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婚姻的态度,决定了婚姻的幸福度
如果真的有一开始就错了的婚姻,那么出错的可能是你的态度。
——青玖情感
为什么而结婚

我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那就是,让我所有的已婚咨询者,回答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与你的伴侣结婚?”最终我收获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但其中有一类答案,乍看之下毫无问题,却让我最为担忧。那就是,无关情感的答案。
“因为Ta看起来很适合结婚。”
“因为,我觉得她会是一个好太太。”
“因为,他是我父母介绍的,比较放心。”
……
诸如此类的答案,是真实,但也是让人无奈的。
婚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个让我们心动的对象,对其产生了稳定而充盈的爱意,这种爱意是互相的,也是浓烈的。于是,出于想要长久的与对方在一起的目的,我们选择以婚姻的方式,将这段关系固定下来。
总而言之,婚姻的产生,一定是以爱为基础的。因为有了爱,才会有所谓的激情、承诺,与付出。
当婚姻的存在,仅限于时机、物质,与生活的需要时,它就会失去情感的根基,变得危机四伏。婚外恋、家暴等情况,也往往发生在这种“无爱”的婚姻里。
正确的婚姻态度

我相信,最初所有人对婚姻都是有所期待的。我们都渴望一段幸福、甜蜜、长久的婚姻关系。但渐渐的,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却改变了。
有的人认为,婚姻只是人生的一个环节。正如人们到了某一个年纪一定要做某一件事一般。走入一段婚姻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完成一件任务,极其的程式化。
有的人认为,婚姻就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所以找另一半时,要用考察伙伴的标准,要选择那些对自己生活有帮助的人,极其的功利化。
显然这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
我们选择婚姻,并不是我们需要一段婚姻,而应该是我们想要一段婚姻。至于我们想要这段婚姻的根本原因,则是我们遇到了一个人,Ta能够满足我们对于婚姻的期待。
在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尼所撰写的《婚姻心理学中》,曾明确指出,幸福婚姻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重新认知婚姻。如果你在婚姻生活中过得不幸福,很可能是因为你对婚姻本身存在错误的认知,所以导致了你对待婚姻的态度不健康。
如果在婚姻关系中,你所有的抱怨和指责都是针对伴侣,或者外部条件的,那么很有可能,是你本身对婚姻的认知出现了问题。婚姻中的问题,其责任一定在于双方,没有人能够完全的置身事外。
幸福婚姻的条件

如果你想要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那么寄希望于对方,不如从自身开始努力。改变自己永远比改变别人简单,并且良性的改变,是具有带动和感染作用的。
第一,保持平等。这种平等,情感、付出、物质等各个方面。婚姻关系是一种平衡的关系。在婚姻中,不要一直追究自己是否站在上风,更不要一昧的抬高对方,压低自己。婚姻中的平等,更多的指的是互相尊重和互相理解。
第二,有效沟通。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归因:就是对事情的解释方式。归因分两种,分别是强化对方式归因和抑郁式归因。强化对方式归因,是指把对方好的行为举止归结为对方的内在品质,而把对方不好的行为归结为客观环境。抑郁式归因是指把对方良好的行为看成偶然,或别有目的,而把其不好的行为归于其人格、人品。婚姻中的沟通,要多用强化对方式归因,更多的鼓励伴侣,Ta才会拥有更多的动力,变得越来越好。
第三,学会倾听。婚姻关系中,情感的交流与交换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里时,我们最需要的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分享者。偶尔让出“主角”的位置,引导伴侣更多的去表达。这可以很好的纾解伴侣的压力,同时我们也能在聆听的过程中,增进对伴侣的了解,及时地感受对方的情绪与需求,从而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紧密。

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婚姻,以正确的方式经营婚姻,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其实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