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行记 • 04 • 近享大美乌拉盖
小侄爆冷入名校,我兑现之前诺言,开车带他去塞外。老泰山愿搭顺风车,二子内弟志愿当主驾。

路过天津中奖 ,车胎报废一只,耽误不少时间。至避暑山庄, 已停止售票两分钟,只能打卡留念。

承德赤峰间高速公路在施工,省道拥堵,绕宿围场。次日转向G111,小河谷往赤峰,前方封路事故处理中,好心的农用车主带我们绕行河道北侧,山野景色迷人,落车徒步观光。

辽河上游的小河谷,海拔过千米消夏好去处。往下游,河谷趣缓,农田渐宽,老人家加入徒步活动。对于一辈子生活在黄淮平原的城里人来说,这种山野徒步属首旅。

这段河名“ 舍路嘎河 ”,靠近燕山余脉大乌梁苏山。乌梁苏是蒙语,意为“有森林处”。

就这样溜达进了内蒙?是的,老爷子,刚才过去的小乌梁苏村是河北最边缘了,蒙满汉早已一家亲了。

记忆中在赤峰北郊保养了车子,之后北上巴林右旗转“ 内蒙古省际大通道 ”东进。

省际大通道不封闭,路遇风车阵驾车驶入,老人家很兴奋。

省际大通道旁又见这座突兀石山,两年前上次路过时我和大兵侄留过影。

当地人现在叫它“石桌子” ,传说为 “萧太后点将台”。 百度地图上查询“ 赤峰石桌子” ,能找到它的准确位置。小侄1.84米身高,对比一下能感受到其尺度。

过了“石桌子”不远便是赤巴林左旗, 辽上京遗址所在地。年均气温5.3℃,降水400毫米,半农半牧旗,蒙古族占人口1/3。

至扎鲁特旗夜宿,次日转向北行,穿越大兴安岭,途径山间军马场草原。几个头次到草原的,很有兴致的。

先祭敖包,老爷子还在认真地转,小侄已骑上马了。这小子头一次骑马就敢让马小跑了,放养的娃就是不一样,他考上的是体育大学。我们原本计划去祁连,带上爷爷才降低旅行难度系数来东蒙行草原。

G304的终点霍林郭勒,一座因煤而建而兴的城市。

霍林河煤田,是我国现代化生产程序最高的大型露天煤矿,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

官宣很亮眼,草原美女身后,霍林河谷行驶着210节车厢两万吨级运煤列车。

霍林郭勒市地处蒙古大草原东南缘,自古为游牧、狩猎、农耕民族竞合之地。霍市成立时,批准辖区585平立方公里。现在ZF网站宣称总面积1390平方公里,多出来的“领地”当年是军马场,其后的 “霍矿农牧场”,近年叫“ 生态保护区 ”。

城西北的观音山顶,几十米高的钢架石膏板 “可汗像”,每天俯视黑乎乎巨大的“北煤矿”。据报道近几年响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之号令,矿山的“东家”出资进行生态修复,矿场周边变绿了些。

过可汗山,进入真正的蒙古大草原。这里地属锡林郭勒盟,北邻中蒙边境,东靠大兴安岭林区。内蒙最大的内流河乌拉盖河曾经自由流淌在这片草原上, 抚育出欧亚大草原上最好的草原。两年前和大侄试图深入这片草原时受挫,这次争取有斩获。

到达101省道大转弯的“ 哈拉盖图农牧场 ”场部,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五十一团所在地,这里有保留完整的兵团时期建筑。

场部以北,乌拉盖河两岸景区现在是4A级。

乌拉盖水库离场部很近,大坝挺高,下游几百平方公里的荒漠就是这水库惹的祸。

上去瞧几眼:蒙古包、码头快艇、大小客车……狼图腾的传说和知青的故事,更使这里名声大振,夏季的清凉招来不少游人。

来之研究了相关资料,沿着乌拉盖河右岸北上,草原大路通往国境线旁的宝格达林场,通往呼伦贝尔。

部东北22km,农牧场一分厂,现在的“知青小镇” 旅游接待点,前身是农六师51团1连营区。

1960S末,肆意狂妄的北方邻国多次无耻挑衅,我方组建内蒙兵团戍边屯垦于乌拉盖荒原,招募了大批“知识青年”…………

再后来,东乌珠穆沁旗这边的农六师变身为“乌拉盖管理区”。

这里真的好,不喜欢照相的野小子拿起自己的手机开拍。

老爷子下到河边,让二子帮打卡。

手机长图展示这片草原,大气磅礴,估计“选美中国”的专家们不会到这里的。

第二张

第二张长图中,大路上的黑点,他们三代人在漫步草原。拉近,我的老华为手机拍张非专业级的,太模糊。

二子的单反机拍的照,太多,至今我还没去找他们讨要。

当年没有航拍仪,网上借来几张展示。

这里位于东乌珠穆沁旗最东部,雨水较多,地下水丰沛,适于拓垦。

这张拼合的卫星图是在当年的路书上补绘的,所谓的哈拉盖东线、西线。我们走的东线,沿乌拉盖河西岸哈总线向北。行进数十公里,到达(A点)欲涉水桥梁过乌拉盖河,河宽流急,河边几乎没车辙痕迹,回头。

B点,河对岸有车静候,看他们的意思是等待我们先过河,或是等水小点再过来。看来是因为头两天这一带才下过雨,河水上涨了许多。 别过河了,就在西面玩吧,河东算不上真正的大草原。

回头不甘心,继续北上向边境靠拢,走一点算一点。

道路越发泥泞狭窄,终于止步于一条小河……大概是C点,能看到北方国境线的山了,那边印象深着呢。

如果早些时日来,这边野生芍药花很多,说是在贺斯格乌拉牧场东北12公里处,漫山遍野全是芍药花,得名“芍药谷”。 河东军马场那边有“芍药沟”,刚刚霍林郭勒人将芍药认定为“市花”。

玩的有点疯,这都下午五点了,草原要没阳光了,必须撤离草原深处,《狼图腾》里写的,这边夏季晚上,蚊子小咬会“吃人”。

回头寻见往西的大路,那上面岔路挺多。天色渐晚,不见人迹。南方有房舍,转过去看看,还好,场工房舍有人在家,指示我们找见干路去追逐落日。那条路通往国道33与国道县道101间的的连接线,所谓乌拉盖草原“西线”。 途径贺斯格淖尔湿地,告别落日余辉。 贺斯格乌拉牧场场部以南在修路,工人们挑灯劳作,头戴防虫罩。下车询问,即刻领教了蚊虫大阵凶猛……

月圆之夜到达巴彦胡硕镇,当年的建设兵团第六师师部,现在的“乌拉盖管理区”管委会驻地。来晚了,寻遍镇区,没有任何宾舍有两间空房,一车人只能分宿两处,我住的地方是库房里的加床,说实话那晚睡得很扎实。

次日一路西行,经旗府到达边境口岸,然后去锡盟府,整整一天时间。东乌旗太大了,草原深处至旗府,三百多公里,顶得上我们省城到最远的地市了。

老先生很有兴致,夜访贝子庙。敖包山坡路很缓,都上去了。

次日游锡林郭勒河,虽是无趣,然而赶上锡盟“那达慕”,都挺乐呵。

搏克手们很乐意与老先生合影。

再次去登平顶山~ 阿巴嘎火山群 。这次换个玩法,将车子直接开上平顶山对面的熔岩台地。大侄生猛,两山之间来了次往返上下冲刺,一气呵成,体育健将名不虚传。

亿万年前火山喷发,熔岩流向东漫流,形成连串的平顶山,现在已是锡盟草原旅游八大景区之一,开始收费了。

下山回市区,一路向西,穿越草原和大青山,访呼和浩特、库布齐等地,专篇再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