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解放日记(一)
我写的解放日记是指自己内心的成长和“解放”,因为觉得自己有很多时候都难以自洽。但我“想让自己过得好”的求生欲非常强,相信人是有自我成长的能力的,写日记就是一个我找到的疗愈方式。
————
我常常会觉得心头笼罩着一股沉重的感觉,过去说不上来是为什么,今天中午吃饭时,突然意识到,让我感到沉重的感觉可能是这样的:
我害怕竞争,但又不自觉地与人作比较。
朋友们,你们平时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会是什么感觉?比如工作上遇到比自己能力强的,生活上遇到比自己受欢迎、赚钱多、朋友多、追求者多、能说会道、自信……这类人,会是什么感觉?
我通常会感到很有压力。如果需要跟这类人接触的话会更难受,我很难摆正自己的心态,我通常竞争不过这类人,会很有挫败感,心里像是被压了一块石头。
如果是那种不需要接触的人,比如行业里谁做出了什么成绩,我也会产生莫名的压力,虽然可能都不是一个公司的,我都会心头一紧,会觉得“天呐,人家年龄跟我差不多,但能力比我强太多了,我感觉自己怎么都追不上。”
实际上,我好像一直都是这样的心态,只要自己不是所在圈层的佼佼者,这种心头被乌云笼罩的感觉就会一直存在。我很难自洽。
黑客(我男朋友)建议我可以把这些心理问题理一理,心平气和地跟自己对话。我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开始做这件事。
接着上面的问题,我觉得类似的问题大概从初二就出现了。在那之前,我一直是所处圈层的佼佼者,所比较的内容就是学习成绩,并且对于这项比较的内容觉得天经地义。
其实在初二之前,我也有觉得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比如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有一天突然通知我们说县里要举行朗诵比赛,每个学校派一个学生去参加,我们学校在县城下辖的农村,学校把这个机会给到我们六年级,我因为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自然就获得了这个机会。其实我们那时候都不知道什么叫诗朗诵,就是学着电视里的播音腔那样念文章。比赛那天,班主任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去县里参加比赛,举办地是在县城一所学校的一间教室。其实我很害怕,我根本没有去过自己村和学校之外的地方,感觉自己进到那个县城的学校里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精神状态不受自己控制。班主任给我抽到了第七个顺序,我眼看着前面那些学生真的像电视里小学生诗朗诵一样,眼前越来越模糊,不知道怎么撑到了自己上台,上去也不知道朗诵了个什么,只记得感觉到班主任脸色都沉了下来,对我很失望的样子。我当时只知道心头很沉重。
后来上初一时,我虽然一开始融不进去,但后来学习成绩就一跃成了年级第一,融不进去的问题就被掩盖了。哦对了,其实我从小到大在人际关系上都不合群,我不是刺头,同学给我的反馈是太内向。
但到了初二时压力就来了,想一直保持年级第一没有那么容易。我对自己的要求变成了每次都要是年纪第一,不管大考还是月考,不管哪一门课程。其实保持大考第一相对容易,但平时的考试可能会有起伏,但我那时候走入执念的胡同。当时也是觉得心头总是被一团乌云笼罩的感觉,我是在很痛苦的学习。生活上,我也过得很艰难,每周只有10块钱的生活费,每一顿饭之后,我感觉都还能再吃好几个烧饼,但是我会忍住,因为钱不够。我只能拼命地学习了,感觉自己是在爬悬崖。
现在看来,这样的生活有点莫名其妙,但是当时这不是莫名其妙。
我当时是完全不懂人际关系的,总觉得谁都可以欺负我,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反击。感觉被欺负过很多次,逆来顺受,充满委屈,不知道怎么处理,甚至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该存在的人。小说和言情剧里那些反转情节没有发生。
上了高中,我才知道,原来我所在的那个初中属于县里的初中,而高中的这些同学,有不少都是市里的,我的成绩放在高中班级里算是中等偏上。我曾想着用初中那种“苦情”方式去努力,但是发现根本没有用,心理压力大只会让自己第二天上课的精神状态差,自然就记不住东西。班上那些好学生看起来都学得很轻松,而且他们人际关系都不错,都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他们会积极参加学校里的运动赛和歌唱比赛,而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大场面。我依然融不进去。
我当时还不知道电脑是什么东西,学校高二时是会有计算机考试的,当时会临时抱佛脚让我们上两节电脑课,可是我还是一头雾水。考试时,不知道该怎么做,其实同学之间有传递答案的或者代做的,只要跟关系近的朋友说一声,人家就会帮你。可是我却不敢开口。确实,内向加脸皮薄的人生活确实会有点难。事后,我才知道,他们很多人家里有电脑,市区里也有很多网吧,家住市区的同学周末会去网吧。
…………
后来我考上了一本,学的文科,在北京有个普通收入的工作,是一个媒体记者。
回到这篇文章最初总结的问题——我害怕竞争,但又不自觉地与人作比较。
如果说是过去的匮乏导致了我现在害怕竞争,但我现在不缺电脑,也早就经济独立了,可是为什么心里还是会被这种乌云笼罩呢?
自从高中之后,我就不是所在圈层的佼佼者了。为什么这种心理状态一直到现在都还会存在?
其实我对这些问题一直都会时不时地想一想。很复杂。
如果按照常理去推导,无非就是童年及成长环境物质匮乏,缺爱,视野受限。
但我工作这几年之后,我相信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是能够自我成长的。
我的确能感觉到自己是在变化的,比如心态在变好,视野不那么受限了。
但是什么样算好呢?我的基数到底是该从多少分算起呢?我是从30分进步到了60分,还是从60分进步到了90分呢?我感觉很难量化,而且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成长得快的?
一时难以写完,今天先写到这里。改天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