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树生花》之:石勒玩弄王浚
石勒玩弄王浚
《晋纪十一》
晋愍帝司马邺建兴二年(公元314年)
壬辰,王子春①等及王浚②使者至襄国,石勒匿其劲卒、精甲,羸师虚府以示之,北面拜使者而受书。浚遗勒尘尾,勒阳不敢执,悬之于壁,朝夕拜之,曰:“我不得见王公,见其所赐,如见公也③。”复遣董肇奉表于浚,期以三月中旬亲诣幽州奉上尊号;亦修笺于枣嵩④,求并州牧、广平公。……勒问浚之政事于王子春,子春曰:“幽州去岁大水,人不粒食,浚积粟百万,不能赈赡,刑政苛酷,赋役殷烦,忠贤内离,夷狄外叛。人皆知其将亡,而浚意气自若,曾无惧心,方更置立台阁,布列百官,自谓汉高、魏武不足比也。勒抚几笑曰:“王彭祖真可擒也。”浚使者还蓟,具言“石勒形势寡弱,款诚无二。”浚大悦,益骄怠,不复设备⑤。
【注释】故事背景:石勒向王浚诈降,承诺以王浚为主。又对王浚言辞卑屈,献上珍宝及通讯不断,令失去段部鲜卑和乌桓支持的王浚十分高兴,不设防备。①王子春,石勒舍人。建兴元年(313年),奉石勒之命“多赍金宝,奉表于王浚”。②王浚(252-314年),字彭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西晋时期将领,曹魏司空王昶侄孙,骠骑将军王沈之子。官至司空、领乌丸校尉。永兴元年(304年)击败司马颖后实力渐强,升任骠骑大将军、领幽州刺史等职,怀帝即位后升任司空领乌丸校尉。永嘉五年(311年)汉赵攻陷洛阳,永嘉之乱爆发,天下无主,王浚在大乱后生不臣之心。《晋书·王浚传》:王浚犹“以父字‘处道’,为‘当涂高’,应王者之谶,谋将僭号。”③唐末,朱温曾以此术蒙蔽罗弘信,《旧五代史·(梁书)列传四》:是时太祖方图兖、郓,虑弘信离贰,每岁时赂遗,必卑辞厚礼。弘信每有答贶,太祖必对魏使北面而受之,曰:“六兄比予有倍年之长,兄弟之国,安得以常邻遇之。”故弘信以为厚己。五代时高季兴也曾用此术蒙蔽唐庄宗,《新五代史·南平世家》:庄宗大悦,以手拊其背,季兴因命工绣其手迹于衣,归以为荣耀。季兴已去,庄宗心悔遣之。④枣嵩,见“‘二陆’之枉”条注。⑤是年三月,石勒发兵袭幽州王浚。勒军至蓟城,先驱牛羊数千头,声言上礼,实欲塞诸街巷。遂入城活捉王浚,送回襄国斩首。五代时李存勖也曾以此计捧杀刘守光,《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镇、定州各遣使言幽州刘守光凶僣之状,请推为尚父,以稔其恶。乙未,帝……乃遣牙将戴汉超赍墨制并六镇书,推刘守光为尚书令、尚父;守光由是凶炽日甚,遂邀六镇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