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的最有用的家居用品
查看话题 >我厨房里的锅具大汇总(种草 & 排雷)
分享食谱好几年啦,经常收到留言求推荐锅子。那这次咱就一了百了,来个锅具大起底,把我橱柜里所有的锅子都介绍给大家认识一下。
刨去这两年我已经丢弃的锅具,目前我拥有的锅具还有20来口(妈呀一算自己也被吓到怎么这么多🤔
全部都好用到尖叫吗?哈哈怎么可能……
所以今天文章会有点长,就给大家唠唠我这些锅子的实际使用体验,以及我个人选购的一些血泪经验。有种草也有排雷,希望对大家选择厨具上能有所帮助。
然后购买截图我直接扔上来了,对哪个感兴趣大家自行搜索店铺即可!
1铁锅
那我们就先从使用频率最高的铁锅开始说起吧。
这口锅是香港陈枝记的。

(注:某宝上陈枝记的专卖店和旗舰店都不是香港的陈枝记,是佛山的陈枝记。)
虽然样子很丑,但是真的真的很好用。
很轻,33cm算是比较大口径的锅子了,我一只手也能非常轻松的拎起举高高。
很薄,所以升温速度非常快。十来秒就能烧到冒烟,炒菜炒肉特别爽,很容易就能出锅气。


耐操,花甲小龙虾随便炒,钢丝球、铁铲随便上,不用担心涂层掉落不安全。

说铁锅肯定离不开养锅这个话题,铁锅在不断的使用后,表面会形成几微米的碳化鳞片储油层,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油膜,可以防粘。
这口锅我已经用2年多了,基本已经养成,像很容易翻车的炒米饭、炒河粉,少油炒也基本没问题,不会粘。

那怎么养锅呢?也没啥,无非就是勤快点。
即便做饭频率不高,1周只用3~4次,最多半年也能养出来黑黝黝的大铁锅。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时候不要用铁锅烧水,会破坏已经形成的油膜,再炒菜的时候有明显的涩感。
真搞涩了咋办?把锅烧热后,用肥肉或者厨房纸巾蘸上油在锅里来回走几圈。或者宽油炸点东西,基本就能恢复正常。

总之,如果只让我带一样厨具去孤岛,那肯定非大铁锅莫属。
除了刚开始学做饭对火候和油温完全没有概念,对烹饪的追求还只是「做熟」的厨房小白,我强烈建议其他所有人入手一口铁锅,好用、耐操、省钱。
2不粘锅
不粘锅现在用的马克西姆的圣诞限定款。参加下厨房活动时,品牌赠送的。


口径24cm,市面上这种口径的锅子不多,对于1~2人的家庭,比28cm更友好实用,小巧不占地。
算了算用的有一年多了,感觉已经有点粘了。果然再贵的不粘锅都逃不掉一年一换的命运。
我最近打算换回九阳hey系列的不粘锅。19年~20年的时候我用的是它。这两年买的不粘锅也好几个了,感觉都没有九阳的那个不粘锅的涂层用着最顺滑。

全平底(之前有朋友让我推荐煎锅,拿来煎饼煎豆腐什么的,其实买个全平底的不粘锅就行了,又能省大几十块。)28cm口径,7cm深度,炒煎炖都能用。


虽然现在涨价到125,但是对比跟曾经买过的400多的不粘锅,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另外提醒大家,如果你是用明火炒菜的话,不要买锅子内胆是白色/米色的炒锅。特别容易发黑变色。而且浅颜色的不粘涂层也不是特氟龙的,防粘能力也很差劲,超级难用。
还有麦饭石不粘锅,麦饭石指的是涂层颜色。可选,但别被商家迷惑而多付费,因为它对防粘能力没有加成。
我还买过做厚蛋烧的那种长方形不粘锅。长方形的锅体不容易放平,也不能翻炒,如果不是经常性的做厚蛋烧,也不要动心思买,几乎100%闲置。

3煮锅
煮锅我有3口。
最大的一个是双立人的不锈钢锅,3.6L,直径20cm,深度12cm,2~4口人用都是足够的。

没花钱,2年前用家属用信用卡积分兑换的,他的是招商银行的信用卡,花了1万多积分。我哥是中信的,基友是广发的,他们都能兑。大家可以去瞅瞅自己用的信用卡商城有没有。

不锈钢没啥挑的,关键就是要厚,这个锅体好像就是三层的。煮个茶叶蛋啊,做卤味,下个面条、人多的时候煮个粥什么的。

我还在淘宝上给它能配个笼屉,当蒸锅一次能热3.4个馒头。

小的煮锅有两口,一个是搪瓷奶锅,没牌子,随便买的瑕疵品。22块。

我拍照的时候用都是搪瓷锅,白色的嘛,出片。尤其是炒酱的时候,要是用黑锅,一坨黑乎乎的,别人都看不清你在做啥🤣

因为颜值高所以常常有人问链接,但是我其实不是很推荐大家入手。因为搪瓷这个材质它受热快,但是容易粘,其实不是那么的好用,真的就只是好看而已。


私下里我还是更喜欢另外一口,带不粘涂层的奶锅。


口径18cm,39块钱。
炒酱、煮1人份的面,热奶热稀饭都行。厚度也可以,因为有不粘涂层加持,我还用它做过无水料理。


19年和炒锅一起入手的,已经用3年了。涂层现在有一点花,但还不粘,回头换新我打算还买这个,推荐。
4 铸铁煎锅
2020年的时候我入手了一个28cm的铸铁平底锅,巨大巨沉一个。刚开始特别喜欢,拿来做炕馍煎饼煎鱿鱼。


但是实在太重了(净重好像有16斤),而且不带锅盖只能煎炒,对它的热情就逐渐丧失了。后来我妈来家一眼相中,就让她拿走了。如果家里有非常喜欢做面食的长辈,可以送她一口。否则大家还是不要冲动了…
后来又入手了2个小口径的铸铁煎锅。这个更适合咱小年轻。

小的直径是15cm,17块,巴掌大小。

它其实是比较适合配合烤箱做铸铁锅料理的,(可惜我懒,一次也没做过,就光拿来煎鸡蛋煎小饼子了……)




大的是直径20cm,20块钱。相比之下更实用一点,能炒菜!

我超级喜欢用它煎鸡胸。

鸡胸肉提前破开、腌制,先开大火把一面煎到焦黄,然后翻面再煎30秒,接着关火盖盖焖10分钟,哇煎出来鸡胸肉嫩的能掐出来水,非常好吃。


铸铁锅的材质就是生铁,厚重所以蓄热保温好。也没有涂层,耐操,能用一辈子。
而且因为铸铁煎锅个头小,所以重量整体来说还是比较轻巧的。只要养好了,拿来煎肉,比那种带涂层的不粘煎锅好用太多了。

5 砂锅
我特别喜欢买砂锅。除去送人的,我现在手里还有6口。
总结经验,如果想要好看好用的砂锅,就入日本的万古烧。也叫土锅。

看过人气美食治愈电影《小森林》的豆友应该对它有印象,土锅在其中的出镜率非常高。女主角市子十分偏爱。
土锅是用陶土烧制的,锅盖和锅体相碰的时候,声音也非常清脆悦耳 。而且做工精致,拥有独特的花纹。贵点就贵点啦,但架不住看着用着心情好,千金难买姐高兴嘛。

土锅有个很神奇点是它煮粥不会扑,至于原因么卖家也说不清,反正在收拾了无数次灶台后,坚信熬粥不扑锅就是好锅!
拿来做菜的砂锅,锅底一定要够大,锅底直径最起码也得25cm。这样菜能把食材均匀的铺开,保证熟的均匀,做好了直接端上桌,非常完美,又少刷一个碗!



棕色的砂锅容量4L,能炖下一整只鸡,煲汤是真的好好用,要是聚餐的,还能直接端上桌,氛围满满。



想要便宜好用,就从国产品牌里挑。
我最开始买的就是九阳的。(真不是给九阳打广告,是我当年图省事儿+有优惠,所以直接在他们直播间买了全套锅具。)

它们属于陶瓷砂锅,锅体内外都有上釉,摸上去滑溜溜的,而且不怕骤冷骤热。我试过从冰箱里拿出来,直接大火加热也没有裂过。好清洗,基本就是一冲就掉。这点是完胜以前的老式砂锅的。
大号3.5L,去年送给老妈了,2.3斤的鸡剁开也能炖下。如果单纯就想要能煲汤的大砂锅,我就推荐它,便宜好用。



小号的1.5L,就是平常拿来熬个粥什么的,半锅刚好够我俩一人一碗。


或者 搜索砂锅的时候加关键词:酒店、商用、耐高温(很多商家都会在详情页承诺,一个月烧坏包赔),丑一点就丑一点,但基本不会难用,而且一个比一个耐操。
这口白色的小砂锅,卖家就是做酒店餐饮餐具的。拼多多入手 13块99。



煲仔饭
而那些打着「好看可爱复古」旗子的杂牌子砂锅,大都不好用。
这口砂锅就是我在抖音直播间冲动入手的 800ml,48块钱。


它这个花样是仿的万古烧,很好看。缺点就是锅盖有点小,锁水的能力有一丢丢差。做个快手菜还好,时间稍微长一点就容易糊,不是很推荐。

6 珐琅铸铁锅
我是去年冬天才开始入手的珐琅锅。
珐琅是搪瓷,珐琅锅就是在铸铁锅外面镀了层颜色鲜亮的搪瓷。
6、7年前,很多人使用的珐琅锅也都是远洋飘过来的,所以价格比较贵,上千元起步。
现在也有不少的国产品牌和工厂做这个类目,可选择性比以前多了很多。
根据内壁,珐琅铸铁锅分为白珐琅和黑珐琅。
白珐琅锅和砂锅一样,就只适合炖煮,炒是有概率粘锅和染色的。
黑珐琅则是可以铁锅一样,吸收油脂形成油膜。所以如果是想做那种先炒后焖的料理,选黑珐琅锅,用起来会更顺手。
珐琅锅的本质还是铸铁,再加上它不仅锅子本体,就连锅盖也是铸铁的,所以最大的优点密封性和保温性,这点是所有锅具里最厉害的。冬天用很幸福。缺点就是自重。
我第一口珐琅锅是北鼎的。黑珐琅,口径16cm。


买小了,铲子下去都没空翻身,所以没炒过菜,总拿来焖饭。大家买的时候注意啊,要炒菜的话,起步选22cm,不能再小了。


煲仔饭
这口也是黑珐琅,没牌子,实付89。


当时就想买个口径大点的珐琅锅做欧包用,要我再花上千块实在舍不得。就在我之前买铸铁煎锅的那个河北店铺随便挑了个。
然后欧包拖到现在一个还没做,倒是用它做了好几次的手抓饭和排骨焖卷子,比想象中要好用的多,不粘,炖1个多小时水量基本也没下去,比砂锅的锁水能力要更强一点。

排骨焖卷子

手抓饭

有一说一,这口便宜的铸铁锅在造型、颜色以及内部黑珐琅细腻程度上,和北鼎的没法比。但在烹饪的实际使用上,我没觉出来有什么非常明显的差别。而且因为便宜所以用的时候反而没什么心理负担,磕了碰了也没那么心疼,反而用的更开心了……强烈推荐。
这口是白珐琅锅。是在一家外贸店买的。到手130。

这口锅的质量麻麻,锅盖和锅体的厚度都不如另外3口,而且锅盖有点盖不严。但是胜在它容量有4升之多,是我家最大的一口锅了,也不算亏。


这口……虽然卖家说是黑珐琅但是它内壁实际颜色是灰色的,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光面黑珐琅吧,花了286。

冲着颜值入手的。它的质感都没拍出来,是那磨砂低饱和的牛油果绿,特小清新

然后直径是27厘米,属于海鲜锅。现在也就是炒个菜用,有点粘锅,所以我觉得不如普通黑珐琅的好用。回头做焗菜试试,再给大家更新反馈吧。有时候真的是锅子买太多都用不过来了😔


好啦,以上就是我目前在用的所有的锅具了。
在这次整理的过程中,我也有在反省为什么买锅的时候总有all in的欲望,以至于入手一些功能重复的产品。在物品进家的那刻是非常满足的,但是因为数量反而物均使用率降低。暗暗下决心以后购物要再谨慎一点点,尽可能的按需入手,科学消费。
最后就希望这篇文章给正打算选购锅具的你有所帮助,后续的使用体验也会再更新进来!
白豆蔻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花最少力气,做最好吃的番茄牛腩! (51人喜欢)
- 妈妈,我终于知道那个甜甜的红果子是啥了! (130人喜欢)
- 这是我做过最好看~也是最好吃的草莓酱!(附详细过程) (77人喜欢)
- 便当食谱 | 懒人一锅端,超香的芋头腊肠焖饭 (16人喜欢)
- 香香软软的椰香山药黑芝麻卷,在家做很简单! (3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