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读书总结 | 年底是该冲啊,还是该停啊!
2022年还有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时间快得不像话,好像什么都没做就快结束了。
这个时候,打工人年终的KPI压力悄悄来袭,你的焦虑在说话……
奋勇直追,冲刺目标,会更好吗?
停摆当下的节奏,找回内心的力量,是对的吗?
让我说,别想这些了,
眼前的事是你该做的事,
脚下的路就是最好的路,
路上的风景都是额外馈赠,
无需强求,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走下去。
每年到这个时候,出版社就开始放“存货”了,妥妥地“冬藏”,我们好好吃就好了。
10月份我一共看了10本书,
文学小说7本:《白》--韩江
《关于女儿》--金惠珍
《偶像失格》--宇佐见铃
《告别的年代》--黎紫书
《他心似虎》--胡仁义
《艳阳天》--亦舒
《对照记@1963》--马家辉、杨照、胡洪侠;
心理沟通2本:《手的精神史》--达里安·立德
《我有点儿胆怯,当想和你好好说话》--朴宰莲
漫画绘本1本:《单身而已》--高野文子
如果有你想看的,就继续往下看吧!
01
韩国文学:温柔的力量,坚决的反击。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韩国文学这几年在国内开始变得热门起来。
从最早的《82年出生的金智英》、《烧纸》,到今年的《素食者》、《我要活下去》,“韩流”又要起来了吗?
《关于女儿》这本书我花了两天看完,看完之后就一个感慨:女性真的是怎么选都痛苦!
故事是一个韩国母亲的视角,讲述母女之间的“不理解”。主题并不算特别“独特”,但内容描写绝对让人感到“新鲜”。
女儿的“叛逆”、自己的“痛苦”,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
书中母亲很多心理活动的描写是然我很动容的,她对女儿的不理解、对自己痛苦的压抑、她那些看似有些“顽固”的想法,在她一句句内心声音的告白下,让我只有理解与怜惜。
这本书让人最难受的,女儿和母亲都没有错,她们只是在自己的“痛苦旋涡”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而这两条路并不重合,仅此而已。
如果,你希望母女之间多一些理解,我想这本书是非常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这个月我还看了《白》。
如果说韩国作家让我推荐一位,我会熬不犹豫的推荐—韩江。
她的作品只有她能写,那种文字的冷冽感、精致感、这真的是天赋啊!
《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没有很强的人物、情节,也并不如《素食者》那样结构那样有层次,但你会莫名其妙地投入其中。
书中选取了十几件与“白”相关的东西,用这些拼凑起一个不那么完整的故事框架。文字依旧是那么冷冽,所有的描写都是那么恰到好处,戳到我们,但又不过分展示。
韩国文学作品和电影一样有着浓浓的压抑、疲惫,这些作家以女性视角去把这些东西摊开来让大家知道,去反击那些扭曲的东西。
02
这位同学有点厉害:偶像塌房,生活才能继续啊!
比起这本书,作者太让我震惊了,宇佐见铃— 这个99年的同学,竟然能写出如此击中人心的文字,用现在的网络用语来说:有点东西啊!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偶像失格》获得了日本文学奖最高殊荣----164届芥川奖,并获得日本当年文学小说第一名……
这本书很短,基本2个小时就能看完。故事以主人公偶像爆出殴打粉丝的新闻开头,主人公开始回忆起她追星的始末。面对父母、老师不理解、失望,她能躲到追星的壳里。最后偶像结婚、退出娱乐圈,她也终究要开始“生活”了。
我不确定这本书能不能反应出国内“粉丝圈”的心情,但对于追星这件事,透过这本书,“粉丝”的心理能更被了解。书中我并没看到更多追星的疯狂,更多地是家庭、学校、打工时,主人公的无奈。其实,“追星”是对现实的无助,如果现实中她能收获更多爱、实现更多目标,何苦追星呢?
03
真的能告别吗?生活之书哪有结局。
如果说,今天最大的惊喜,那就是《流俗地》,妥妥地TOP1。也正是对《流俗地》的偏爱让我翻开了《告别的年代》。
这是本“奇怪”的书,说它奇怪是因为书并不是从第一页开始,故事是3条线,层层叠叠,围绕“杜丽安”展开叙述。这本书虽说说的是“告别”,但我觉得应该是“秘密”,因为书中故事也是靠着“解谜”推动,同时,书中未描写的部分也有很多谜题。读完之后,比起探究谜底是什么,我更多地在感受这个故事,因为展示出来的已经足够精彩。
这是早于《流俗地》创作的长篇,所以设计上更为明显,与《流俗地》相比,那种一气呵成的感觉会弱一些,但是人物、故事很集中,创意也很好,我只能说,入黎紫书的长篇,不亏!
除此之外,《他心似虎》、《艳阳天》不做详细介绍,因为就是中规中矩地好看。
《他心似虎》是一个短篇小说集,7个故事都很有戏剧性,可能和作者戏剧工作背景有关,文字凶猛,有一种残酷的钝感(除了最后一个),喜欢短篇可以看一下,里面对于人性的残忍、冷漠的描写,让人看得真的后背发凉。
《艳阳天》就是很典型的亦舒作品,女主人公清醒、独立、努力奋斗。真的,如果有人喜欢看言情,我觉得看亦舒就够了,其余的在她面前啥都不是。
04
认真面对自己,生活才能认真面对我们。
关于心理学,我觉得根本就是诚实面对自己,让自己好好地生活。
提起心理学就不得不说“精神分析”,这本《手的精神简史》是以精神分析为理论基础,对“手”这一具体身体部位与人的心理状况之间关系的解答。我们为什么会不停刷手机?为什么“心灵手巧”是说手?“游手好闲”也是在说手,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我们现在一些心理问题和手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这些问题,书中都有答案。
另一本书《我有点儿胆怯,但想和你好好说话》,是在心理学基础上,讲清楚“沟通”这件事。
书中说,造成沟通失败的原因就是“自动思维”,而自动思维源自扭曲的认知,这也就是心理学研究的三大内容“知”、“情”、“意”中的“知”。书中列举了一些自动思维、扭曲认知的表现,如果你觉得自己沟通有问题,那么在这些表现中,你一定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想要良好的沟通,就是沟通双方的“核心诉求”都能得到满足,这里面说的满足是在合理基础上的一种相互作用,而不是讨好、强制。弄清核心诉求的起点就是观察,观察自己、观察别人,诚实地面对自己与他人,然后进行判断,得出结论。
05
除了书名,其余都值得赞
说实话,我是冲着对书名的好奇心去的,但看完之后觉得,书名可能是最大的“败笔”。
《单身而已》说的到的确是单身女孩事,但我觉得重点不是单身是生活态度。
这本漫画是描写了鹿琪和小惠这两个女生有趣的生活日常:生病时互相照顾、撒娇赖在对方家里、一起吐槽、一起商量着“卖宝贝”,真的好羡慕。值得一提的是这本漫画竟是88年开始连载的,但内容、画风一点也不觉得陈旧,反而但别符合现在的心情与审美。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拉着闺蜜一起看,说不定,你们俩会一边看一边开心地讨论起来呢!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10月份的读书总结,大家喜欢哪一本啊,记得留言告诉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