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活在另一个世界
我家生在南方一个小镇上。把乌镇的水域剖开一半,一半是古老的街巷,灰色横亘的房檐,另一半密密麻麻挤着商铺和现代方形大楼,仿佛在时空中发生了地震,交错地拧在一起,就是我家小镇的模样。
水道干涸的地方,堆放着成堆的垃圾,西瓜皮,骨头和纸屑。仿佛见证着文明的诞生。我父亲曾经精辟地总结过,城市和文明就是伴随着人类垃圾的种类而诞生的。我们吃饭、排泄,我们仍旧是自然的一部分。而真正没有办法消化的,是社会性的新陈代谢。看到人类产生多少垃圾,就能感觉到作为一个人在世界上的生存有多么艰辛。
我家住在新区。就是古代的那一半。古旧的两层房子,二层楼经常挂着一幅。一层是厨房和吃饭的地方,从门口可以探出头去聊天。门口是过道,供其它人家行走。过道的一边是这些房子,另一边就是河道了。过道不算狭窄,但是也不够汽车过的,如果是三轮车,只有在最里面那家前面的桥前调个头才走的出去。
隔壁家生着一个没落的工厂主,脸色黑黑的,带着眼镜。他是生在小镇上,从没离开过小镇,然而说普通话最不带口音的一个。聊天时常常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喝一点酒就会上头,半杯就会睡过去,但在上头与睡过去中间的那段时间,常常能听到他最富有激情的发言。这些发言记录下来,不亚于一个大学教授在课堂上的演讲。工厂主曾经经营一家毛笔厂,后来随着改革开放,一批企业关了门,他也就退休了。因为是心不甘情不愿地交出了岗位,所以提起小镇上的以及全国性的大事,他多少总会涌上当年的激情。据说他祖上是个读书人家,学识渊博,还开过有名的书塾。他的女人是个持家的好手,不太爱说话。
工厂主的大儿子及媳妇是工程师,在水电站工作。近年生了一个儿子,因为工作经常出差,就带回家让小孩的祖父母代养,每过一个月或几个月回家看看小孩。
孩子到3岁的时候,开始渐渐地变得奇怪。他不爱说话。总是喜欢站在门外的阴凉下,低头看地面上,用树枝在画着圆圈。别人对他说话,他也不答。或者他回答了别人,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老人觉得奇怪,就带他去附近城里的大医院看了,诊断是自闭症。
因为这种病又先天的成分,治愈率很低。儿子试着调换了工作,在小镇附近的大城市工作。儿媳妇辞了工作,准备在家照顾小孩。他们两人迁了回来,在小镇上长住,因为住的地方不够,他们就搬在新区,离旧区只有10分钟的一座水泥板大楼里。而这个孩子,阿祖,已经习惯了工厂主家的老房子,不肯搬走。无奈就让孩子和祖父母住在一起,晚上雇了个保姆帮忙。
我和他家的女儿很熟,经常出入他家。有时就会撞见阿祖在地上画画。我斜眼看去,画的是一只青蛙,画得很好,并不十分像,但是栩栩如生,好像敦煌莫高窟上的壁画。
我大学的专业是生物,于是从家中不用的旧教材堆里,挑了一本动物图谱给他。他看着,就经常拿起来照着画。
有了动物图谱,阿祖似乎大胆一些了,把我家门前的院子也列为他的势力范围之一。经常在家门前和河岸边的过道里走来走去。他常常捧着我给他的动物图谱观看许久,眼睛几乎贴到了纸面上。
于是他的家人又给他买了植物图谱,鸟类图谱,昆虫图谱。他不说话,门牙还没长全,但是偶尔可以从他专注的表情里捕捉到幸福的影子。
阿祖的容貌很清秀,但是因为他并不常常与人交流,不知是眼睛还是脸的某个部位,别扭的耷拉着,偶尔抽搐一下,流露出高难度的、让人难以解答的表情。看着阿祖,好像看着一种奇妙的生物,在用他特别的尺子丈量这个世界。
我的工作和写作相关。每天早上定时去上班,但是每天回家的时间很宽松,只要定期交活就好。我每天上班的途中就会看到阿祖在过道里走;回家的时候,又看到阿祖在画画。渐渐地,阿祖成了我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好像是奇特的背景音乐。
因为他每天做的事几乎完全相同,几乎可以与时钟相比,精确到秒。
而另一方面,他每天画的画,像一个古老平静的故事在长卷里缓缓地展开蜿蜒出去。
早上8点,可以听见阿祖吃早饭时发出的古怪的声响。8点半我出门的时候就看到阿祖在地上画圈。当然,早上这个时间画的圈。早上9点应该他妈妈会来这边房子看他。带他走。与其说带他走,不如说是跟着他漫无目的的走。走到一段时间,大约快到中午饥肠辘辘的时候,再跟着他回来。
中午吃完饭大约一个小时的午觉。然后就开始画画。他会照着图一张一张的画去。鸟类图谱会按照页数分毫不差地顺序画下去,如果打乱了次序就会听到他的哭闹。他画的很像,笔法很成熟,完全不像是出自一个仅仅3岁的少年。不过最早地面上那种敦煌壁画的古朴感觉,却是见不到了。
有时候,我在想,阿祖到底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呢。对于这个无法用语言和沟通够到的世界,我无比的着迷。
他家的三本图谱几乎被翻烂了。他妈妈特地在网上书店又订购了几套。植物图谱也买了有许多种,甚至有从国外进口的。不仅仅是我在受他世界的吸引,连阿祖的母亲,也似乎渐渐地被吸入了他的世界。而他仿佛仅仅是对之前的三本百看不厌,对那些新增添的图谱不理不睬。只有到这三本书里的图都渐渐地成为他笔下的图画,他才像蚕吃桑叶一样,渐渐地向新的一本书扩张。
我有时候经常坐在门外的院子里观察他,观察他画画的样子。只要不踏入他的安全距离之内,他总是很配合地允许我观察他。好像我压根不存在一样。我看着他专注的眼神,看着他无时无刻不在碰着那些相册看,看着这些相册里的鸟仿佛在他笔下重新被定义了一番,具有了新的生命。
我去图书馆查找关于自闭症的资料。资料里说,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如阿祖一样,可以在某些地方展现出天赋。但是,他们也不像是精神迟滞的儿童,在各方面的认知能力普遍低下。他们总是,仿佛补偿般的,因为无法与人交流,便在另一方面有些别样的长处,比如对图形,图像。而我却仿佛感到,在他们脑内仿佛有另一种世界,但是仅仅就如海洋生物一样,并不是每一只都会露出水面,也许在那些,只能哑哑自语的孩子的头脑中,有着和阿祖一样丰富的世界。不同的只是,他们的世界与我的世界之间没有可以通行的道路。
阿祖生活的一切都像静止了一样,一丝不苟,井井有条。好像生活在二次元世界的鞭毛虫。他像鞭毛虫一样,趋向喜欢的事物,看到厌恶的东西退缩。他的面部表情也丰富的让人难以捉摸。
而那些图画,昆虫,鸟兽,植物,就好像他博物馆里的展品,一同生活在安静的世界里。那些鸟不是真的鸟,它们是阿祖的鸟,它们不会叫,只会带着鲜艳的体色,端庄地立于画册的中央。那些昆虫也不是真正的昆虫,它们只活在阿祖的世界里,它们不会渐渐的变多,扩大,它们每样仅有一只,每只昆虫都在阿祖的脑海里对应一个特别的标签。
阿祖的世界就是被无数只美丽的阿祖鸟,阿祖昆虫和阿祖草,阿祖树组成的。它们全都静静地立在阿祖黑白森林的一处,或直直地插在二次元世界的大地上。它们之间不会对话,不会爱慕或憎恨,不会相互打架。它们只是静静地守在自己所在的位置里,好像静静地占据图谱某一页书上的角落,心满意足。
阿祖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我看到他每天醒来,听见他每天的喊叫,看着他在门口的院子前划着圈,在小镇新旧世界里闲逛,看他画的画。看那些鸟于植物,仿佛在他的笔下成为了一个静止的生灵。它们是阿祖式的,沉默的,静止的,但是却带着温暖、蕴含能量。
(本故事纯属虚构。关于自闭症的症状,与真实的情形有出入)
水道干涸的地方,堆放着成堆的垃圾,西瓜皮,骨头和纸屑。仿佛见证着文明的诞生。我父亲曾经精辟地总结过,城市和文明就是伴随着人类垃圾的种类而诞生的。我们吃饭、排泄,我们仍旧是自然的一部分。而真正没有办法消化的,是社会性的新陈代谢。看到人类产生多少垃圾,就能感觉到作为一个人在世界上的生存有多么艰辛。
我家住在新区。就是古代的那一半。古旧的两层房子,二层楼经常挂着一幅。一层是厨房和吃饭的地方,从门口可以探出头去聊天。门口是过道,供其它人家行走。过道的一边是这些房子,另一边就是河道了。过道不算狭窄,但是也不够汽车过的,如果是三轮车,只有在最里面那家前面的桥前调个头才走的出去。
隔壁家生着一个没落的工厂主,脸色黑黑的,带着眼镜。他是生在小镇上,从没离开过小镇,然而说普通话最不带口音的一个。聊天时常常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喝一点酒就会上头,半杯就会睡过去,但在上头与睡过去中间的那段时间,常常能听到他最富有激情的发言。这些发言记录下来,不亚于一个大学教授在课堂上的演讲。工厂主曾经经营一家毛笔厂,后来随着改革开放,一批企业关了门,他也就退休了。因为是心不甘情不愿地交出了岗位,所以提起小镇上的以及全国性的大事,他多少总会涌上当年的激情。据说他祖上是个读书人家,学识渊博,还开过有名的书塾。他的女人是个持家的好手,不太爱说话。
工厂主的大儿子及媳妇是工程师,在水电站工作。近年生了一个儿子,因为工作经常出差,就带回家让小孩的祖父母代养,每过一个月或几个月回家看看小孩。
孩子到3岁的时候,开始渐渐地变得奇怪。他不爱说话。总是喜欢站在门外的阴凉下,低头看地面上,用树枝在画着圆圈。别人对他说话,他也不答。或者他回答了别人,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老人觉得奇怪,就带他去附近城里的大医院看了,诊断是自闭症。
因为这种病又先天的成分,治愈率很低。儿子试着调换了工作,在小镇附近的大城市工作。儿媳妇辞了工作,准备在家照顾小孩。他们两人迁了回来,在小镇上长住,因为住的地方不够,他们就搬在新区,离旧区只有10分钟的一座水泥板大楼里。而这个孩子,阿祖,已经习惯了工厂主家的老房子,不肯搬走。无奈就让孩子和祖父母住在一起,晚上雇了个保姆帮忙。
我和他家的女儿很熟,经常出入他家。有时就会撞见阿祖在地上画画。我斜眼看去,画的是一只青蛙,画得很好,并不十分像,但是栩栩如生,好像敦煌莫高窟上的壁画。
我大学的专业是生物,于是从家中不用的旧教材堆里,挑了一本动物图谱给他。他看着,就经常拿起来照着画。
有了动物图谱,阿祖似乎大胆一些了,把我家门前的院子也列为他的势力范围之一。经常在家门前和河岸边的过道里走来走去。他常常捧着我给他的动物图谱观看许久,眼睛几乎贴到了纸面上。
于是他的家人又给他买了植物图谱,鸟类图谱,昆虫图谱。他不说话,门牙还没长全,但是偶尔可以从他专注的表情里捕捉到幸福的影子。
阿祖的容貌很清秀,但是因为他并不常常与人交流,不知是眼睛还是脸的某个部位,别扭的耷拉着,偶尔抽搐一下,流露出高难度的、让人难以解答的表情。看着阿祖,好像看着一种奇妙的生物,在用他特别的尺子丈量这个世界。
我的工作和写作相关。每天早上定时去上班,但是每天回家的时间很宽松,只要定期交活就好。我每天上班的途中就会看到阿祖在过道里走;回家的时候,又看到阿祖在画画。渐渐地,阿祖成了我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好像是奇特的背景音乐。
因为他每天做的事几乎完全相同,几乎可以与时钟相比,精确到秒。
而另一方面,他每天画的画,像一个古老平静的故事在长卷里缓缓地展开蜿蜒出去。
早上8点,可以听见阿祖吃早饭时发出的古怪的声响。8点半我出门的时候就看到阿祖在地上画圈。当然,早上这个时间画的圈。早上9点应该他妈妈会来这边房子看他。带他走。与其说带他走,不如说是跟着他漫无目的的走。走到一段时间,大约快到中午饥肠辘辘的时候,再跟着他回来。
中午吃完饭大约一个小时的午觉。然后就开始画画。他会照着图一张一张的画去。鸟类图谱会按照页数分毫不差地顺序画下去,如果打乱了次序就会听到他的哭闹。他画的很像,笔法很成熟,完全不像是出自一个仅仅3岁的少年。不过最早地面上那种敦煌壁画的古朴感觉,却是见不到了。
有时候,我在想,阿祖到底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呢。对于这个无法用语言和沟通够到的世界,我无比的着迷。
他家的三本图谱几乎被翻烂了。他妈妈特地在网上书店又订购了几套。植物图谱也买了有许多种,甚至有从国外进口的。不仅仅是我在受他世界的吸引,连阿祖的母亲,也似乎渐渐地被吸入了他的世界。而他仿佛仅仅是对之前的三本百看不厌,对那些新增添的图谱不理不睬。只有到这三本书里的图都渐渐地成为他笔下的图画,他才像蚕吃桑叶一样,渐渐地向新的一本书扩张。
我有时候经常坐在门外的院子里观察他,观察他画画的样子。只要不踏入他的安全距离之内,他总是很配合地允许我观察他。好像我压根不存在一样。我看着他专注的眼神,看着他无时无刻不在碰着那些相册看,看着这些相册里的鸟仿佛在他笔下重新被定义了一番,具有了新的生命。
我去图书馆查找关于自闭症的资料。资料里说,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如阿祖一样,可以在某些地方展现出天赋。但是,他们也不像是精神迟滞的儿童,在各方面的认知能力普遍低下。他们总是,仿佛补偿般的,因为无法与人交流,便在另一方面有些别样的长处,比如对图形,图像。而我却仿佛感到,在他们脑内仿佛有另一种世界,但是仅仅就如海洋生物一样,并不是每一只都会露出水面,也许在那些,只能哑哑自语的孩子的头脑中,有着和阿祖一样丰富的世界。不同的只是,他们的世界与我的世界之间没有可以通行的道路。
阿祖生活的一切都像静止了一样,一丝不苟,井井有条。好像生活在二次元世界的鞭毛虫。他像鞭毛虫一样,趋向喜欢的事物,看到厌恶的东西退缩。他的面部表情也丰富的让人难以捉摸。
而那些图画,昆虫,鸟兽,植物,就好像他博物馆里的展品,一同生活在安静的世界里。那些鸟不是真的鸟,它们是阿祖的鸟,它们不会叫,只会带着鲜艳的体色,端庄地立于画册的中央。那些昆虫也不是真正的昆虫,它们只活在阿祖的世界里,它们不会渐渐的变多,扩大,它们每样仅有一只,每只昆虫都在阿祖的脑海里对应一个特别的标签。
阿祖的世界就是被无数只美丽的阿祖鸟,阿祖昆虫和阿祖草,阿祖树组成的。它们全都静静地立在阿祖黑白森林的一处,或直直地插在二次元世界的大地上。它们之间不会对话,不会爱慕或憎恨,不会相互打架。它们只是静静地守在自己所在的位置里,好像静静地占据图谱某一页书上的角落,心满意足。
阿祖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我看到他每天醒来,听见他每天的喊叫,看着他在门口的院子前划着圈,在小镇新旧世界里闲逛,看他画的画。看那些鸟于植物,仿佛在他的笔下成为了一个静止的生灵。它们是阿祖式的,沉默的,静止的,但是却带着温暖、蕴含能量。
(本故事纯属虚构。关于自闭症的症状,与真实的情形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