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061115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第一部类(煤炭、钢铁啊)和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牛奶面包)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值,如何通过交换得到实现和补偿,剩余价值如何通过交换得到实现
简单再生产:
在原有的规模基础上重复再生产。前提是,资本家榨取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没有投入扩大规模。达到平衡的条件是,第一部类工人的可变资本及其创造的剩余价值等于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第二部类生产的都是消费资料。
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要能满足第一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以及第二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需求。
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在价值总量上=第一部类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第二部类消耗掉的生活资料。V+M=C
举例,第一部类消耗的不变资本4000,可变资本1000,剩余价值率100%(带来1000剩余价值),因此第一部类的总价值就是总和6000。第二部类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2000,投入可变资本500,剩余价值率100%,总产品是3000。
第一部类的可变1000+剩余价值1000=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2000,第二年就可以继续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剩余价值一部分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Mx,一部分积累转化为资本,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包括,追加可变资本Mv,和不变资本Mc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是:V+M>C。必要条件。
扩大再生产制约的条件:。第二部类追加生产资料与第一部类交换。(15分30秒,看不到公式)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第一部类工人的消费+资本家的消费+扩大的工人消费=第二部类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追加的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保持平衡的是以上条件,但是资本主义的所有制不能保证社会生产按照比例进行,必然导致危机。
第五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第三卷内容)
剩余价值如何分配——不是和工人分配。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土地所有者进行交换。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在资本家看来全部资本带来剩余价值/利润。利润率=剩余价值/全部资本<剩余价值率,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
列昂惕夫推崇马克思是“投入产出之父”。
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如何转变为现象。1、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商品交换的价格比例和劳动比例不同,等量资本由于投入的部门周转速度不同,创造的价值也不同:
1、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不同。投入厂房等和劳动力不同。
2、周转速度不同:重工业一年周转一次,手工业部门一个月周转一次。
假如按照价值交换,利润率不同。
假定3个部门有机构成:7/3;8/2;9/1,暂时不考虑周转速度,在剩余价值率100%情况下,投入100个单位的资本。第一个部门创造价值是130(利润率30%);第二120(20%);第三110(10%)。资本家想要“平等”,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按照平均利润率交换,就是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利润率低的部门的资本抽出来,投入到利润率高的部门,导致低利润率部门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高于价值),利润率增加,反之下降,达到平均利润率。
一个社会的全部剩余价值/全部资本=平均利润率。一旦平均利润率形成,商品价值转化为价格。成本为基数x(1+平均利润率)。
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商品不是按照价值交换,是按照生产价格交换,使得等量的资本获得等量的利润。好比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照价值交换,等量劳动获得等量价值(没懂)。
与劳动价值论的矛盾的解释在第三卷。总价值=总生产价格,总利润=总剩余价值。价格是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个别”的表现形式。
批判方:马克思只把产出品的价值向价格转化了,未把投入品按照转化为生产价格。一个部门的投入品是另一个部门的产出品,从动态的过程来看,投入品是按照生产价格购买的,同时转化(总价值=总生产价格,总利润=总剩余价值)不能同时等于。旷日持久的转型理论。
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家内部得到“合理”分配。
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还需要分配:
商业资本作用在一定限度内,商业资本少,购买网店少,买不到东西;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存在竞争,利润高逐之。商业资本的数量是靠竞争决定的。(note:网上带货直播,也是属于商业资本)
商业资本一分为二:商品买卖的资本(本钱)B 和 商品流通的费用(店员工资、账本、保管等,广告)。
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之间竞争产生产商平均利润率。产业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先扣除掉纯粹的流通费用(D),D还要参与分配,整个产业资本C,。通过竞争,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利润率达到平衡。
商业利润的实现和流通费用如何得到补偿。Cp Commercial Price=(产业资本家卖给商业资本家的出厂价格B+商业加价(包括D))x利润率。
借贷资本:
当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产商资本家自带的资本不足够扩大再生产。借贷资本家将闲散资本收来,借贷给职能资本家(产商)。从利润当着一部分扣除利息。
银行的利息:贷款的利息-存款的利息-银行日常经营费用=金融资本的利润。如果银行建立不受限制,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的利润也会竞争和达到平衡。现在的收入分配不公的方面是金融部门收入极高,“四行一保”(银行保险)“两电一草”(电力电信烟草)。
剩余价值的来源在这个过程中被掩盖起来。最终的掩盖是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