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炳哲《超文化性》笔记
(此书将由中信出版社近期出版)
==超文化域:一种可拒绝海德格尔像一个闲得蛋疼的班主任那样来管我们的、不执着于此时此地的星链式的超文化场地。
施米特:大空间,
韩炳哲:超空间,Hyperraum。
而Hypermarkt已在。
那么,没有了本地的卖点或露点文化之后,我们的幸福怎么办?
哪里去找我们的幸福呢,如果我们一个都在手机上修佛、隐居、苦行和密谋恐怖活动,没有了文化自留地的话?
那时,祖先的声音还会是真的吗?
韩炳哲,《超文化性》,17-18。超文化旅行者最后无处不到达。可能性在他手上过剩了。这时,我们就进入气候变化,必须离开那个拼贴社会,重新降落在地球的泥浆上。
栖居:是用复杂的绳结将我们绑到地球上,不要被地球甩掉,不让我们掉进冰冷的太空。
35:超文化是一种菌丝文化,蘑菇文化。在未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那一种文化,有菌丝编织体自身具有的那样一种文化,Anna Tsing说的那样的一个蘑菇的命运。在灾难和毁灭后我们仍将顽强地像蘑菇那样地重新长出来。
韩炳哲,《超文化性》,37-38。尼采:居住已脱离了宅基地,文化与艺术也随时地而转移,哲学也将是东张西望后的产物。
尼采的美学主义:将文化再目的论化、再神学化。
超文化的此在,Hiersein,在其中,人因失去此时此地的灵光而获得了自由,彼时彼地减去此时此地之后,还会有盈余吗?去灵光、去距离:人自来熟,什么都敢去摸,太切近,关怀得过了头,破坏了一定距离之外独有的外观,将所有东西都搬上了界面,此时此地再也不能将一切聚焦到它自己身上,成为周围的一切的矛尖,Spitze des Speers,此时此地的独一无二的此在就被遮蔽。
超文化不要居住性,也不要距离,我们进入了超当代,Hyperpräsens。
韩炳哲,《超文化性》,49。超文化旅行者所到之处都不是家园。家在哪里?家在他们的诗歌和绘画里处于将来时态。他们还未抵达故乡。因而,他们不是朝圣者,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故乡可以离开的啊。他们无法离开。他们的朝圣只是在文化之间旅行,在菜系和美食大排档之间旅行。
54:超文本与主动阅读。
世界对手机使用者成为有弹窗的超文本。弹窗通向宇宙。
超文本就是莱布尼茨说的褶子,里面的我,是一个单子。我反映了宇宙,但我不带弹窗的啊。所以我是实体。只有上帝能像快递员那样,在关键时刻赶来帮我。超文化内,哲学和大排挡被沙拉到了一起,被浇上了第三种汁水。
朋友圈里我们都写的是弹窗体。弹窗消除了房间的单子内在性,使家失去了内在性。家成了床。欧耶!
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中存在”变成了在弹窗之前的存在。
所以,我们只在健康码前存在。健康码同时带给了我们超文化弹窗,已经将我们带到民族地理国家之外。
反应过来后,我们就看出:在健康码后面发号施令的,是傻逼。
韩炳哲,《超文化性》,85。莱布尼茨的上帝帮助了没有弹窗的单子们能够互相共存。但在今天的反讽的网络单子之间,只有友爱才能替代上帝,来给在社交媒体上互相看不起的单子们开一扇弹窗了。计算机属于莱布尼茨。笛卡尔只给我们带来了机器。
88:用户是互联网这一安全的海洋里的航行者。网民到网下,是来冲浪的。
我们的逻各斯已被超博客Hyperlog取代。
什么是超博客?
就是先写日记,再来过我的日子,需要写得添油加醋,才能使我将日子过得正常。过日子的难度是一天比一天大了。
超博客是来建立超文化的新秩序的:手机写作,手机画,手机新娘,手机城市,都是它一手带给我们的。
登录即拥有,并占有。
手机是超文本机器。手机文本是超博客:是个人单子打开弹窗,在宇宙里写关于自己的八卦。
93:海德格尔:留在家乡的人比从家乡流浪的人更无处为家。他们时刻被栓在收音机电视机手机旁。电影和抖音带给他们世界的不同想象区,Vorstellungsbezirke,却并不带给他们的真的世界,而是带给了他们一个被伪装的世界。那是广告板上的海滩的世界。
远方也只是披了一张远方的皮的旧媒介。
抖音后面也仍然是那一旧媒介。
海德格尔:媒介摧毁了世界的世界性。我们无法在媒介里存在到世界之中。
95:海德格尔说物是无限后退的,但是,他还是出尔反尔地给物排出了秩序:
壶和凳子
树木和池塘,小溪和山丘
鹭和鹿,马和牛
镜子和别针,书籍和图像,王冠和十字架
说物自身反映了世界,海德格尔这是想通过辨别物的等级,来给他自己安排栖居之地。
这里,物必须质朴到它的名字拼音也必须是单音节才行!
因为我们人已忘了如何与物打交道了,所以,海德格尔认为,塞尚静物画里的姜汁壶能提醒观众如何与他们身边的物世界打交道。物的音太长,如本雅明不可舍弃于其世界的蝴蝶,海德格尔就认为是太符号式人造了,无法令他接受。
海德格尔不要的是那个书世界,那是格子。
超文化却是一个点宇宙,一个可由我的手机上的无数弹窗构成的马赛克宇宙。
99:海德格尔终究是一个在家的哲学家,他的对外开放,是门槛内的向外开放,是别针,Spange,镜子,Spiegle,和门槛,Schwelle,仍帮他守护着家的内在性和亲密。
海德格尔的未来是自闭的。
人类世城市哲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陆兴华《重新发现当代艺术》新书开源说明 (12人喜欢)
- 《库尔贝的现实主义》笔记(2) (2人喜欢)
- Fried的《卡拉瓦乔的那一时刻》笔记(1) (3人喜欢)
- Fried的《库尔贝的现实主义》笔记(1) (2人喜欢)
- 《画家培根传》笔记(5)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