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4日
这两天看《宋型国家历史的演进》和杉本博司的《艺术的起源》。因为后面这本书还去看了《寻访千利修》。可能是我太傲慢了,看日本人的书和电影都以一种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说的对,但是你可以快点吗?的那种着急,我这种着急,相对于他们想要传达的那种信息而言,是粗鲁甚至是粗暴的。那种一个时间点忽然被碾成方圆十公里的薄片,一个回合的呼吸被拉长到一辈子那种表达,大概是我的耐力不够,在看到月亮倒影在漆盒水里荡漾,第一瓣樱花瓣从门缝中飘进来落在绿色抹茶汤上那千分之一秒,在我就够了,就是电击一般的一瞬,我就有一种极速需要逃离的冲动。千利休说,我只臣服于美。但是我的感觉反而是我只被美击穿。 击穿的感觉就是瞬间的,一次性的,不可以辗转反侧的,重复的。所以,如果整个过程过于漫长,冗繁,那么美的能量似乎就会消失,反而成为令人窒息的一层薄膜,把你禁锢在它营造的气氛中,令你无法自由感受和呼吸它传递信息以外的东西,让人特别想逃开。这也是杉本博司的书给我的感觉,不是不美,是美的太久太用力了,我坚信他在制作作品的时候,是有很多可以诠释的思索,我还是相信作品诞生后,它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和成长,与观看的人之间有彼此碰撞产生的新的边界,过于具体的解释就是一种结界,请你不要走进来。或者说,这是我的东西。你不要碰。
看一会我就要换成教材书看看,《宋型国家历史的演进》,这本书确实可以当做一本重要的参考书,当我们去研究宋朝方方面面的时候。李华瑞老师多年书桌前耕耘,组织了非常翔实的文献资料,很多细节都可以按图索骥去找到相关文献,更深入的去考证。今天看了个有趣的数字,就是说根据115个士族女性的生平,平均寿命只有37岁。另外有意思的是,宋朝开始裹脚,但只是一种“装饰整理”但角度,并没有造成生理性损伤,这是根据出土的好几双鞋的大小来推断的,简单的说就是尽量呈现出“流线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