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做对自己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所有讨论发展又回避发展心理学的论证,都是伪命题。分享很长,如果没耐心,可以拉到最后看总结。
1、所以无论是年轻人的发展、中年人的发展、孩子的发展,都可以看看心理学书。
把这两本书看明白了,就有了关于个人发展的基础认知,看见世界才有世界观。先把基础认知搞清楚,才有动力,否则都不知道为什么发展,肯定是没什么动力去努力。
2、搞定了基础认知,有了动力,那我们就要开始说赚钱的事了。我们人生中除了睡觉,花时间最多的事是什么?答案是工作。
看清楚,是做对自己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重要的是要能找到值得自己赌上人生的工作。”
“不想上班,只想工作。”
巴菲特说:“如果你做的是一份你喜欢的工作,那你会自然而然的幸福。因为那意味着有人付钱给你,让你享受生活。”
知乎的热榜问题中有一个是“有钱人也有很多人也不幸福?”钱对我们会重要,但当我们被钱裹挟就失去了幸福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开拓视野、提高工作能力,去找一个适合我们又能养活我们的工作。
3、上面的5本书是不错,但是有的人容易陷入读完跟没读一样,什么都没记住,没往心里去。或者懂这么多道理过不好这一生。
这就需要提高一下读解力,在这儿推荐一个能提升阅读效率的书,一定会有说已经工作了,不用考试了,不用在意分数了。
这个就要回顾一下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检查你对知识的应用。为什么你看完书跟没看一样,因为看书的时候,根本没想着看完书要把书里知识内化成自己,提升自己用。纯消遣读书,可不阅读效率低吗?
所以提升一下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提升了,读书的时候自然就有松弛感了。
4、前几天有个热度很高的讨论是35岁以后没被职场淘汰的人,他们做对了什么。有75%的人分享是做了第二职业。这也是个重要的分享。
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有很大几率,你与你的工作不能完全适配,这就需要你的第二职业补充。
5、有了这些能提升物质基础的书。我们的另外一个重点是我们的心理。这就关系到两个重点,爱自己和爱别人。
为什么要读一本出版了快50年,修订了11版的老书,是因为良性的亲密关系是互相充电状态的。这本比英语词典还厚还大的书,事无巨细的把构建和维护良性关系的方方面面都讲到了,小到肢体接触大到影响力,旧到电话沟通,新到新媒体社交媒体的注意事项。
这两本书不光让你的心理的状态提升,还能帮你打开一个上帝视角,觉察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状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你有了不一样的视角,自然也会更理性思考。
最后是总结书单。
名校的教材或者推荐读物,是他们的课程设置里,增加了通识类的教育的比重,这些“常识类”的知识,会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从而影响他们的决策和行动,进而提升他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如果没机会去这些全球排名前100的学校上学,可以多看看他们的教材或者推荐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