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前阅读”折射此书五个版本的变化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从2006年初版到2022年底,共有五个版本了。
为纪念第五版面世,我想了一个招:把各版本之下各章的“章前阅读”罗列出来,以这样一种直观的方式来追溯一下这五个版本的变化。
今天先看第一章:总论
【第一版】章前阅读:
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20世纪末,美国商务部专门召开座谈会,回顾其在本世纪的历史成就,其中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美国,其核心部分称为国民收入与生产账户NIPA`s)的发明与运用称为“世纪性的杰作”,视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和最伟大的发明”。这样的评价不仅来自商务部内部,而且还来自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马丁.N.贝利等重要管理咨询部门的专家领袖,和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及著名实业家。(座谈会的有关资料见《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January 2000。)
问题:国民经济核算是干什么的?为何能够赢得来自经济学界和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如此重视?
【第四版】章前阅读:
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20世纪末,美国商务部专门召开座谈会,回顾其在本世纪的历史成就,其中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美国,其核心部分称为国民收入和生产账户(NIPA))的发明与运用称为“世纪性的杰作”,视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和最伟大的发明”。这样的评价不仅来自商务部内部,而且还有来自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马丁·N·贝利等重要管理咨询部门的专家领袖,以及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和著名实业家。
2013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与政府统计有关的改革一共有四项,其中三项与国民经济核算有关,分别是: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随后这几年,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逐一落实,制定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方案并开展试点,公布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形成了《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和《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工作方案》。
问题:国民经济核算是干什么的?为何能够赢得来自经济学界和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乃至国家最高决策机构的如此重视?
【第五版】章前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2008国民账户体系》开篇写道:“国民账户体系(SNA)是一套基于经济学原理的严格核算规则进行经济活动测度的国际公认的标准建议。……通过SNA的核算框架,经济数据得以按照经济分析、决策和政策制定的要求以一定程式予以编制和表述。这些账户以凝缩的方式提供了根据经济理论和理念组织起来的有关经济运行的大量详尽信息,详细而全面地记录了一个经济体内发生的复杂的经济活动,以及在市场或其他地方发生的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不同经济主体组之间的相互作用。”
问题:一国经济体系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国民经济核算如何面对这个复杂系统对其进行全面核算,从而通过一套数据体系全面、详细显示存在于系统内部以及与外部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
-
无明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7 18:57:05