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书院遐思



No.1 程门立雪传佳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从少林寺的立雪亭出来,打的很快就到书院了。嵩山的另一边就是嵩阳书院,它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北宋一批大儒学者们曾在此讲学,其中有程颢程颐兄弟。
成语“程门立雪”的“程门”指的是“程朱理学”中的程颢程颐兄弟二人。有一年大雪纷飞的冬天,他们的弟子杨时和游酢(念作音)来拜见老师,在窗外看见老师在打盹儿,他们不敢惊动老师的午休,就在门外等候,此时雪越下越大,他俩就一直站在雪中。等程颐醒来后,他俩才踏着一尺深的雪走进去。这件事被传为尊师重道的佳话。杨时后来成为们名天下的大学者,跟他虚心求教不无关系。
古代教师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同时老师本人也是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要求自己,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口碑和威望。虽然当今社会似乎是一切向钱看,但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文明基因没变,尊重知识尊重读书人的传统没变。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仍然是我们的信条。
No.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2007念在岳阳楼,在太湖君山,我就邂逅了黄庭坚,还记得他那首诗,每当读起,我都会心一笑: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投谎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预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他的那几句诗我一直记得,乐观的“未到江南先一笑”,还有那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朋友相聚之乐和即将离别的惆怅,描摹的仿佛就在眼前,他们高兴的喝酒,分别时无语凝噎,想到以后两个老朋友各自飘零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夜不寐......
黄庭坚(1045-1105)号山谷道人,所以又被称作“黄山谷”。江西九江县修水县人。他除了时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鼻祖。
他和张耒,晁补之,秦观,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苏门四学士”。
书法上和苏轼,米芾,蔡襄合称“苏黄米蔡”“宋四家。”
文学界,它跟苏轼齐名,时称“苏黄”。
“乌台诗案”苏轼被逮捕进监狱受审,别人都不敢吭声,但他为苏轼叫屈,尽管那时他还没见过苏轼。直到七年后,他们这对相知相慕,心神两契的诗星至友才首次在京师见面,结为生死之交。
他们有非常幸运的一起在京城供职三年有余,政暇雅集,讲道论艺,酬唱赠答,切磋诗文,鉴书赏画,大畅平生师友之情。诗文唱和达到一百多篇 ,全都是情调高雅,意味隽永,几乎都是围绕着友谊和林泉志趣之作。虽然时人称他们为”苏黄“,但他依然保持对苏轼最初的仰慕之情,终生执弟子礼。
他还是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的主角。每天晚上为母亲亲自清洗便桶,是北宋大孝子。

他说过最著名的读书感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言语无味”。真是一个书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