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像窝瓜一样憋气的尺度
现在心情太舒畅了,必须写日记记录下...其实老早就发动态说要写一些在荷兰生活的正面的东西,但是由于懒+学习任务重,以及被禁言了两周,我现在才动笔。
啊,那先从标题说起,这也是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和我一起来荷兰的朋友一直和我一起做饭吃饭(在我家),乍一听也不是很可怕,双方家长甚至欣慰地觉得我们有互相照顾到,时间久了这件事居然演变成了我半夜发癫的主要素材。具体来说就是,我这个朋友不吃鸡蛋,而我是鸡蛋狂热爱好者,在家里一周吃三次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鸡蛋汤、几乎顿顿都有蒸鸡蛋的我,到了荷兰之后,只吃了三次有鸡蛋的菜。我总不能说,你先吃着,我做个西红柿炒鸡蛋自己吃。我以为我可以忍受吃鸡蛋的场合只有自己做的三明治的生活,可是前几天晚上睡不着觉,想到自己已经很久没吃西红柿炒鸡蛋了,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自己都觉得好笑又可怜。然后还有些生活习惯上的问题啦,口味不一样,喜欢吃的东西不一样,吃饭的时间不一样,吃饭这件本来一个人随心所欲的事情,当有两个人参与进来的时候,就要做出无数的妥协。
这种不满的情绪在P1结束后的假期里迅速发酵了,因为某天我的朋友和别人出去玩了大半天,我就跟一个在水里憋了好久的气突然把头伸出水面呼吸的哺乳动物一样,他爹的,一个人怎么可以这么爽啊!不必对别人的倾诉作出回应,不必放弃自己喜欢的菜,可以沉默,可以怪叫,可以在房间里跳滑稽的舞。我在心里小小地这个问题上升了一下,原来吃饭也不只是吃饭啊,吃饭代表着陪伴,对一个人敞开家门,只属于我一个人的空间就荡然无存。
最后让我实在感到厌倦、忍无可忍的事件也很搞笑,因为我这位朋友很喜欢林宥嘉,每次来我家做饭我们都会听歌,她经常用我的iPad放《天真有邪》,我本来就对这首歌不感冒,当我听了不下十遍之后,我一想到那个旋律都觉得情绪暴躁。更恐怖的是,spotify记住了朋友在我iPad上放过的我最讨厌的无病呻吟的情歌,给我的推荐里全是类似的歌曲,我每天都会在朋友走之后,放很久很久我喜欢的歌,净化下spotify对我爱好的判断。
写到这,我自己都想问自己,那你怎么不说以后就不要一起做饭了呢?我想到这些日子我做出的妥协,妥协不吃鸡蛋,妥协听林宥嘉,妥协鸡不能这样做要那样做,妥协在一个我并不习惯的时间吃饭,我觉得自己就像植物大战僵尸的窝瓜一样,那个憋屈的表情,气鼓鼓的脸,完全就是我本人嘛,但是窝瓜会干脆利落地一屁股坐死一个僵尸,而我的生活是窝瓜的慢动作,我只有蓄力,跳起来,却始终不敢落下去。
说实话,在此之前我也没想到自己的忍耐力这么强。我的朋友是个说话会“呜呜呜,咩咩咩,啵啵啵”的女生,我很害怕我一说不要一起吃饭了她的眼泪就掉下来。当然,也害怕自己传递了错误的意思,害怕对方把不一起吃饭和不一起玩等同,最后无端失去了一个朋友。不会拒绝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传统节目了,我本以为经过一些日子的拒绝练习,这件事情已经不再那么难了,可是我其实走向了两个极端,我和男生保持距离,我和他们轻易地说不,甚至指出他们的不对、应对他们的无理取闹,我都觉得特轻松特爽,可是对于女性朋友,我想我过于在意她们的感受了,排排坐分苹果,却把自己排到了最后一个。
然后,今天晚上,朋友吃完饭后在我家复习今天的课,我在打印学习资料,一共四份,每份都双面打印,所以我需要印八次。每次打印机吱吱吱叫的时候,我都在内心鼓励自己,说吧,在还有背景音的时候说,这样冷场了也不会太尴尬。结果印了上百页的资料,我的心事还是没有说出口。最后,在丢完垃圾回来的路上,我忽然福至心灵,说“我想要不我们分开做饭吧”,解释了原因(主要是吃鸡蛋),她没有哭,甚至笑着说好呀,不过要等我把厨具买齐全了。果然,我觉得又回到了想跟爸妈提要求买什么又不敢说的时刻,最后说出来了,无非就是买与不买,又觉得如释重负。
和朋友打电话说这件事,他说,你怎么是个这么好说话的人?和香芋说我的苦恼,她说你自己听听离不离谱,你居然不吃鸡蛋了,想想我们去吃日料自助的时候配寿喜锅牛肉卷你吃多少个无菌蛋?我自己也恨铁不成钢——但凡拿出来半分在豆瓣上展露真实自我的勇气,我估计早成瓦村恶霸了。所幸今晚我达成了目的,我甚至很乐观地想,这又是一次拒绝练习啊。如果有门课叫拒绝学,我这次的经历该得是期末大作业,占分50%的那种。
我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我老是不喜欢周围的人?当一个朋友慢慢走进我的生活,在汲取交到朋友、互相了解的快乐的同时,我就跟在吃某种过敏食物一样,摄入的量越多,不良反应越严重。是我对别人太挑剔苛刻了吗?是我闲得没事吗?朋友安慰我说,不是的,你是个很好相处的人。我却无法被说服。但无论如何,离开让自己憋屈甚至痛苦的事,总不是在犯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