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时更新的上海日常:周日躺床上流泪才是正经事
下午一点开始流泪,流一会停一会,然后又开始,把写东西当作出口,所以虽然微博写了好多条,豆瓣也发了动态和小组,还是继续在朋友圈发了疯,并且要把发疯记录copy过来,让多流一点泪,或者别再流了。
上海的第一个周末,出门的时候不是阴雨就是夜晚,唯一的晴天因为痛经在酒店床上躺着看西游记。大雾,疼痛和浑浊的江水,所经之地与过去的重叠让这两天更像我做的一个短梦。沿着苏州河来来回回的走,河岸景致看不出一点《苏州河》中的影子,外白渡桥上生意冷清的卖气球阿姨让我想起两周前也在摆摊的我,窝在凳子上改周报的时候手机还提醒有人赞我的摆摊日记,有种渔王还想继续做渔王但海港已经不知去向的感慨。去了影史划时代之作tiny times的盛装共舞取景地,顺便看了眼老友记主题咖啡厅,感觉都差点意思。差点意思的不是苏州河,老场坊和咖啡厅,差点意思的是真实世界。国足的t印刷质量真的好,翻照片发现19面来上海的时候就穿了它和东方明珠拍游客照,于是又拍了一张,想要做个对比,但是男朋友手机的人像模式背景虚化让这个对比也毫无意义。就算对比了又如何呢,19年的一张照片,22年的一张照片,一样的人,一样的衣服,一样的地方,又或者什么都不一样了,又如何呢。昨晚被刷屏的回到颐和园路5号文档勾起了很多回忆,可能换一种理解方式是我在回忆的生活里想象出现在的体验。而痛苦是维系所有时刻的唯一线索,纤细又巨大,锋利又让人窒息。年老的热水汀,放大的树叶影,最后都回归于现在我躺在无窗狭窄的旅馆床上,耳边交替播放《红蜻蜓》与Transatlanticism,去去去新世界和I need you so much closer也只是一些梦中的抽泣与呓语。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