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金:坚持初心,做喜欢的事,持续成长
自述人/茹金

大家好,我是茹金,很荣幸你喜欢看我写的文章,希望我的文章,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力量或开怀~
一直以来让我非常纠结的事情是:我弄不好自己的IP定位。
我喜欢看书,更喜欢看影视剧,平时发影视剧的唠叨会更多,还会有很多运动心得、养生心得等;但是,各平台都喜欢「领域垂直」,要么影视剧,要么书评领域,这样有助于打造人设IP,我就犯难了~
今天的某一个时刻,我突然想通了,所以决定来聊一聊自己的终极定位,也全方位地介绍一下自己!

首先,聊聊「茹金」名字的来源
「茹金」是我的常用笔名,最近两年所有平台发文都是留的这个名字,如果以后有幸出书,我想大概率还是会用这个名字。
含义有三:
一,「茹」是我名字的最后一字,「金」是我先生的姓。合二为一,代表一家人。
二,「茹金」谐音「如金」,暗含“惜时如金”的意思——珍惜当下时光。
三,从单字上面看,「茹」字我取了茹古涵今的意思;「金」是珍贵,希望自己越来越渊博,留下时代印记。
其次,说说「茹金」这个人
本人是上班族,也是宝妈,也曾是运动达人,当然,还是父母的女儿,某人的媳妇,也是某个读书会的志愿者等等。
年纪越长,每个人的身份标签就会越多。但是不管身上标签有多少,我们始终还是自己。所以,本人认为要先把自己「经营」好,才能把其他「身份」做好。
这也算我写文的一个初衷。
最初开通公众号时的目的就是为了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把自己总结的经验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只要有人反馈有帮助,我就很满足,特别开心~
本人爱好有:看影视剧、翻翻书、运动一下,然后就是写写写了。
可以这样说,平时的功夫除了上班,基本上被写作和看剧平分了。陪伴家人比较少,还好,家人支持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本人有些社恐。现实生活中遇到陌生人会有点怕生,要做心理建设,克服很多“怕怕”后,才敢和别人说话;但是,重点来了,如果对方比较和蔼、亲近,话题投机,我的话也会很多。
之前参加读书会的志愿者会议时,我被同仁命名为“自称社恐,却很能说的人。”
然后,我发了个圈:其实没必要定义自己。我知道自己的「毛病」在哪里,尽量做好自己就成。毕竟没有一个人会被所有人喜欢,所以,我不能太贪心。
总结来说,个人性格内向偏多,向往乐观,共情能力不错,不太八卦,同情心有点泛滥,但为人还算踏实、可靠、真实,希望成为通透睿智的人。

最后,说说写文的定位
回应下前面所提,今天突然想明白的过程是这样的——
我喜欢看电视剧,也爱琢磨观察里面的情节设计、逻辑演技等,也看观察身边人的行业举止;再加上,自己看的时候感触也多,所以会有把这些写下来分享出来的想法。
我喜欢看书,是想增长见识,所以会做笔记,写想法;同时,也为了看更多的新书(新风向),写书评,争取以后自己能上稿。
不管是分享剧评或是书评,其实都是根本在增进自己,分享助利他人。归根结底,是希望遇见与我同频的人,能从我的只言片语中有收获,都是为了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不管是生活上的分享,或是影视剧中的探讨,或是某本书的看法,我觉得自己始终围绕在「人·成长」这个话题。从学识、情感、事物本身、社会规则等方面,表述自己觉察到、领悟到的一些智慧和真实感受。
我不认为是大能人,只是想把所看所想分享出来,让自己和阅读的人都受益;能让我们的生活都变得阳光、美好、更有意义,就是我朴实的初衷。
所以呢,这一段时间的纠结挣扎后,我决定坚持自己的想法:还是坚持以成长视角写影视文解读和阅读心得。因头条号和百家号平台的调性,单独区分读书和影视两个号,其他如公众号、知乎等都按心意直发。

写在最后的碎碎念
公众号是我最早开通的,当时的号名是「茹本心儿」,取的含义是“念念不忘,必有后响”。后来做了一几次写手,开始做头条号。再过一年后开始做百家号、知乎等,可是始终是很低的水平。
终归原因是自己不追热点,不弄噱头,当然也不会迎合「市场」,不运营。这样「孤陋」可知各号的结果都不理想;到目前也是不理想,粉丝始终没有过千粉的号。
我看到过很多大V的成长过程。说实话挺眼红的,因为自己除了爱写以外,也想赚钱。也算自己的一个原则吧,我不喜欢用太夸张的东西去迎合,只想写些真实的想法,所以这道坎依然在。

这一年下来,影视文解读方面算是得到一些认可,书评也偶有被认同的文章。扪心自问,我确实没有搞钱的本领(不懂运营、能力有限),那就安心写文吧。
继续写自己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美好、智慧和技能,也继续晒些阅读感想和笔记。现在的想法是,希望我走过的路能帮一些人少走些弯路。
至于生活上的一些杂事、小美好等,也许会在抖音中记录。不过,还没有想好:一方面社恐不想过多曝光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剪辑这事情还真得费时间,精力不够。
总之,茹金在这里承诺,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写作的初心「用心传递美好」。也许永远会孤独,只要值得也无妨。

图/源于网络,侵删致歉
唠叨于2022.11.13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