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松弛感(二)
各个心理学专家都会对松弛感这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一番解释,比如不能松弛可能是生存的本能与代际创伤的影响,比如要做到松弛根本在于放下对外部无谓的控制。我觉得都很有道理。这里面最有意思的点在于,当你开始提醒自己要松弛的时候,就已经不松弛了。
根据百度百科的释义,松弛指的是减低紧张程度或减小压力。这个解释不太够,于是我特地翻了一下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的《辞海》,在中册的第3341页找到了“松”字,第2835页找到了“弛”。松这个字,本意有两种解,一指松科植物的总称,二是用作姓氏。但放松的“松”则源自它的繁体形式“鬆”,指头发散乱,进而引申为疏散、放宽、懈怠、轻易等意。个人猜测可能是松树木材疏松的质地决定了这样一种表达,引出了头发蓬松,简体以后二者又合并了。嗯,无法放松到头秃,从此鬆变成了松。
那么“弛”呢,有弓字旁自然是跟弓箭相关。本意即弓放松弦,与“张”相对。其他释义依次为一系列相关的词语包括“松懈”、“延缓”、“减弱”、“抛开忘却”、“解除免除”等。最后也是最严重的则是“毁坏”,大概也是一般人不敢松弛的原因。头发没了不要紧,人生毁了怎么了得。
总之看这波操作,你就知道我确实是个很难松弛的人,谁让本人免贵姓张呢。在我的理解里,松弛的感觉有点像佛系,什么是佛,四大皆空,立地成佛。要放下的不仅仅是执念,而是一切一切俗世的欲望。无欲无求,那么没有什么能威胁到你,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心潮起伏,也就松弛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显然不太现实。毕竟现在的出家人都得操心香火钱和供奉人资质审查,更何况我等上有老下有小单位有领导的普罗大众。即使财富自由也不等于就可以好好松弛了,资产是不是会缩水,员工要如何管理,后代有没有继承并扛起家族大业的能力?在我被贫穷限制的想象中,仅上述三条已足够让大佬们无法松弛了。
再说回飞机上的那家人,因为不了解具体的信息,微博的作者也单单是看到他们相互间没有发脾气而已,你知道人家心里是不是百转千回过了呢?可能那个母亲内心不断地自责,其他家人也会暗自腹诽下次再也不让她负责买票了。也可能他们经历过太多大风大浪,所以行不行李的小事根本不重要。举重若轻,只是若轻而已,不是真的轻。时尚圈的最高境界是effortlessly chic,毫不费力的时髦,可能我们想要做到的是effortlessly calm,毫不费力的淡定。但从这个英语单词的构成也能看出,你得先给effort,才能后缀上less。
所以呢,紧绷就紧绷吧。如果还能一直紧绷,说明你的身体相当可以。通常绷不住的时候自然会有场大病让你在医生的麻醉下松弛下来。大病过后,如果你还能紧绷,恭喜你恢复如常。如果不能,那正好达到了松弛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