,止血一定要在脾经上做。若还流血的话,肝经上也可做,因脾主少腹,而肝经络阴器,肝又是藏血的地方,一般在土上治疗就可以了。
13.针灸在妇人怀孕时很好用,但记得不要扎到肚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