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9届柬埔寨国际农业及农业机械展
展会时间:2023年8月16—19日
展会地点:金边钻石岛国际会议暨展览中心
协办单位:柬埔寨工业部、柬埔寨总商会
市场资讯:
水稻为柬埔寨最主要的农作物,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柬埔寨农业则占国民生产总额之34.4%。另玉米产值约占总农作物产值之5%,种植面积约31.5万公顷(部分出口到泰国与越南)、大豆约14.8万公顷、蔬菜(8%)、芝麻甘蔗花生(9%)及木薯等种植总面积约为30万公顷,目前有韩国CJ集团经营乙醇厂及种植木薯。另查,由于气候变迁之影响,全球农作物及原物料日益短缺之际,邻境之越南早已在柬国投资种植农作物,尤其是稻米,柬国大量稻米亦系经由越南出口至全球。柬埔寨碾米厂商协会表示,柬埔寨的稻米产量近五年来每年都有成长。出口大米成长快速,带动农业机械进口需求。橡胶为柬埔寨最主要的出口经济作物。
2019 年至2023 年柬埔寨农业免除营利所得税:
柬埔寨财经部部长翁本末尼洛(Aun Pornmoniroth)于 2019 年 1 月 29 日颁布行政命令(Directive 100),针对农产品生产给予税务奖励,免除营利税,包括生产、供应、以及出口品项包含稻米、玉米、胡椒、腰果、木薯、以及橡胶等作物之厂商,均将适用于营利所得免税。奖励期限 5 年。柬埔寨最大稻米制造商之一 Amru Rice 公司执行长 Song Saran 乐见此作法,并表示,此将促进柬埔寨公司之竞争力,特别是农产加工企业。
柬埔寨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是亚洲乃至全世界的重要粮仓。近年来,柬埔寨农业发展取得可喜成果,同时面临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和巨大机遇。柬埔寨农林渔业部计划通过升级农业技术装备、加大智慧农业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作物种植机械化率等手段,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和提升农艺水平,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展品范围:
现场展示农业机械和设备,灌溉和水资源管理设备,气候控制和自动化设备农场管理设备,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园林用品与草坪设备,以及农副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渔业用品,林业用品,农业科学,食品机械和设备等。
中柬贸易分析:
柬埔寨位于东盟的中间,还因为其长期的政治与宏观经济稳定,以及健全、透明和可预测的经济等优势。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战略中的一部分,柬埔寨可以在中国发展“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抓住商业和投资机会。柬中两国在很多领域都有合作,包括贸易、投资、金融、农用工业、制造业、农业、旅游业、文化等。
尽管发生了新冠大流行,但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柬中双边贸易额仍然分别达到了94.2亿美元、95.5亿美元和135亿美元。
而柬中之间的良好关系,是柬埔寨经济和贸易获得快速发展的驱动力。
因为中国和其他外国投资都在寻找庞大的市场,以将其产品从柬埔寨出口到拥有约6.5亿人口的东盟,或拥有约22亿人口的RCEP成员国以及世界市场。
柬中自由贸易协定已于2022年初生效,柬埔寨也是RCEP中的一个国家。柬埔寨从美国获得了最惠国待遇(MFN)和普惠制(GSP),也从欧盟获得了 “除武器外一切免税”的优惠待遇(EBA),因此,柬埔寨的外商直接投资在进入中国市场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时,可以享受零进口税率和极低的进口税。
柬埔寨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总人口约为1600万,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资源较为优越,工业基础薄弱,2019年国家的农业劳动力占比为35.5%。2016年,世界银行宣布柬埔寨脱离最不发达国家名列,成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柬埔寨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推动者,与我国的农业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柬埔寨农业产业发展和技术水平仍然相对落后,该国非香稻单位面积产量为2.5吨/公顷,低于世界水稻单产(4.64吨/公顷);香蕉单位面积产量为18.39吨/公顷,仅为中国香蕉单产的55.01%,世界香蕉单产的81.23%;甘蔗单位面积产量不足中国的1/3;木薯、天然橡胶、蔬菜、椰子、咖啡、菠萝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也不算高。农业和畜牧业产业技术、产品质量与加工、劳工能力与水平等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柬埔寨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产业,存在生产管理粗放、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欠缺、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效益的提升,也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柬埔寨除了稻米之外,其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大部分农产品出口到相邻国家加工,在价值链中处于低端,没有参与到产后价值链管理,如原料收购、仓储等,且农机装备少、相比落后。但是柬埔寨农业仍然是柬政府优先发展的产业,它在柬埔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柬埔寨是个农业国,重视农业发展是柬政府的国策。但柬埔寨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只要国民经济发展起来,引进科学的种植生产管理以及产后价值链管理,柬埔寨的农业发展仍是具有巨大潜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