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该怎么办?

立冬,去了趟公园。穿一件金黄色棉袄。痒说:“妈妈,如果把你丢到落叶堆里,根本找不到人。”我笑着想起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想起的诗:“我记得你去秋的神情,你戴着灰贝蕾帽,心绪平静……我感到你的眼睛在漫游……秋天的枯叶在你心灵里旋舞。”
风很大,湖边有一群鸳鸯上岸嬉戏,水里的鸭子一只只被水波漾起,好像快翻掉的船。枯萎的荷塘焦黄一片,香蒲光秃秃的东倒西歪,落入水中的树叶被拍打到廊桥边,不停的拍打,激起白花花的泡沫。
秋风吹的落叶漫天飘舞,我只好微微眯着眼。身临此景中,痒突然背起了关于树的课文。我笑她不爱读诗,此情只得课文寄。
以前我觉得她不爱看书,最近在家待的久了,她开始看书解闷,反倒开始沉浸。经常安静很久看完一本小书,我才明白,原来一切都不要心急。
然后就是聊天。我们之间从来都是想到什么就聊什么,懂不懂是另一回事,她总是睁着大眼睛,一副很有道理的样子说:“你不讲出来,怎么知道我会不会明白呢?”
那天站在书架边,我突然看到最上面那层放着《苏菲的世界》,就拿下来告诉她,这是她必读的一本,并且她的英文名Sophie 就出自这本书。
因为她必须从“我是谁?”开始思考。那天我们聊到了人类,有许多问题放进了她的脑袋。比如,有了人类之后,群族是怎么形成的,社会又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社会,为什么会有宗教信仰,为什么制定法律,法律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为了束缚人们而存在的,还是竟然实际上是为了让人更自由。
再比如,到底是先有小水滴,才汇聚成河流,有许多河流才汇聚成大海,自然的逻辑不可以本末倒置,灌输进头脑里的,要去分辨对错。只有保持思辨的能力,才会不随波浊流毫无逻辑黑白不分,成为一个人,而非群羊中的一只。
前几天,看了一个电视剧,本格推理的大致格式。痒也好奇的看了几眼,问了许多问题。山中的村庄,因为暴风雨,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成为无法之地,人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互相怀疑,互相猜忌,有人坐收渔翁之利,也有人失去性命。
无法之地,原来是人间地狱。制定法律的本意,是为了更自由的生活,如今,大概也有人感受到吧。
最近也有朋友不停的在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然而,仅仅停留在为什么这里,然后照常生活。毕竟寻找答案是那么痛苦的事。
比如去读读法家思想究竟是什么内容,去看看商鞅变法到底变了啥。敢不敢去推翻自己的认知。人生本该是一条不断推翻重塑的过程,这样人才会反思,社会才会前行,境况才不会重复。
晚上我突发奇想问痒:“如果有人给你充足的食物,但是要把你关起来,你愿意吗?”痒狠狠的摇摇头“那当然不愿意,我知道那叫出卖自由。”是啊,若为自由故,生命和爱情都可以抛弃不是吗,难道作为人类最应该珍视的东西,用几块面包就可以出卖吗?当然不能。
我又问,如果让你和很多人一起在一个大盆子里吃饭,能吃饱,你愿意吗?痒又摇摇头,“天啊,那多脏啊!会生病的。”
我们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迄今为止还有什么可以出卖,我们每个人的行为究竟促成了什么样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是否如想象和宣扬的那般美好。
如果背道而驰,那该怎么办?
elf荷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再游关西之六——五千四百六十种可能 (4人喜欢)
- 再游关西之五——花、动物和人的共生乐园 (1人喜欢)
- 再游关西之四——奔赴山海 (1人喜欢)
- 再游关西之三 ——Here we go ! (3人喜欢)
- 再游关西之二 ——背部拥有星星的鱼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