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树生花》之:孙权信任潘浚
孙权信任潘浚
《魏纪四》
魏明帝曹叡太和五年(公元231年)
春,二月,吴主假太常潘浚①节,使与吕岱②督军五万人讨五溪蛮。浚姨兄蒋琬③为诸葛亮长史,武陵太守卫旍④奏浚遣密使与琬相闻,欲有自托⑤之计。吴主曰:“承明不为此也。” ⑥即封旍表以示浚⑦,而召旍还,免官⑧。
【注释】①潘浚(?-239年),字承明,武陵汉寿(今湖南汉寿)人,蜀汉重臣蒋琬的表弟。《三国志》:弱冠从宋仲子受学。宋仲子即宋忠,东汉末年大儒。《吴书》曰:浚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山阳王粲(魏侍中)见而贵异之。由是知名,为郡功曹。后为湘乡令,治甚有名。刘备领荆州,以浚为治中从事。备入蜀,留典州事。孙权并荆州,拜浚辅军中郎将,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权称尊号,拜为少府,进封刘阳侯,迁太常。长期主管荆州事务。为人刚正,屡谏孙权,诛杀佞臣吕壹。②吕岱(161-256年),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泰州)人,为郡县吏,避乱南渡。孙权统事,岱诣幕府,出守吴丞,补余姚长。后讨贼有功,拜昭信中郎将。历庐陵太守、交州刺史,迁安南将军,假节,封都乡侯。安定岭南三郡,进封番禺侯,拜镇南将军。抚平山越,迁上大将军。孙亮即位,拜大司马。③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湘乡)人。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为诸葛亮所推崇,《三国志》: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且是蜀汉四十三年历史上唯一的大司马。《魏略》曰:“琬卒,禅乃自摄国事。”其时后主刘禅年已四十。④卫旍(读如经),即卫旌(177-?),字子旗,徐州广陵郡(今江苏扬州)人。才干过人,刚烈忠贞。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诗:种豆悲杨恽,投瓜忆卫旍。投瓜(木瓜),指赠人以微物。卫旍告密邀功,结果丢了官职。⑤留后路。⑥《江表传》曰:权数射雉,浚谏权,权曰:“相与别后,时时暂出耳,不复如往日之时也。”浚曰:“天下未定,万机务多,射雉非急,弦绝括破,皆能为害,乞特为臣故息置之。”浚出,见雉翳故在,乃手自撤坏之。权由是自绝,不复射雉。注:翳者,所隐以射者也。⑦君臣相知的例子还有东汉初年光武与冯异、耿弇,《后汉书·冯异传》: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曰……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耿弇传》:弇以父据上谷,……又兄弟无在京师者,自疑,不敢独进,上书求诣洛阳。诏报曰:“将军出身,举宗为国,所向陷敌,功效尤著。何嫌何疑,而欲求征?且与王常共屯涿郡,勉思方略。”隋炀帝信任大将李景,《隋书·李景传》:武贲郎将罗艺与景有隙,遂诬景将反。帝遣子慰谕之曰:“纵人言公窥天阙,据京师,吾无疑也。”⑧卫旌闲散很久才被启用,官至尚书,卒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