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说魂儿》(修订版)

这本书第6章叫《“脱窍”种种》,讲的是各种魂灵出窍的故事。魂灵有大有小,有的仅长尺余,有的是如虫豸蠛蠓一样的“小人”,有的如小儿,有的如婴儿。这些都是栾保群老师提到的、引述的。后来,栾老师在第57页引用了任昉《述异记》的内容,曰:“两鬼入其耳中,推出魂,魂落屐上”。本来这个故事常见而有趣,栾老师却没有引用完全,实在有点遗憾。全文: 两鬼入其耳中,推出魂,魂落屐上,指以示人:“诸君见否?” 傍人并不见,问魂形状云何? 道猷曰:“魂正似蛤蟆,云必无活理,鬼今在而中。” “魂似蛤蟆”一出,我们不就多了解了魂的一种形状吗?栾老师却未把这个形状点出来,其原因实在难解。 第57页还有如下文字: 还有说魂从鼻出的,见陆粲《庚巳编》卷四“人魂出游”条。这里的魂灵出窍时化为一小蛇,自鼻孔而出,在院落外的水潭里游了一圈,而主人则梦见浴于大海。魂灵为蛇,也许此人有蛇蝎之性吧。 栾老师说“魂灵为蛇,也许此人有蛇蝎之性吧”,说得还是挺谨慎的,没把话说死,很好。实际上,“魂灵为蛇”和“有蛇蝎之性”没有多少关系,至少就文献而言,情况就是如此。何以见得?我写过《鼻中蛇》,而其中除了《庚巳编》的例子,还有其他人的例子,而那些人的魂灵都是蛇,那些人却难说“有蛇蝎之性”。 赵匡胤未发迹之时,曾经从长武到了凤翔,以为节度使王彦超会留他在手下做事。可惜王彦超觉得“涔蹄之水,不足以泽神龙”,就没有留下他。无可奈何,赵匡胤离开凤翔,进入了洛阳。白天没事,就头枕长寿寺大佛殿的柱础睡觉。这一幕恰好为藏经院主僧所见。主僧还发现一条赤蛇从赵匡胤的鼻子里爬了出来,后来又爬了回去,就觉得赵匡胤非同凡响。等他睡醒了,问他要去哪里。赵匡胤答道:我要去澶州见柴太尉,身上却没有盘缠,去不了。主僧说:“我有一头驴子,你牵去骑吧。” 此外,主僧还送了一些盘缠给赵匡胤。于是赵匡胤策蹇而去。( 《邵氏闻见录》卷一) 《云溪友议》卷上提到了李绅,也就是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位名人。他发迹之前,曾经到过剡川精舍,并且大白天地靠着书箱睡觉。精舍里的老和尚吃过斋饭之后,发现有一条大蛇爬上了寺前的李树,并且吃了李子。老和尚怕大蛇的毒液留在了其他李子上,其他人误食毒李子,于是慢慢地把大蛇赶了下去。蛇下了树,并没有乱爬,而是爬向了东厢房,进入了李绅的怀里,一会儿就不见了。李绅这才从梦里惊醒。老和尚抓住机会问他:你睡觉的时候梦到什么没有?李绅答道:“我梦见自己在李树上吃李子,那些李子可好吃了。好像还见到一个和尚来赶我走。现在醒了才看见你在我面前。” 老和尚一听,心想此人并非常人,于是邀请他到本院居住。几年之后,李绅辞别老和尚而去赶考。临行之前,老和尚送了一些吃饭穿衣的钱,并且跟他明说:“郎君必贵矣……” 栾老师在第51页说道: 诸如棺材板不能成精,破条帚也不能作怪,它们之所以被人当成精怪,乃是因为有了精怪附于其上而已。 这个观点恐怕也是从栾老师见到的材料得出的,但是就我见到的材料而言,棺材板大概也能成精,破笤帚也能成精,但是它们的身上并有精怪附着,而是它们本身就是精怪。 《玄怪录》第2卷的滕庭俊见到了厕所里的两个怪物,一个是“麻束禾”,一个是“和且耶”,但是他是在主人到了厕所之后,才知道他俩是怪物的,才知道“麻束禾”是秃帚,“和且耶"是大苍蝇。这个麻束禾就是帚精,是帚修炼而成的,却不是附着于帚上的精怪。 《子不语》第2卷页提到了“水鬼帚”,也是敝帚,成精了,“以杖击之,声啾啾然”,而不是附着于帚上的精怪。 《高辛砚斋杂著》也提到了帚怪,同样是厕中敝帚,“其下遗矢堆积,异而焚之,患遂绝”。它也是帚精,没有精怪附于其上。 《翼駉稗编》第7卷的帚怪,是炕下敝帚,只不过是雌帚,而且爱花,因为她平时化为美婢到门口买花。她也是帚精,而不是附着于帚上的精怪。 至于棺材板精,《妄妄录》第7卷的“门斗”,半夜醉归,途径放了很多棺材的地方,发现那里有个娇媚的女子,就与她一番缱绻,后来才发现她是一个“朽棺盖”。所以,她也是妖精,由棺盖修炼而成,而非附着于棺盖上的妖精。 狄鞮 南充 2022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