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生活里去 Cr T-mall
天猫今年双11 的slogan,到生活里去,其实有点点普通,但是好在够大,比小而美的创意更能满足双11这样的超大型活动了。到猫咪的绒毛里去,到螺蛳粉的鲜辣里去,到......
看到很多漂漂亮亮的东西,除了大呼好可爱,还有什么别的表达吗?卓大王的充电宝宝宝,天线宝宝手套,草莓熊披肩,还有熊猫噗噗的大摆件,全都是可爱系,圆鼓鼓、毛茸茸。到了冬天喜欢一头栽进又软又厚的毛毛里,呼吸温暖的空气,好像是自古以来的习惯。
我的生活,在哪里?味蕾总是能触及天堂的快乐之光,《和歌子酒》和《孤独的美食家》足以证明吃饭可以365天不重样。《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就更是nb,把食物完全变成了饱含智慧和汗水的民间艺术。
家里的卓大王,穿着红色的圣诞套装,让我看见了想象中的自己,原来我想象中的自己就应该这么无忧无虑,充满童趣,可是从懂事起我好像就没有过过一天这样的日子。
东亚人为什么活的这么累?我不了解东亚人,只知道我从很小时候开始,压力就如影随形,和其他孩子的攀比、排名刻进DNA。
似乎,如果没有第一名第二名 ABCD的分级,就无法从学习中获得什么乐趣了?力争上游,才是上进,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才有野心。或许我们所厌恶的内卷,正是从出生起,就一直摆脱不掉的阴霾。不能怪父母孩子,学校才是一切的始作俑者吧,或者说从高考就业往下倒推的层层倒逼。要活得更好,就要超越别人。前5%是什么人生,前10%是什么人生,前3前5都排不到的人,又是什么人生?没错,很早就听过,成绩好的学生长大不一定过得好,但是这话是给人解压的吗?只不过是告诉你,成绩好是必要项,不等于就过得好,但是成绩不好肯定过不好。小时候没有成绩,就没有家庭地位。长大了,没有钱就没有任何地位。于是更焦虑更没安全感了。于是总要模仿一些优越人群的东西,来努力让自己短暂抬起头来。
在这样的惶恐中长到了18岁,到了大学,因为学校排名而自卑,却又因为一些虚无的东西暗暗得意,所谓的自卑又自负,大抵不过如此。我越是自卑,越要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突出自己的鹤立鸡群,这点单薄的自尊,比什么真理事实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